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习武人古训三则:一不打拳卖艺,二不保镖护镖,三不看家护院


  早年习武,曾听前辈讲习武人的三条古训,虽经过多年却记忆犹新,且越思越有深意,今天作以介绍,并表述一下自己的体会和见解,供大家借鉴。

  习武人古训三则:一不打拳卖艺,二不保镖护镖,三不看家护院。

  其一,但有一线谋生之路(万不得已求生存者除外),不去打拳卖艺。

因为一者被人轻看,舞拳弄棒,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换的几个小钱的施舍。二者为迎合众人喝彩,练些花拳绣腿开砖劈石之类,荒废了真功夫。用今天的话讲,习武人应自重,同时更要尊重神圣的武功,不能拿前辈传下来的宝贵功夫来换钱。别说换不了大钱,就算赚得万两黄金,也还是卖贱了。另外以赚钱为目的的武术馆校,说白了也是卖艺,比如做买卖,只是摆地摊和开店铺之别。可以联想近些年来,遍及各地的一茬茬兴兴衰衰的武术馆校,大肆宣传,广招学员,都教些什么,教出来多少人才呢,无数个荒废了学业的孩子们,文不成武不就,很少有好的归宿,倒是有些武商们赚得了大把票子,发了大财,却亵渎了神圣的武功。

  其二,但有一线谋生之路,不去保镖护镖。

一者因为无论武功高低,保镖护镖都有很大风险。自己冒着身家生命危险去保镖,不管保的是人,或者金银财物,得到的回报是卖命钱,而主顾才是大的受益者。与其这样担风险,不如自己去做点小营生养家糊口。二者保镖护镖常常是与劫镖的武林同道性命相拼,结怨结仇,甚至殃及武术门派,门派之间的恩怨争斗,往往后果惨痛。

  其三,与前两条又有不同,即绝不去看家护院。

看家护院是什么身份不用细讲,那样会辱没了习武人的尊严,甚至辱没了前辈的颜面。习武人有的是好身体,好气力,就算做不了大生意大买卖,就去做些粗活力气活,凭力气吃饭,也保得习武人的人格尊严,前辈恩师列祖也会为自己的后代堂堂正正脸上有光。



  或许有人要问,习武人究竟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前辈也曾讲及,习武人于己讲求的是健身,强身,修身,具体说就是保健身体,强身自卫,修养身心。与人可传武授徒,光大本门。不过传武授徒也有说法,即不得轻传,不得其人不传,如得其人则无私倾囊。不要指望传武而赚钱发财兴家置业,图的是武功代有相传,发扬光大,强身强国。而自己获得的是千金难买的为师的尊誉,以及珍贵的师徒情谊。

  教书育人,教武也是育人,师父不光教徒弟武功,也教做人做事的道理。从前的习武者,无论是高门大户的富家子弟,甚至公子王侯,还是贫民小家的子弟,你把教武的师父请去,是与教书的师父同样看待,同样尊重的,甚至尊师如父。这就是为人师的最大荣耀了。师徒关系,比照现在的教练与学员、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区别就不言自明了。品德高尚的师父,收徒传武,也是有教无类的,看重的不是徒弟家门头高低,家境贫富,而是徒弟的人品,天资。做师父最大的愿望莫过于教出好的徒弟,希望他们青出于蓝胜于蓝,为自己争光,为本门武功争光。本人也为师多年,实在是内心所望。

  综上所述,习武人的三条古训有很多的内涵和深刻的意义,体现了习武人的尊严和武德,值得现在的习武者学习参考,更望我的弟子们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