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广联达 机构调研纪要

一、高级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李树剑对公司上半年总体情况进行介绍:

1、2018年是公司“七三”战略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公司根据各业务所处不同发展阶段,将整体业务划分为四大业务板块,分别为造价业务板块、施工业务板块、创新业务板块和生态业务板块。

1)造价业务板块上半年云转型进度加速,转型效果显著。转型区域由去年的6个地区扩大至11个地区;转型业务范围由去年的工程计价、工程信息扩展至工程计价、工程信息、工程算量;转型地区用户转化率及续费率也持续提升。2018年前已转型的6个地区计价用户转化率及续费率均超过80%,2018年新转型的5个地区计价用户转化率超过20%,11个转型地区的算量用户转化率超过27%。上半年造价业务新签云转型合同金额2.51亿元,期末预收款项余额2.56亿元,较期初新增1.26亿元。

2)施工业务板块是公司着力突破的板块,为抓住施工阶段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机遇,公司上半年主动进行力度较大的战略整合,打破原业务由多家子公司独立运作的模式,从文化、组织、人员、产品、市场、渠道等方面进行系统整合和统一管理,砍掉客户应用价值不高、有重合的产品,并对优势突出的产品进行重新整合。目前施工业务主要分为智慧工地、BIM建造、数字企业三大业务线,从工地层、项目层及企业层为施工阶段客户提供综合业务解决方案。

3)创新业务板块是公司面向未来进行的业务探索及布局。2018上半年,规建管一体化平台、建设方一体化平台、全装定制一体化平台等项目持续展开,合同数量不断增长。

4)生态业务板块主要包括产业新金融、工程教育及对外投资等业务。产业新金融打造以数据风控为核心的新金融服务平台,通过产融互促,聚焦核心企业做试点,以夯实自身独特价值。上半年产业新金融业务期末贷款余额突破 3.44 亿元,同比增长近150%,无不良贷款及应收未收款。工程教育业务不断优化已有课程、孵化新课程,进一步打通生态链条。对外投资业务通过并购及参股投资等多种形式,逐步构建数字建筑平台生态。截至2018上半年,公司直接/间接股权投资累计项目39个,投资金额4.36亿元。

2、上半年业绩情况:

1)从营业收入来看,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10.55亿元,同比增加17.15%。其中工程造价业务收入7.54亿元,同比增加19.73%;工程施工业务收入2.18亿元,同比增加15.47%;海外业务收入6621万元,同比略减-0.23%;其他业务收入1700万元,同比增加7.45%。如将造价业务转云形成的预收款进行还原,调整后的营业收入约为11.81亿元,同比增长26.64%。

2)从预收款来看,公司上半年预收款报表余额为3.11亿元,较期初增加74.76%,较上半年同期增加375%。其中造价云转型相关预收款2.56亿元,较期初增加96.92%,较上半年同期增加700%。

3)从营业总成本来看,公司上半年营业总成本9.75亿元,同比增加21.40%,主要来自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增加。公司上半年销售费用3.10亿元,同比增加20.13%,主要来自营销整合费用的增加;管理费用5.79亿元,同比增加29.88%,主要来自公司持续增加的研发投入及员工薪酬;财务费用0.13亿元,同比增加15.55%,主要来自金融业务增加银行借款带来的利息支出增加。

4)从利润来看,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加3.55%。将云转型形成的预收款进行还原,调整后的净利润约为2.73亿元,同比增长56.9%,整体水平向好。

3、2018年1-9月经营业绩预测:

预计2018年1-9月,归母净利润的变动幅度:-10%至40%,对应变动区间:2.58亿至4.01亿。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有:

1)积极利用新政策机会,进一步加快工程造价业务云转型进度,部分业务收入确认方式由一次性确认转变为按服务期间分期确认,对财务报表的收入及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2)全力推进新业务、新产品拓展,力保营业收入稳定增长。

3)坚定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发展方向,加大创新业务战略投入,相关费用有所增加。

二、互动交流

Q1、请介绍一下造价收入中,云产品相关收入及未转型地区造价业务收入?

答:上半年造价业务收入共7.54亿元。其中云产品相关的业务收入约1.25亿元,未转型业务收入为6.29亿元。

Q2、请介绍一下造价业务全年的增长目标?

