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看待杭州学军中学,35名拟招教师中33人来自北大清华,这反映了什么现象?

柒贰贰影视大全


杭州学军中学是浙江排名前5的学校,所以这个教师应聘阵容不算很惊奇。

去年暑假去学军中学学习新高考,第一次在现实中接触到学军中学。首先是被会议室那面超大的电子屏吸引。当时心想,学军中学一定很有钱。

其次是感叹学军中学的高考成绩,和我们学校相比,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是当时在学军中学宣传橱窗里照的照片,他们17年参加高考的总人数是544人,只有5个学生没上一本线,上浙大线的有262人。看了这个成绩心里更加肯定学军中学一定很有钱。

记得当时问那个给我们作报告的女校长,学校老师工资怎么样?那个校长回答说:没多少,大家都是老师,应该都差不多。然后就讲了个例子来证明她们学校没钱:她们学校好不容易招聘到一个奥赛教练,才走到半路上就被北京一个中学截走了。北京那个中学开出的条件是年薪60万,外加一套房子。

01 学校待遇好是吸引清华北大学生的根本原因

清华北大学生到中学任教,并不是说清华北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了,也不是说我国的中学教育非常强大先进了。

学军中学这次招40多人,来了约300位应聘者。据办公室陈荣辉老师说:

我们在北大摆出摊位,吸引力还是很足的,很多人对学军感兴趣,一上午收到百来份简历,北师大、北外的学生也赶来参加。因为我们是民办学校,老师是没有公办编制的,但薪酬待遇肯定比公办高,清华北大毕业生年薪30万元起步(税前)。

首先是学校给出的待遇高,清华北大生年薪30万起步。

记得之前深圳中学招聘老师,也几乎全是清华北大研究生。网上有知情人士报料,年薪也是30万起步。

我们学校去年出去招聘,主要是到陕西师大、西南大学,来了一个北师大的,面试完了学校很满意,等待签合同。结果第二天,那个小姑娘打电话来说不来了。一年几万钱怎么能留住人呢?

好的学校往往在省城,地理位置好,生源好,高考成绩突出,政府拨的钱多,学校收费相应也多,招聘的老师也好。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就越来越好。

而一些基层学校,正好相反。连老师都配不齐,且几乎都是老教师。

02 清华北大学生到中学当老师是好是坏?

高层次人才到中学任教当然是好事,会极大地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

首先,对于清华北大学生相对来说,知识功底比一般学校学生更扎实。对知识的把握与理解就会更好,在教法上可能更加接近知识的本质,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其次,清华北大是综合性大学,学生的学科思想以及教育视野可能更开阔,不会拘泥于狭隘的知识成绩,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可能有更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我是支持清华北大学生到中学任教的。

但是,从现实来看。只有极少数学校才能满足这个条件。

根据2018年,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发布的年度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全国共有普通高中学校1.37万所,在校生2375.37万人。1.37万所高中学校真正有能力招聘清华北大毕业生学校也不过几十所吧。对我国整体教育的影响微乎其微。也仅仅是拉大了这极少数学校与全国其他学校的差距。

全国普通小学共有专任教师609.19万人,初中共有专任教师363.90万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81.26万人。全国这么多的老师,仍然主要来源于我国的师范院校。清华北大学生对我国庞大的教师队伍也几乎没有冲击。

所以,我国中小学教育要提高质量,仍然要靠国家提升师范院校的教育水平。

不过,国家现在开放了非师范生也能考教师资格证,对师范学生会带来很大的压力,教师的竞争也会越来越剧烈。这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


听雪学苑


杭州学军中学,35名拟招教师中,33名来自北大清华。应该说这是一个可喜的消息,更多优秀的人才愿意加入到教师队伍中。


杭州学军中学,是一所民办中学。能够吸引这么多北大清华人才的加入,肯定有他本身吸睛的条件。

人各有志,北大清华的学子加入到中学教师行列,也是正常的现象。现在许多小学的老师也是985,211学校的硕士研究生呢。

我们这边省会城市有许多民办中学,每年中考名列前茅的几乎是民办中学。

民办中学之所以会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一般是工资待遇好。

我伯伯的女儿,原来是公立乡镇中学英语教师。家住城关,工作单位在乡镇,很不方便,于是就毅然选择加入城区民办中学。除了工资待遇和公立学校一致外,民办学校还赠送她股份。每年除了,应有的工资待遇之外,还有股份的分红收入。

