颜值低还是拍照技术差?为什么清朝的后妃们颜值基本都不在线?

静夜史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瞅着这题目,老梁就有一种冲动,摸出俺家黄脸婆的小镜子,怼着自己的大脸蛋子晃了晃。就这肥脸蛋子,把那胡子拔喽,用滤镜过滤一下,再磨磨皮,整个带色的假发,搞个直播,掐个嗓子装一下,然后晃着身子婀娜一下,会不会是个大美人呢?

扯到这里,估计听老梁胡扯的朋友们,快吐了吧!其实老梁写到这里也恶心到了。

那么咱扯这一段,是为啥呢?老梁想说的是,都是照相这技术骗了大家伙,现在有技术,能把大家伙整漂亮了,过去那照相没有技术,整一下,失望就大大的。

说实在的满清那会,人家龙窝里的那一堆老婆,有丑的没?还真有,但真心没几个。但您如果要拿《甄嬛传》《延禧攻略》《如懿传》这波电视剧里皇帝的大小老婆来比,没那么夸张。

像孙俪那一点朱红,周迅的清新爽朗,秦岚的端庄他也不多,但也没有大家伙想的那么丑。

那为啥,咱在网络上瞅见的那些个妃子的小照片咋就那么的不上眼呢?

《大饼脸的珍妃》

《小家碧玉的珍妃,所以穿正装很重要》

很奇怪吗?大家伙照相的时候,总会遇到一种现象,瞅着本人是不错,要身段有身段,要脸蛋有脸蛋,可拿那照相机这么一整,得,这一家伙下去就成了一老姑婆的模样,有点子惨不忍睹。要是相个亲,这种人一沓照片整过去,第一个被丢出来的就是她。

可现在有了技术,小伙子们瞅着照片都是提心吊胆的,瞅着照片不错,可一见了人,那叫个失望透顶。

所以技术很重要。

当然,您底子好加上人家技术好,这相片出来,那叫个好上加好——美。如果你底子实在是不咋地,技术在好,那也是扯淡。

举个例子,满清那会倒霉皇帝不少,光绪算一个。

这倒霉孩子一辈子就娶了三老婆。头一个隆裕,这就是个纯粹的政治联姻,驼背不说,还一口的大黄牙,整的相片那就不用说了。

还有两妃子,一个瑾妃一个珍妃,这是一对亲姐妹。瑾妃瞅着没啥心眼,就是喜欢吃,身子发福,让光绪不喜,但活的比较长。

而珍妃,只是偏胖而已,可那小照片一整出来,整个脸就像是一张被平底锅烙过的大烧饼。可就这么个人,人人都说珍妃好看,您如果仔细在网络上翻翻,一准还能翻出珍妃穿正装的小照片,不能说赛西施,可也小家碧玉不是。

咋回事?不就是技术不成吗?

《婉容》

《婉容,正装很重要!》

再有,溥仪的老婆婉容,大家伙都说好看,小清新的感觉,大街上碰上,回头率也是杠杠的,可您在网路上看到的大部分的照片,根本就不是那回事,整张脸就像是被水泡过的发面馒头。但也有一小部分照片您瞅瞅,那小模样也是惹人怜爱的。

所以啊,过去照相技术不过关,毁人毁的都不在线上。

咱远的不说,就说这近的。

您自己个照过身份证或者中考证上的照片吧,一律整素颜,啥美颜啊,啥扯皮啊都不用,贴那证上吓到自己没有。如果没有要么就是您自己个心大,要么您这底子确实好。如果是被吓到的,拿手机再整一张安慰一下自己,自己都能喜欢上自己。

所以啊,满清这王朝是不咋地,但人家的妃子漂亮还是有得,至于那些个拿出来就能吓唬人的,那就是政治联姻而已做不得数。

满人虽然人是少了点,但从贵族圈里找那么几个漂亮的,也不是费劲的事。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近年来,有多张清朝后妃的照片流出,我们在感叹那个时代照相技术的同时,还可以发现清朝后妃的面容实在是不敢恭维。按理说皇帝是九五之尊,后宫妃子应当美貌无双才是,可恰恰相反,清朝后期的那些妃嫔一个个容貌着实不佳。

其实,这和清朝的审美喜好和选秀制度有很大关系,本来当时的拍照技术就没有美颜功能,再加上颜值普遍偏低,所以也就成了我们看到照片上那样的了。

那么清宫选秀到底以何为标准呢?我是“醉爱谈历史”,接下来笔者就和您聊聊清宫选秀的那些事儿。

一、参加选秀的女子并不多,因此选出貌美者甚难。

古时候皇帝选秀大多召集天下适龄女子,但清朝与此不同。清朝时能进宫参加正式选秀的只有八旗女子,汉人家的姑娘是没有这个福气的。而八旗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并不高,所以八旗女子也不是很多,有了这个因素才导致选秀出来的妃嫔各个相貌不佳。

可能会有读者有疑问,说八旗女子虽然不是很多,但算下来也不在少数,那么那些落选的女子作何安排呢?清朝皇室在就给那些落选的秀女找好了出路,没被选中的有一些会被赐给王爷贝勒等皇亲国戚做夫人,还有一些则会被送回原籍结婚生子。

二、统治者害怕美色误国,因此对绝色美女有所忌惮。

夏因妹喜而亡,商因妲己而亡,周因褒姒而亡……前朝因女人误国的例子不在少数。有了这些例子使得清朝统治者对美貌的女子有那么一丝忌惮,他们害怕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大好河山因为某个貌美的女子而付之一炬,于是清人在选择嫔妃时可能不会选择那些长的特别好看的。

清朝选秀制度中有一项明文规定不得不提:八旗女子在入宫选秀之时必须穿传统的满族旗装,除此之外还不允许她们在接受阅选时浓妆艳抹。因为在古时候浓妆艳抹的女子常常和祸国殃民画等号,打扮俏丽的姑娘往往会受到太后以及百官的谴责,由此便有了上述那个规定。

三、家世品行最重要,样貌身材放一边。

说实在的,清朝的选秀实际上是在选秀女的出身,出身好的女子被选为后妃的可性就大。光绪皇帝的隆裕皇后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着实样貌不佳,但一个显赫的门楣直接将她推向了皇后之位。家世是清朝选秀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品行则是第二个。

我们在看清宫电视剧时,可能会看到某个妃嫔被晋升位分的桥段,而那些晋位册文中写的往往都是宽仁、温恭、淑慎等形容词,由此便可以看选秀时出品行的重要性了。有了家世和品行这两个因素的存在,相貌身材一类的外在因素便被放到了一边。

所以,清朝如此的选秀制度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端,八旗之中算来算去也就那么些人,以至于后来的选秀全成了近亲结婚。近亲结婚的后果大家都知道,晚清的几位皇帝就是因此才多年没有子嗣。皇帝没有继承人政权便会更加岌岌可危,笔者以为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清朝的灭亡吧。

分享有趣有料的历史故事和观点,我是醉爱谈历史,欢迎关注!

醉爱侃足球


大清皇室审美观确实与现代不同,这是原因之一。大清后宫妃子多丑女,主因是政治联姻,清皇室为巩固政权,与满蒙八旗大家族政治联姻。所以长相不是选择妃子的主要因素。反而汉人妃子长相出众。再者当时化妆技术没有现代好,相机也没有美颜功能。清朝时穿着掩盖了女人的身材。


撸机大师


审美观和现在差别很大。另外当时的摄影器材和摄影技术没法完美记录让一个女人看起来美的要素-颜、色。所以很有可能很美的一个人,在黑白照片中看起来却姿色平平。这可能是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