答:造价业务全年希望能保持10%-15%的增速。上半年公司造价业务突破此增速,但公司暂未上调全年预期。

Q3、请介绍一下施工业务当前的进展,以及全年增长预期?

答:施工业务今年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整合,对产品也进行了较大调整,从整体业务、从客户角度对产品进行了梳理和重新构建。一季度考虑整合的因素,制定施工业务整体目标,希望全年达到30%的增速。

Q4、请介绍一下公司新金融业务的想法?

答:公司做新金融业务并不是想做类银行的业务,而是希望能和公司的产品以及产品营销结合起来,实现产品赋能,产融结合。整体来看,新金融会围绕公司业务特点做服务,短期在贷款规模上不会很大。

Q5、请介绍一下公司上半年应收账款大幅增加的原因?

答:公司上半年应收账款3.25亿元,较期初增加155.28%,较去年同期增加86.03%。主要原因是公司业务线营销周期的差异、年中结算周期较年末偏长。从另一个角度看,公司上半年3.25亿元的应收账款中,账龄在一年以内的就达3.15亿元,占比97%,预计下半年情况会好转,不会有大规模应收账款滚动到第二年。

Q6、请介绍一下公司人员数量的情况?

答:公司在人员方面坚持精兵强将的原则。目前公司造价业务在转型过程中,预计在一定阶段内会保持人员稳定,待转型基本完成之后会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人员数量与业务匹配;施工业务作为新业务需要增加人员数量,拓展市场;创新业务及其他业务也会根据业务量来配备专业人员。从以上几个角度看,目前增加人和费用是在预期可控范围内。

Q7、公司业务与建筑行业及基建行业的周期性波动相关度是否会很大?

答:从造价业务板块看,公司的云转型将使业务与建筑行业新开工项目的相关性逐渐减弱,而与造价从业人员使用公司产品的人数息息相关。如行业在中长期保持相对稳定,造价从业人员也将保持稳定增长,因此造价业务不会剧烈波动。

从施工业务板块看,施工业务从开工到项目交付整体周期约3-5年,公司产品和服务也会覆盖上述周期。此外,目前施工阶段信息化水平较低,产品应用刚刚起步,未来市场空间很广阔,因此行业小幅波动对业务发展影响有限。

第二部分

一、公司基本介绍及2018半年报情况(李树剑)

1、公司基本介绍

广联达立足建筑行业,是为建筑行业各参与方提供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一家公司。公司成立至今已有20年,上市至今也有8年的历史。广联达在建筑信息化产业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一家公司。

公司业务从区域方面来看,目前既有国内业务也有海外业务。海外业务主要以2015年收购的芬兰公司为主,还有在东南亚地区的业务。芬兰公司主要以机电工程优化设计软件为主,产品主要面向欧美市场,部分产品在中国销售。东南亚市场业务主要基于广联达在工程造价领域的优势产品进行了本土化设计。

国内业务方面,除北京总部外,广联达在全国有30多个分支机构,以及上海和西安两大分中心。国内业务以造价软件为主,近几年也陆续开展了施工业务、投资并购业务、产业金融业务等。

2、2018半年报情况

(1)业务开展情况

公司业务主要划分为四大板块,包括造价业务板块、施工业务板块、创新业务板块和生态业务板块。

造价业务方面,上半年云转型进度加快,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果。首先,加大了转型的区域范围,从6个地区扩大到11个地区;其次,云转型产品由原先的工程计价、工程信息业务逐步拓展到工程算量业务。

上半年,造价业务新签云合同金额2.51亿元,较期初增加1.26亿元,造价业务整体收入中与云有关的收入达到1.25亿元。转型效果方面,转型地区用户转化率和续费率都有所提升。原已转型的6个区域计价用户转化率和续费率均超过80%;新增5个区域计价用户转化率超过20%;整体11个转型地区算量用户转化率超过27%。另外,非转型地区的造价业务也保持了接近10%的增速。

