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绿野仙踪》刻本及石印本绣像

《绿野仙踪》成书于乾隆中叶,由李百川所著,是清代中期一部比较重要的长篇小说。书中以当时的社会时代为背景,刻画出了生活其间的各色人物,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读者阅读以后,能够非常贴近地感受到清代中叶的世情和普通民众的生活,十分精彩。《绿野仙踪》在文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它对传统的神魔小说有所突破和创新,融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历史小说为一体。

《绿野仙踪》的刻本不同于抄本计有一百回,《绿野仙踪》刻本仅八十回。此书现存最早的几部刻本,均刊行于道光年间。北京于海波兄藏有一部道光七年(1827年)京都敬业堂刻本,残存二册。此本内封分三栏,右栏署“道光丁亥年新镌”,中栏大字书“绿野仙踪”,左栏下署“京都敬业堂藏板”。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刻本。该刻本卷首未附绣像。

诸家书目均以道光十年(1830年)刻本为《绿野仙踪》的最早刻本,可知并不准确。不过较之道光七年敬业堂刻本,道光十年刻本却是附有绣像的。道光十年刻本现存多个不同版本,有青文堂梓行本、无堂号本等。这些本子封面均题“绣像绿野仙踪全传”,附有人物绣像八叶十六幅,每幅绣像上均题有赞语。各本之间绣像大同小异,构图局促,线条枯涩,无甚特点。较之《绿野仙踪》早期几部百回抄本卷首所附手绘精图,逊色很多,体现的是清中叶以后木刻版画艺术江河日下的窘境。读者喜爱书中的插图,多半因其精美,能添阅读之兴趣。清中叶以后,曾经辉煌无比的木刻版画逐渐没落,坊刻小说卷首所附绣像,恐怕只能令读者多少有意兴阑珊之感了。

《绿野仙踪》木刻本在清末被不断翻印过。如笔者所见光绪七年(1881年)宝善堂藏板,所附绣像几乎全同道光十年刻本,无疑是从后者覆刻而来。从刻工技艺来说,当然亦是拙劣。

清末民初,《绿野仙踪》亦是颇为热门的一部小说,上海书局、广益书局、章福记书局等多家书局先后推出石印本。其中仅上海书局,就于光绪丙申(1896年)、光绪甲辰(1904年)、民国元年(1912)等年份,先后多次重印《绿野仙踪》,而且每次推出的版本,卷首所附绣像均是重新绘制的,迥然不同于前本。

寒斋藏有一部上海江东茂记书局《大字足本绿野仙踪》,印行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系石印本,线装八册。此石印本卷首共附绣像两叶四幅,采用的是群像型,每幅均绘有五位人物。绘工匠气十足,无多少可观之处。与大多数石印本不同的是,此本每册另附有四幅插图,采用的是上下层版式,即每面绘图两幅,以框线隔分。较之绣像,这些插图颇是生动有趣,已具早期连环画的雏形。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