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法律圈线上培训市场迎来大爆发!律界“得到”或可期?

律新社丨骆云苹

线上培训,会成为律师业发展的新机遇吗?

前天(2月24日),无讼联合律新社等法律媒体和科技公司发起的“知识直播 百万爱心”活动完美收官,14天14场直播,蒋勇、朱树英等十几位“老法师”无偿分享干货,40642人参与此次公益活动,汇集课酬84万余元。这批款项将在公证处的见证下,全部捐赠给疫区。此次活动既见证了法律圈的爱心涌动,更直观反映了线上培训的火热程度。

都说危机是危中有机,疫情对传统律师业带来了冲击的同时,也在逼出新的机会。

本来就是做知识咨询服务的律师业正在集合智慧和能量往线上迁移。律新社注意到,近期法律人的线上直播及培训迅速推开,各种公益课程不断刷屏朋友圈,各地律协、律所、法律科技公司、法律媒体等纷纷推出课程,很多大咖、名所也在上线开讲。

法律圈线上培训市场是否会迎来拐点?如何保证线上培训课程的质量和培训效果?法律圈线上培训市场渐热的当下,是否会出现“得到”款知识付费平台?

律新社为此采访了荷兰威科集团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王志霆,庭立方创始人、核心导师成安博士,劳达laboroot创始人、CEO魏浩征,大成律师事务所中国区管委会委员、高级合伙人李云丽律师,法天使创始人常金光,智元法律课堂创始人束善臻,共话法律圈线上培训市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法律圈线上培训刷屏

在线上课一直是法律人学习方式的选项之一,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之一”几乎变成了“唯一”。在律师个人学习成长层面,互联网带来了线上知识的大爆炸,各类线上课程的推出更是极大地整合了知识资源,降低了学习成本。法律人能够随时随地在线上学习,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通过线上直播平台达到学习的目的。律新社注意到,无讼发起的14场公益直播,以“付费观看直播”的方式(每场直播“门票”19.9元),作为每个人为抗击疫情所做的直接奉献。授课老师皆为行业的顶级大咖,包括蒋勇、朱树英、李建伟、韩嘉毅、陈福勇、谭芳、庄大卫、王涌、张照东、张伟华、郭璇玲、肖微等,他们中有学富五车的法学泰斗,有著作等身的业界巨匠,有深耕专业的实务权威。这些“老法师”们无偿分享干货,为法律人的这场知识“战疫”行动倾情奉献,令人动容。

天同创始人蒋勇律师建议,在作业模式及学习成长层面,律师们应该尽快养成线上工作和学习的习惯并长期坚持。即使将来疫情影响结束,规范化的在线工作习惯也将成为律所管理、律师数据积累的重要基础。

除无讼外,国浩杨征宇律师团队、大成、庭立方、法天使、智元法律课堂、劳达、荷兰威科集团以及律界大咖等均向法律人提供免费或付费课程,呈现学员人数多、课程优质和口碑好等特点。

最高人民法院前法官、现国浩(北京)律师事务所杨征宇律师做公益分享课

2月23日20:00,最高人民法院前法官、现国浩(北京)律师事务所杨征宇律师的公益分享课《中国法庭艺术•上篇》一经推出,便受到法律界朋友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分享场面在法律直播届堪称盛况空前。2小时的直播,就突破了11万余次点击量,这次直播对于法律圈来说实属罕见!直播中他从庭审模式、法庭角色、法庭艺术、出庭准备四个方面,为大家构建了清晰完整的法庭世界。“口若悬河,冠盖律界”“受益匪浅,感谢杨律师及团队伙伴的辛劳”……直播结束后,学员们好评如潮。 “启动学习型假期,突破逆境迭代成长。”春节期间,大成向所内律师提出了这项倡议,并迅速确定了

19个专业组7个城市、共60位主讲人和授课主题及分享时间,辐射范围包括北京总部和境内40余个分所的8000名中国区同事,直播通过“大成律师”手机APP进行。

从2月3日起,大成全面启动所内学习课程,60位各领域的大咖老师轮流直播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疫情劳动关系处理、疫情与建设工程履行、九民纪要系列专题、破产业务实操、区块链等领域,大所的人才优势得以显现。

律新社了解到,由于在线访问人数短时间内剧增,2月3日大成的首场直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企业HR管理解析》讲座一度超出网络负荷、导致服务器拥堵,大成的IT人员临时进行紧急调试才解决问题。

为了让更多的同行一同分享培训,大成还开放了权限,以便于外所的同行参与。另外,还应深圳律协、重庆律协,贸促会、商务联合会的要求,向他们的会员开放了权限。

目前,直播培训基本达到每天三场的频次。据初步统计,2月3日至2月25日,45场培训课程访问点击量累计超过88万,平均点击量近1.95万

成安博士

庭立方创始人、核心导师

专注刑事律师培训的庭立方,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经验和课程内容较为丰富的优势,组织了多样化的公益线上培训活动。庭立方创始人、核心导师成安博士向律新社介绍:

一是针对湖北地区律师,免费赠送《侦查监督环节如何展开辩护工作》和《法庭上如何好好说话》两门高质量的音频课程,并以“训练营”的模式组织大家在线学习。二是设置“战疫训练营”和“线上模拟法庭”,由庭立方导师结合司法实践精心出题并在线解答,邀请全国的律师来回答,并组织成绩优异者进行模拟法庭、法律辩论等直播内容,供大家观摩学习。三是庭立方的导师们精选各自课程的精华部分,在线直播分享,使大家在家就可以学到实用、有价值的课程。“学员由以前的几十人一个班,变成数千人一个班,数千人在线学习,这在过去根本无法想象。”成安博士透露,截至目前已有5000余人次参与活动。

从2月4日开始,法天使把191节线上合同课全免费开放,期限3个月,原来这些课价格合计是1699元,现在无条件免费。据不完全统计,大约1.6万法律人参与到学习当中,主要以全国各地律师为主。

2月8日起,智元法律课堂推出“战疫课程0元学”活动。律新社注意到,这些课程涉及买卖合同纠纷、公司法和不良资产等受关注度较高的领域。“以前一天报名人数在两三百左右,现在报名人数八九百。”智元法律课堂创始人束善臻告诉律新社,付费课程方面,合同审查、法律检索类销量不错。

继向湖北全体法律人免费开放威科先行法律信息库至5月31日之后,荷兰威科集团又联合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向湖北地区高校全面免费开放Iresearch平台上由威科旗下知名的出版机构Kluwer Law International(KLI)出版的2300余本法律电子书资源。

疫情期间,劳达laboroot成立“劳达疫线防控联盟”。针对疫情专门研发了4节“劳达疫线公益微课”,在非常时期为大家免费培训,提供劳动法与员工关系的专业操作指引与风控策略,为企业支招解困。以劳达已开设的4节疫线公益微课为例,截至发稿日已有3万+人在线收听,线上互动讨论超10000+条。创始人魏浩征的直播课,1.6万人收看。 律新社了解到,劳达laboroot年度线上培训已连续进行第4个年头,积累了大量线上培训经验,具备超强的师资团队,精心钻研反复打磨迭代课程内容和设计。劳达现已推出2020年全新升级的年度线上培训课程——劳达知识咖啡,结合职场工作节奏和精力管理,最终正式推出98节模块课+48节系统课的年度课程,全年100+线上劳动法实操课。每周1小时,1年360°提升企业HR、法务和财务的专业职场力。

线上培训如何叫好又叫座?

虽然线上培训优势明显,但如何实现长期的“叫好又叫座”,即保证培训课程质量又保证培训效果,是律所和培训机构必须破解的难题。

定位决定发展方向。律新社观察到,2015年时,法天使确定的核心对策是两条:第一,必须围绕合同,其他方面的事再好也不做,坚决不碰,从定位上区别于其他;第二,必须围绕“文本”,区别于一般的经验分享。法天使创始人常金光向律新社分享了一组数据:比如婚姻家事领域,法天使的课是要求讲师用13节课,深入解读76个婚姻家事律师最常用的文本。围绕文本讲业务,做到更实务、更有用。这个系列课在法天使上有2.3万人次真实收听,在全网有约10万人次收听,数据反映了用户的认可。(相关链接:线上培训的黄金时代,来了吗?)

李云丽

大成律师事务所中国区管委会委员、高级合伙人

大成律师事务所负责IT建设的大成律师事务所中国区管委会委员、高级合伙人李云丽律师在接受律新社采访时表示,要做好线上培训,最基本的要了解行业和专业,包括一系列的细分行业领域、法域、法律体系等;要有战略统筹思维,理解培训内容的底层逻辑和结构设计;要了解用户的需求,是对专业内容的深挖,还是对行业内容的扩展,抑或是对业务管理的需要。她强调,线上培训还是要建立在专业化的基础上,只有执业律师,才能讲清楚一个诉讼案件的整体思路、证据规则、代理方案、执行细节,其他人不在一线操刀,很难给出令人信服的培训方案。

魏浩征

劳达laboroot创始人、CEO

劳达laboroot创始人、CEO魏浩征在接受律新社采访时表示,线上培训,顾名思义要结合两大特性。一个是“在线”,在线分两种,一种是将线下培训线上化,另一种则是根据在线平台的本身特性,结合学员在线收听的习惯和节奏而进行专属定制。

不同平台有属性和优势也各有不同,选择与课程内容最适配的平台,是确保培训效果最大化的基础,从而保证学员的在线学习体验和收益。此外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学员在线收听课程的习惯特征,线上信息爆炸和娱乐至死的时代,注意力成本越来越高,在线学习更易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将系统培训变得碎片化。因此,好的线上培训并非简单地把线下产品搬运到线上,而是需要根据线上平台和学员收听(看)的特性进行量身定制。

另外一个特性是“培训”。知识付费和在线教育是有本质差别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获得更好的培训效果,要抓住培训的内核:知识的表达与传授。很多学员听课,仅仅是满足当下的能力焦虑,或者将之看作社交货币。然而,能转化成为实际行动的知识,才有力量,所以在线培训传授的知识一定要是干货,何为干货?简单来讲就是:以前不知道,学了就能用,用了就见效。保证持续输出优质干货内容,需要专业团队精耕专研,并不断创新优化与升级迭代。这些往往源于培训讲师和专业培训团队的经年积累和创新的能力,才能达到一定的培训水准,真正让学员有所悟有所获,为后续行动提供宝贵价值和明确的指引。

法律圈的“得到”已在路上?