施工业务板块,上半年对整体业务进行了大规模整合。原为多家子公司独立运作模式,在组织、人员、产品、渠道方面相对独立。首先,从股权方面,公司收回独立运作子公司管理团队所持股权;另外,从产品、人员、渠道等方面进行系统整合,希望籍此集中公司优势资源,夯实重点产品,提升应用价值,更好的为客户服务。目前,施工业务产品可划分智慧工地、BIM建造、数字企业三大业务线。上半年整体施工业务收入受到整合影响,实现了15%的收入增速。

创新业务板块,主要由面向未来新市场机会进行业务探索和布局的业务构成。重点对规建管一体化平台、建设方一体化平台、全装定制一体化平台等项目持续展开,合同数量不断增长。规建管一体化平台主要涉及政府、新城建设、开发区建设;建设方一体化平台例如与龙湖地产、万达集团的合作;全装定制一体化平台例如与景瑞地产的合作。上述业务主要发挥广联达在BIM技术、信息技术和图形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协助客户提升管理效率。公司对创新业务考核目前不是以收入为主,主要希望在产品打磨、市场拓展方面有所发展。

生态业务板块,主要包括产业新金融服务、工程教育和投资并购等。其中,产业金融上半年总体贷款突破3.44亿元,同比增长150%。该业务对于已使用广联达产品的客户,通过产品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为基础,为客户提供应收帐款、应收票据融资;对于还未购买广联达产品的潜在客户,以金融服务为先导,带动公司产品与服务拓展和营销。工程教育业务不断优化已有课程、孵化新课程,进一步打通生态链条。在投资并购方面,公司主要寻找在行业链条上技术和产品领先的标的公司进行投资和合作。截至期末,公司通过基金和直投累计投资39个项目,累计投资金额超过4个亿。

(2)上半年业绩情况

1)营业收入方面

营业收入达到10.55亿元,同比增长17.15%。主要原因一是造价业务云转型速度加快及云算量新产品推出,二是施工业务虽然经历了大整合,仍保持了15%的增速。营业收入结构:造价业务收入7.54亿元,施工业务收入2.18亿元,海外业务收入6600万元,金融业务收入1700万元。如将造价业务转云形成的预收账款进行还原,调整后的营业收入约为11.81亿元,同比增长26.64%。

作为衡量云转型进展重要指标之一的预收账款方面,2018年上半年预收账款报表余额为3.11亿元,同比增长375%;其中与造价云转型有关的预收帐款金额为2.56亿元,同比增长700%。可见公司业务云转型速度有所加快。

2)营业成本方面

2018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成本为9.75亿元,同比增长21%,主要原因是三项费用都有所增加。其中销售费用3.10亿元,同比增长20%,主要由于施工业务整合后加大产品营销力度,相应销售人员数量增加,另外造价业务今年推出云算量新产品,营销费用也相应增加;管理费用5.79亿元,同比增加29.88%,主要由于员工整体薪酬提升,以及研发投入力度加大;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5%,主要由于产业金融业务增加银行借款导致利息支出增加。

3)利润方面

营业利润同比下降7.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3.55%,主要受云转型预收账款增长较快影响。将云转型形成的预收账款进行还原,调整后的净利润约为2.73亿元,同比增长56.9%,整体水平向好。

4)其他变动较大的财务指标说明

研发投入同比增加40.79%,主要受研发人员数量增加和研发人员薪酬增加影响;经营现金流净额下降较大,主要受薪酬支出增加和产业金融业务对外贷款增加影响;投资现金流净额1.86亿元,主要与理财产品投资有关;筹资现金流净额减少2.44亿元,主要与利润分配同比下降有关;应收账款2018年上半年余额3.25亿元,与年初相比增幅较大,主要因公司集中在年末对应收帐款回收进行重点考核,年中结算周期较年末偏长,另外的一个原因是施工业务在公司业务结构中的比重增加,该类业务账期比造价业务相对较长。

(3)2018年1-9月利润预测

公司对1-9月归母净利润预计的变动区间为: -10%到40%。

作出上述利润预测区间的原因为:

首先,公司将积极利用新政策机会,进一步加快造价业务云转型进度,预计云相关预收帐款余额大幅增加,将对报表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另外,从收入结构调整上,公司将全力拓展新业务新产品,力保收入稳定增长。

最后,公司预计加大在创新业务和施工业务的战略投入,相关费用也将增加。

二、互动环节

Q1、造价业务中,传统业务与云业务增速均较快,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否与行业背景转好有关?

