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同在屋檐下 就是一家人 武义:暖心“复工套餐”送进每间租住房

浙江日报讯 “得知我的难处,当地干部二话不说出面解决,顿时让我有了回家的感觉。我要给他们点赞。”2月26日,租住在武义县茭道镇胡宅垄村的云南籍务工人员向友全感动地说。春节假期加上14天的居家观察,许久未开工的向友全手头积蓄已所剩无几。胡宅垄村村党支部委员何法德得知情况后,通过村出租房协会与户主进行协商,免去了向友全一个月的房租。

茭道镇位于金东、义乌、永康、武义四县市区交汇处,复工复产后外来人员日益增加。如何让外来务工人员有归属感?茭道镇的做法是:通过强化党建引领作用,由镇党委牵头,村党支部、村出租房协会、村外来人口协会等联合组建服务团,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住宿联系、就业推荐、日常服务、事务代办等各方面贴心保障,用暖心举动为企业留住和引来一群外来人才。

而作为外来务工人员聚居村的胡宅垄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出租房,受疫情影响,今年不少房屋尚未租出去。据茭道镇党政办负责人介绍,他们以胡宅垄村为试点,推出暖心“复工套餐”,组织排摸全村出租房情况,整理出202栋空房共计4000个床位,由协会统一管理。同时镇里出面对接辖区内400多家企业,满足企业员工住宿生活需求。村里还为外来务工人员发放自制的“村民证”,凭“村民证”可以加入外来人口协会,获得参会议会、进出农家书屋等和本地村民一样的权利。据统计,人口仅1100余人的胡宅垄村目前已容纳外来务工人员超过3000人。

武义通过设立“一个党支部+一个党员先锋队+一个责任岗”的出租房管理模式,让镇、村干部担任“红色管家”,确保外来务工人员住得安心。党员干部挨家挨户上门普及“健康码”等政策,发放武义企业用工需求册,利用村远教中心LED显示屏每日滚动播放招工信息,及时为外来务工者提供就业信息,并帮助解决各类生活问题。村里在外来人口集聚区还安设电瓶车充电桩及洗衣机等设施,为其日常生活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

“刚入住出租房时,因为人生地不熟,心里挺不安,幸好有村干部领着我四处走动,帮我熟悉情况,让我很快融入了进来。”在武义一家企业上班的河南籍员工胡桂发说,自己因为返武的日期比较晚,以前住的那一带出租房都租得所剩无几,本来还在考虑要不要去别处找工作,是当地政府的热情服务让他最终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