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3 朱淑真:才华堪比李清照,为何却备受冷落?

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后台回复“日历”可获取诗词日历和免费图书

今日优课,点击收听→杨红博士讲论语

在宋代文学史上,

朱淑真是可以与李清照齐名的才情女子,

诗词文赋样样精通,且貌比陈圆圆,

可谓是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

朱淑真是官宦家族出身,

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因家人保护的太好,

她一直天真烂漫,

过着诗情画意的生活,

不食人间烟火。

《秋日偶成》

初合双鬟学画眉,未知心事属阿谁?

待将满抱中秋月,吩咐萧郎万首诗。

她向往的生活,是郎才女貌,琴瑟相和,诗酒趁年华。那个他,一定是满腹才情,玉树临风。

然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朱淑真的父母将她做媒给当朝名臣王刚。

“萧郎”从此成为过往,朱淑珍的感情无从寄托,美好的少女梦由此破灭。

嫁给王刚后,她也曾幸福过。

《相思词》

相思欲寄无从寄,

画个圈儿替。

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

单圈儿是我,双圈儿是你。

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

月缺了会圆,月圆了会缺。

整圆是团圆,半圈儿是别离。

我密密加圈儿,

你须密密知我意。

还有数不尽的相思情,

我一路圈儿圈到底。

在这封家书里,我们可以看到朱淑真娇憨的女儿态。两人情意绵绵,未来可期。

然而,江南女子多细腻,朱淑真心中只有风花雪月,不懂世事无常。

因为身处官场,王刚每日在朝中与各大臣周旋,很少陪伴在朱淑真身边。

直率的朱淑真以笔做武器,埋怨父母,讽刺丈夫,导致夫妻二人的关系越来越僵硬。

二人的隔阂就此开始。

《寄别》

如毛细雨蔼遥空,偏与花枝著意红。

人自多愁春自好,无应不语闷应同。

吟笺谩有千篇苦,心事全无一点通。

窗外数声新百舌,唤回杨柳正眠中。

面对如此犀利的妻子,王刚反抗未果,便保持缄默,不再理会朱淑真。

敏感脆弱的朱淑真变得更加抑郁、苦闷,越来越觉得自己的丈夫不浪漫,太粗俗。

《黄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后来,王刚另寻新人,对朱淑真更加不理不睬。

朱淑真借酒消愁,谁知酒不醉人人自醉。

《新秋》

一夜秋风动扇愁,别时容易入新秋。

桃花脸上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

朱淑真本不是被礼法束缚之人,婚姻破败后,她回到娘家,开始追求自己真正的爱情。在当时,这可以说是离经叛道之举。

《秋日述怀》

妇人虽软眼,泪不等闲流。

我因无好况,挥断五湖秋。

由于众口难调,朱淑真被冠上不守妇道之名。

后来,她因抑郁早逝,美好的爱情梦由此破灭。

《谒金门·春已半》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

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一曲断肠曲,愁煞断肠人,朱淑真去世后,她的父母将女儿的手稿焚烧,希望来生,她能放下执念,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可悲,可叹,本是一代才女,拥有得天独厚的资质,可惜太过执着,终日妄想花前月下,放不下爱情,入不了世俗。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朱淑真与李清照有着相似的才情和经历,但比李清照少了一分大度,缺了一份世故。

这个柔弱的江南女子,最终被埋葬在虚无之中,以悲剧结束人生。

· 诗 词 世 界 严 选 ·

拾味年华|冻干银耳汤

诗享价:5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