答:内外部的原因都有。外部的建筑大环境对公司发展有利,内部公司在转型策略上也非常成功:首先,分支机构在转型策略上做了充足准备;其次,公司在业绩考核和激励制度方面,充分调动分支机构积极性;另外,还有云算量新产品推出的良好契机,对收入拉动效果明显。

Q2、施工业务全年趋势来看,BIM会不会有更好的表现?另外,可否简单介绍一下施工业务的进展阶段和重点产品BIM5D的情况。

答:施工业务今年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整合,对产品也进行了较大调整,从整体业务、从客户角度对产品进行了梳理和重新构建。施工业务三大业务线中BIM建造除BIM5D之外还包含其他相关产品,目的是为了丰富整体BIM业务线,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未来公司将重点发展BIM建造和智慧工地,原因是这两个业务线均是基于工地项目进行数字化和提供服务的。智慧工地更多体现到工地现场各个岗位的智能化应用,BIM建造作为连接施工工地和企业级管理的平台级产品,与智慧工地紧密相连。智慧工地概念较新,也是今年的风口,公司希望籍此机会大力拓展。

今年已是BIM5D产品正式商用化的第三个年头,前两年该产品均保持了高速增长。公司坚持对BIM产品的迭代升级,努力提高客户应用率,为客户带来价值。公司预计未来BIM建造业务线将在BIM5D的基础上发展更多功能和服务,今年下半年该业务线也会重点发力突破。

综上,总体来说预计施工业务下半年将较上半年更乐观,但施工业务的内部整合仍会带来不确定性和较大挑战。

Q3、云转型后合同金额仍然集中在下半年,其原因是什么?

答:与建筑行业特点有关,一般建筑企业自春节之后开工,至下半年进入业务高峰期,因此造价业务收入下半年占比较大。目前云转型也面临同样的情况。

Q4、公司业务与建筑行业及基建行业的周期性波动相关度是否会很大?公司未来业务会不会受到基建增速下滑的影响?

答:广联达目前的产品主要覆盖建筑工程的交易阶段和工程建造阶段。公司优势集中在工程交易阶段(造价软件),造价业务与新开工项目相关性较大。但目前造价业务的转云进程将使该业务与新开工项目的相关性逐渐减弱,而与造价从业人员使用公司产品人数息息相关。如行业在中长期保持相对稳定,造价从业人员也将保持稳定增长,因此造价业务也不会剧烈波动。

从施工业务的角度来看,施工业务从开工到项目交付整体周期大约3-5年,公司产品和服务也会覆盖上述周期。另外,目前施工阶段信息化水平较低,产品应用刚刚起步,未来市场空间很广阔,因此行业小幅波动对业务发展影响有限。

公司近几年通过战略转型在努力减少行业波动对公司营收的影响,但宏观来看,公司业务根植建筑业,对行业发展的波动可以平滑。

Q5、公司目前市场占有率大概有多少?未来还有怎样的发展空间?

答:这个问题还是要分业务来看。造价业务中,正版用户市占率预计超过60%,虽然存在一些友商,但大部分属于区域性公司。造价市场较为稳定和饱和,因此公司实施了转云策略,从收入依赖增量销售转化为为存量用户服务及运营的模式。

施工阶段的信息化是新兴蓝海市场,公司的施工业务是公司业务体系中的新业务,其收入在近几年增长较快。整体市场发展处于起步拓展阶段,从业企业的市占率都很低,公司也是如此。目前公司针对的重点客户为全国7000家特级及一级大型建筑企业,其拥有项目数量约占全国总体的40%以上,公司希望未来可获得10%的施工市场占有率,预计收入规模在百亿元级别。

Q6、公司客户中地产企业占比是多少?

答:分业务来看,造价产品的使用者是造价员,可能来自投资方(包括房地产公司)、建筑企业、中介机构、政府部门等。简单估算,公司大量用户集中在建筑企业和中介机构的造价员;而施工业务则是面向建筑类企业;公司目前有部分创新业务与地产企业相关,例如与万达集团、龙湖地产、景瑞地产的合作,基于房地产公司业务管理需求,由公司提供相关解决方案,但该类业务属于布局和探索阶段,目前以产品打磨为主,收入占比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