“得到”作为知识付费平台的代表,聚集了大量优秀的讲师和成熟的运营团队,让知识在线上得到有效的传播。法律界的线上培训平台,为何还没出现像“得到”一样的知识付费大平台?疫情后,这波线上培训热潮有可能催生出一个法律圈的“得到”吗?

束善臻

智元法律课堂创始人

对此,智元法律课堂创始人束善臻认为,目前法律圈线上培训市场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商业模式,持续生产内容难,持续生产优质的内容就更难。另外,对提供优质内容的授课老师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平台的运营成本也居高不下。法律圈线上培训靠单品爆破实现规模性增长很难,需要面向更多的C端用户,蛋糕才会越做越大。

常金光

法天使创始人

法天使创始人常金光在接受律新社采访时表示,需求决定供给,目前法律市场需求还不够大。有什么样的供给,首先取决于有什么样的需求。迄今为止,只有“罗辑思维”和“得到”在知识付费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相比K12教育、英语教育和公务员考试等,法律行业的培训市场空间是一个小得多的市场。需求小,供给自然也小,好的平台出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都小。劳达laboroot创始人、CEO魏浩征认为,法律知识的有形化、可视化一直是线上培训需要特别关注的部分,法律知识专业性很强,具有较高信息差,因此学习门槛相对较高。优秀的律师很多,但是优秀的法律讲师在全国其实并不多,很少有律师经过专业的培训师培训,并不通晓如何高效地将专业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这就需要有更多专业运营团队的加入,配合讲师一起完成知识储备-课程研发-知识传授的有效闭环,才能让更多学员真正受益,切实提升专业能力。满足更多市场需求,才可能得到更大量级的市场发展,吸引资本的关注,让线上培训产业得到更大空间的发展。

律新社观察到,法律圈线上培训机构服务对象主要包含律师、企业法务、法学生等,主要以“推广产品免费、市场内容收费”的商业模式,创业公司普遍处于盈利模式探索阶段,行业未来的整合性和爆发性会比较大。

如何看待法律圈线上培训未来的发展趋势?因势而动,方能乘势而上。在常金光看来,一个行业是否会形成趋势,主要看三个因素:市场容量、需求刚性程度和软硬件技术环境。他向律新社分析到,以前的司考和现在的法考是主要的刚需,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培训机构。当前律师人数越来越多,“扩招”较多,竞争激烈,律师对好实务课程的需求在增大。另外,伴随线上培训课程的内容更优质、体验感更好,以及未来5G全面普及带来的技术提升,未来三至五年或将出现一两家年营收达亿元级别的线上培训平台,而本次疫情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王志霆

荷兰威科集团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

荷兰威科集团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王志霆表示,“目前中国法律服务业发展迅速,近年来法律从业人员数量增长迅猛。但是,和欧美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这表明我们还有大幅的增长空间。”她提到,现在法律界越来越重视学习,很多律所都建立了知识管理部门,各个公司的法务也在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以更好地服务他们所在的公司。另外,法律人很注重效率,所以未来线上培训市场需求量会越来越大,而且需求也会越来越细分。在王志霆看来,疫情把大家“赶”到了线上,法律人在家中休息或者办公,是一个通过在线学习的好时机。不过,目前线上培训还比较分散,各个机构的侧重点也不同。法律人的选择也不是很多,能为不同层面的法律人提供一整套系统培训的机构也不多,尚未形成规模化和系统化,所以法律圈线上培训的井喷点还没出现。威科一直在进行深耕细作,既要做到服务政府机构、律所和企业全覆盖,又要做到各个层级的全覆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法律圈线上培训市场的井喷点一定会到来。 律新社注意到,近几年,中国律师业发展迅速,2009年中国律师人数

16.6万人,2019年已突破46万人,十年之间,人数暴涨29万人,增幅达到177.1%。根据司法部去年印发的《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改革纲要(2018-2022)》,2022年全国律师总数将达到62万人。按此估算,2020-2022每年将均增律师人数5万余名。在未来十五年内,中国律师人数有望突破150万人,中国法律服务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与之相对应,线上培训市场前景广阔,需要有专业人才投入进来,从而形成“研发—销售—运营—传播—技术”,形成专业的知识生产线,让知识生产可以标准化,可以被量产,形成足够的规模效应,触达更多学员,更多人在线习惯的养成,让更多人通过线上培训获得知识,提升个人竞争力。

受疫情影响,目前法律圈线上培训行业收获了可观的流量。但流量只是获取用户的第一步,要想真正转化为产业规模,仍需苦练内功,打磨好产品和服务,配套完善的运营团队,提升学习体验,吸引更多的付费用户。伴随中国律师人数的增长和法律服务业广阔的发展空间,法律线上培训市场方兴未艾,或许中国法律圈的“得到”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