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小拱棚种植莴笋?

雾都山客


莴笋一般在八中旬开始播种,九月下旬就可栽种,但莴笋品种有红叶和青叶。我们一般喜欢种植红叶莴笋,因为红叶长得高又大,青叶莴笋略小一点矮点。莴笋容易栽种、栽种时施足底肥如猪牛粪或菜籽饼。天气寒冷应盖上薄膜以免受冻,天气转好掀膜锄松土,然后施人粪尿。如果遇到霜冻再盖膜,其实莴笋易管理虫害很少,只要肥水充足长得高又粗,而且嫩又脆又爽口。以上我个人经验,有不正确之处请友友指正!


专长古玩


1、品种选择

越冬莴笋、春莴笋选用耐寒、适应性强、抽薹迟的品种,如耐寒白叶尖、耐寒二白皮、苦荬叶等。夏、秋莴笋,选用耐热的早熟品种,如耐热白叶尖,苦荬叶、耐热大大花叶、特耐热二白皮、油麦菜等。

2、播期确定

春莴笋,12-3月大棚育苗,2月中旬至3月下旬露地育苗。夏莴笋,4-5月上中旬露地栽培,5月下旬至7月利用遮阳网覆盖,直播或高密度栽植。秋莴笋,7-9月利用遮阳网覆盖播种,育苗移栽。越冬莴笋,10-11月露地育苗。

3、培育壮苗

3.1 整土。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作苗床,播前5-7天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千克或复合肥500千克作基肥。在整地前施入后深翻,整平整细,盖上塑料薄膜等待播种。

3.2 种子处理。在5-9月播种的,由于炎热高温,种子发芽困难,播种前需低温催芽。即将种子在凉水中浸泡6-7小时 后用湿布包好在20-25℃处催芽至80%种子露白。或用凉水将种子浸泡1-2小时,用湿布包好,置于井下离水面30厘米处,每天淋水1-2次,3-4天即可发芽,也可将种子浸泡24小时后,用湿布包好,放在冰箱或冷藏柜内,在-3~-5℃下冷冻24小时,然后放在凉爽处,2-3天即可发芽。

3.3 播种。春莴笋,大棚育苗播种时,先揭开苗畦上薄膜,浇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掺在少量的细沙或细土中拌匀后撒播。10平方米苗床播种子25-30克。播后覆土0.30-0.50厘米,盖严薄膜,夜间加盖遮阳网或草苫保温。露地育苗加盖小拱棚。幼苗出土前,晚揭早盖覆盖物,不通风,提高床温。幼苗出土后,适当通风,白天保持床温12-20℃,夜间5-8℃。遮阳网早揭晚盖,2-3片真叶时间苗1次,苗距4-5厘米。移栽前5-6天,加大通风炼苗。

夏莴笋选阴天播种。4-5月上中旬播湿籽盖薄膜,出苗后撤去。5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用小拱棚或平棚覆盖遮阳网至出苗或2片真叶。大雨天用遮阳网覆盖防雨水冲刷。10平方米播种5-10克。2片真叶前间苗1次,4-5片真叶时间苗1次,苗距10厘米。健壮苗还可按株行距10厘米左右高密度栽植。每次间苗、定苗和移栽缓苗后,结合浇水施腐熟稀粪水。雨天清沟排渍,定植前15天左右浇1次0.50%尿素水。定苗或移栽后25天左右,可陆续采收嫩株上市。

秋莴笋播前先将床浇湿浇透,播后浇盖1层3-4成浓度的腐熟猪粪渣及覆盖1层薄稻草,或覆盖黑色遮阳网,播发芽籽或湿籽。出苗前双层浮面覆盖在苗床土上,出苗后盖银灰色遮阳网。早晚浇水肥,保持床土湿润,及时除草间苗。

4、定植与管理

定植时,选择排水条件好的壤土,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4000-5000千克。深翻整平,做成1.20-1.50米宽的高畦。起苗前,先将苗床浇水。

春莴笋,苗龄25-30天,5-6片叶时定植,株行距20厘米×27厘米,深度以埋到第一片叶柄基部为宜,栽后浇压蔸水。以叶上市,株行距15厘米×20厘米。地膜覆盖栽培的,底肥一次施足,并盖好地膜,雨天排水防渍。大棚和露地栽培,选晴暖天气中耕1-2次,适时浇水追肥,前期淡粪勤浇,保持畦面湿润,植株基本封垄时,可嫩株上市。以茎为产品的,每亩浇施尿素15千克1-2次。

秋莴笋。苗龄25天定植,株行距25厘米×(30-35)厘米,以嫩株上市,株行距15厘米×20厘米。选阴天或下午定植后,及时浇压蔸水,并利用大棚、小拱棚或平棚覆盖遮阳网,缓苗后撤去。少中耕、浅中耕,淡粪勤浇,保持土壤湿润,在植株封垄期前后,每亩施3-4成腐熟人畜粪3000-4000千克或15千克尿素2-3次。

越冬莴笋。苗床底肥不宜过足。苗龄40天左右采用地膜覆盖定植,株行距(30-35)厘米×(30-40)厘米。成活后追施1-2次淡粪水,如翌年以成株上市,越冬前应注意炼苗,不宜肥水过勤,防止苗期生长过旺,冰冻前重施1次防冻肥水。翌春及时清除杂草,浅中耕1次,追肥浓度由小到大。茎基开始膨大后,追肥次数减少,浓度降低。采用地膜和大棚栽培的,要施足底肥,注意通风管理。

