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写给陕西农村娃们:今夜是暖干蹩火、吃面豆的日子

过年总是和吉祥的中国红相伴:大年初一的炮仗、对联刚映红了人们的笑脸,正月十五的大红灯笼又烘托出一个红彤彤的和谐盛世,真是美不胜收中国年。这不,说不上打啥时起,家乡关中一带又传下了个红红火火的风俗——暖干。

每年正月“月尽”(月底)晚上,村上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口用热情和希冀点燃一堆堆干柴,这既为春节划上个圆满的句号,也预示新年火烧“财”门、全年的日子红红火火。

从孩提时代起,每年正月三十吃罢晌午饭,整个村子就喧腾忙碌起来:人们拾干草、捡柴禾、扫院落,大人碎娃齐动手,在家门口架起高高的柴堆,只等夜幕降临。这其中还有个严格的讲究:“暖干”的柴禾须是当天从地里、沟里捡回、不兴用家里现成的,这也是小时候我这天都要到村南的沟里收拾干柴的原因,此话从老人嘴里说出来无形中就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如今想来,大概是想从新年伊始,就让孩子们养成勤快、爱劳动的好习惯吧。


这天天刚擦黑,无需号令,堆堆柴草次第燃起,犹如烽火传报,一时间整个村巷好似被串成了一条巨大的火龙、煞是壮观,娃娃们高兴地往火里丢些棋子疙瘩(用各种调料和面做成、类似棋子)、撒上少许盐粒,只听发出阵阵鞭炮似的脆响、动人心魄。火越烧越旺,青蒿、柏枝也噼噼啪啪地散发出缕缕清香,放眼望去,长长的火龙逶迤延伸,映红了一方天地、温暖了整个村舍、驱散了残冬的严寒,农人们经年的劳苦、新年的期盼都仿佛在这熊熊大火中得到了消除和升华……

入夜,村庄通红透亮,“暖干”也进入了高潮,趁火正旺,男女老少说笑着前呼后拥地进行暖干中最热闹的节目——蹩“(跳)火”:人们依次排成纵队从火上跳过,有好事者常在一旁组织、喊号子,一时间有唱有跳、有说有笑,煞是热闹,就连襁褓里的婴儿和耄耋老人也不能被遗忘,他们或被抱被搀地从小火中走过。此时,最活跃的要数那些小伙姑娘们了,他们除了在自家火上跳个痛快外,还两两相约着满村子地去跳,像赶场儿似的不亦乐乎,有的跳着跳着无意中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有的烤焦了眉毛、有的熏黑了鼻子,也全然不顾,直至夜深火熄方才不舍离去。


岁岁新年、年年正月,淳朴的乡亲们无非是借这“暖干” 的大火烧去一年的晦气和霉运,让火光冲散一年的灾祸,图个风调雨顺。这些年来,我四处漂泊、打工在外,整天为生计奔波,再也无暇赶回去享受“暖干”的那份乡愁和温馨了,再说如今农村亦日渐萧条和空心化,正月十五一过就几乎没年轻人了,”暖干”已沦为形式,孩子们不在身边,行动不便的老人们无力也无心了,他们大多随便收拾点柴禾、点堆小火意思一下即可,早已没有我年少时的热闹氛围和天真快乐了,但每年此刻,我还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儿时家乡那条绵延不熄的火龙、感受一次身心的温暖与回归,回味那难忘的日子,在心底祝愿家乡父老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文章作者:凯风月华清,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原标题:正是故乡暖干时 奋力蹩火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