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中国古典文学中很多都是用神话故事开篇,《红楼梦》开头神话故事

中国古典文学中很多都是用神话故事开篇,比如水浒传也是从误走妖魔星宿下凡说起的。

今天来看看红楼梦开场的两个故事。“女娲补天”说的石头、“木石前盟”说的宝黛二人,同时来到人间。

大家欣赏原文吧。

第一个故事:女娲补天的石头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一日, 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说说笑笑来至峰下, 坐于石边高谈快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不能见礼了。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通,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 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 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这石凡心已炽,那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强制,乃叹道:''此亦静极怂级?无中生有之数也。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 ''石道:''自然,自然。''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 你道好否?''石头听了,感谢不尽。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 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石头听了,喜不能禁,乃问:''不知赐了弟子那几件奇处,又不知携了弟子到何地方?望乞明示,使弟子不惑。''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的。''说着,便袖了这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

第二个故事:木石前盟

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 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 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 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 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 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那道人道: ''果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来风月事故更加琐碎细腻了。''那僧道:''历来几个风流人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 ''那道人道:''趁此何不你我也去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