5、病虫害防治

莴笋霜霉病,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或58%雷多米尔500倍液,或4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72.20%普力克水剂800倍液等轮换喷雾。莴笋病毒病,及时用氧化乐果或抗蚜威等防治蚜虫。发病初喷雾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抗毒剂一号水剂3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等轮换使用。莴笋菌核病,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轮换使用。莴笋黑斑病,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喷雾。

6、采收、采种

在茎充分肥大之前可随时采收嫩株上市。当莴笋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尖端相平时为收获莴笋茎的适期。秋莴笋为了延长上市期,延迟采收,可采用在晴天用手掐去生长点和花蕾,或莲座期开始,每隔5-7天喷350-500毫克/千克矮壮素2-3次,或在基部肥大时每隔5天喷2500毫克/千克青鲜素2次。

莴笋采种以越冬的春莴笋留种为好,留种株品种间隔离1000米左右。选留生长健壮,具有本品种特征特性的植株,间拔以后,保持株行距33厘米以上见方,去掉老叶,增施肥水、培土,促侧枝生长。开花时适当摘除部分枝,插支柱防倒伏,花期不能缺水,花谢后减少灌水,开花后20-25天,种株叶片正常发黄,种子呈褐色或银灰色,生白色冠毛时,及时采收。





小鱼头哟


选择耐寒耐冻的莴笋品种,在整地后适时播种育苗,长成壮苗后以合理密度进行定植,并浇人畜粪水进行定根,生长期间控制好棚内温度与湿度,并科学浇水施肥。

控制莴笋抽苔用什么药

控制莴笋抽苔建议使用棵瑞康、绿而壮、多效唑、绿妙莱等化学药剂,可以起到相应的作用。并在用药的同时,应加强肥水管理,早晚浇水,避免土壤缺水,通过田间管理,也可以起到缓解莴笋抽苔的作用。

露地莴笋的种植技术

选择优质的莴笋品种,将种子催芽后播种,出苗长出4至6片真叶时进行定植,并浇足水,适当蹲苗,成活后浇水追肥,促进生长,并注意防治病虫害,如霜霉病、茎裂等,长成后及时采收。

莴苣、莴笋菌核病防治技术

防治菌核病应采用综合方法,在农业方面进行合理密植,并改善土壤,将土壤深翻消毒,可以撒施多菌灵等药剂。发病后及时用药,可以在植株茎基部、地面喷施克速灵或菌核净、托布津等药剂进行防治,隔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至3次。

莴苣、莴笋灰霉病防治技术

灰霉病是莴苣的主要病害之一,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病。而一旦发病,应及时拔除病株,并选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速克灵可湿性粉剂等药剂进行喷杀,隔7至10天喷一次,连续用药2至3次。

莴苣、莴笋霜霉病防治技术

霜霉病主要为害莴苣叶片,影响植株生长。因此在生长中,应实行轮作,并选用抗病品种进行高畦种植,密度应合理,并控制好浇水次数。在发病后,喷施克露可湿剂或百菌清可湿剂、甲霜灵锰锌可湿剂等农药进行防治。

莴笋褐斑病防治技术

莴笋褐斑病属于真菌性病害,通常因多雨、潮湿等因素而发病。因此在种植时,应做好种植管理,雨后及时排水,并避免偏施氮肥。在发病初期喷施多硫悬浮剂或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等农药,隔10至15天一次,收获前半个月停止用药。

莴笋病毒病防治技术

病毒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主要在苗期发生的病害,会损失种植效益。因此在种植莴笋时,应选用抗病品种适时播种,及时防治蚜虫,避免传播病毒。在发病后喷施病毒A可湿性粉剂或抗毒剂1号等农药。

莴笋的霜霉病防治技术

霜霉病是莴笋重要病害之一,通常在春末夏初发病较为严重,会导致叶片枯黄死亡。如果染病,及时喷施喷可克可湿性粉剂或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等农药进行防治,并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增施肥料。

莴笋霜霉病防治技术

霜霉病是莴笋主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叶片,而要防治霜霉病,应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并加强管理。发病初期选用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或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氧氯化铜悬浮剂等药用进行喷雾,隔7至10天喷一次,连续用药2至3次。

莴笋软腐病防治技术

莴笋软腐病是由欧氏杆菌属引起的病害,通过雨水、水流等进行传播,所以种植中应实行轮作倒茬,并及时通风除湿,在生长中喷施波尔多液进行预防,隔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左右


小松有话说


1、要把握住定植时间。

莴苣一般是在头年秋分左右育苗,立冬的时分定植。莴苣的茎跟着植株成长,不断地伸长和膨大,定植过早茎内水分过多,易形成细胞水分结冰,发作冻害。定植过晚,前期吸收的养分无法供给冬季成长的需求。

2、注意洒水的次数和办法。

莴苣从头年定植到第二年五一采收,一般只浇四次水就够了。第一水是定植今后浇,第二水主要是封冻水,封冻水浇完后用抛弃的草苫子将畦子掩盖起来,主要是起到保温效果,确保莴苣顺利地度过冬季。后两水时刻是在第二年立春气温上升支起拱棚今后到采收前10天左右。

3、注意追肥。

杨大爷特别强调,后三次洒水时决不能拉空水,主要是为莴苣的成长供给养分。每次洒水时合作运用高钾复合肥60-70斤,一是利于膨果,二是避免偏用高氮复合肥形成上部叶片成长过大,形成郁闭的环境,提高病害的发作几率。

4、要注意病害防止。

莴苣的病害很少,支起拱棚后应注意每天放风,减小棚内湿度,削减病害发作。温度升上来今后,就不用覆膜了。日常管理中,能够每10-15天喷洒一次百菌清或阿米西达、中生菌素等,防止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