优秀人才加入民办学校,是因为民办学校更能体现多劳多得。

我一邻居家的女儿,原来也是我们这边城关重点中学的骨干老师。在家长中有着良好的口碑。在工作十几年后,也转战我们这里的一所民办中学,除了担任正常的教学之外,还兼任分管教学的校长。工资待遇自然是比在原来的公立学校高很多。而且每年的分红,让她觉得自己的每一份付出都是值得的。而且每年中考成绩名列前茅,学校更有奖励,真正能够体现多劳多得。

杭州学军中学,拟聘教师队伍中,有这么多优秀人才的加入。工资待遇一定相当可观。就像我们这边的有些高校,在招聘老师中,除了正常的工资待遇之外,还有购房安家费几十万或者是提供人才安置房,还负责解决子女入学问题。

杭州学军中学吸引这么多优秀人才的加入,无非是说明这所学校师资力量的雄厚,更能吸引广大优质家长的加入,经济条件好的家长更加愿意把子女送到这所私立学校就读。

我们这边除了部分公立中学老师,转聘到民办中学任教之外,还有部分优秀的小学老师和幼儿园老师,也选择到优质的民办学校任教。

这么多北大清华优秀人才选择到杭州学军中学任教,大家觉得正常吗?


幼小老师


先不说这个学校这麽高调的招聘,几乎全是清一色的清华、北大博士、研究生,似乎985、211本科生的都在这个学校不会被瞧上一眼的!

我所在的地区今年在编教师招聘,都没有通过公招,也就是说不管你是985,211,哪怕就是北大清华毕业生未必能够进入我们地区所在的学校,当然我也知道他们也不会来的,我们的工资待遇没法满足他们的高学历,目前大多数地区的中小学真的给予不了他们所期望的待遇!

我们是直接到几大部署免费师范院校直接招聘,我所在学校是一所公办小学,只有一个名额,美术专业,最后我们成功引进了一名美女,还是美术系研究生!北大清华想来?没门,没有名额和编制了!突然感觉,读北大清华好像有风险,一个小学教师职位你未必有机会……当然,最重要的是养不起他们啊……

不得不说,能招到这么多优秀的北大清华毕业生,这个学校集团肯定财大气粗,年薪几十万上百万肯定没有问题,这也算是对高学历的认可,必须的,不能体现我北大清华最高学府价值,谁愿意去啊…

应该说高学历大学生来当老师是一件好事,一方面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可能越来越有吸引力,我们的教育也会看到希望!

同时,我们也应该能够想的到,教育的均衡化差距可能会越来越拉开距离,这样的学校绝对不是普通家庭孩子能享用到的,我们只能仰望星空了!既然如此,我们还是看看热闹就是了……


杨锅来了


这个新闻我也有关注。今年这样的新闻已经有好几个。反正就是年薪30万以上招聘老师,甚至是上百万的年薪招聘老师,然后就是高材生趋之若鹜。最后成功应聘的绝大多数是清北的硕士生,甚至是博士生。这反映了什么现象呢?我就说一说我的看法。


1、原来想要月薪3万以上的高收入真的是不容易的。

清北生是我国顶级的学霸级人物,这样的人物才有资格应聘月薪3万的老师。看来要找一份收入高又稳定的工作真的是不容易。我在想,我一个二本师范生能有一份月薪6000块左右的工作,虽然达不到“知足常乐”的境界,但也应该心态平和一些才行😄。

2、就整体而言,教师这份职业离成为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还非常遥远。

在近段时间,国家提出了要让老师成为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但就整体而言,教师这份职业离成为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还是非常遥远的,否则这些招聘老师新闻就不再是新闻了,是常态。

3、从事老师这份工作当然是需要情怀和奉献的,但也逃避不了需要真金白银。

要做好老师这份工作,要求还是蛮高的。学识、爱心、情怀、奉献、钻研精神、吃苦耐劳的能力,缺一不可。一份要求这么高的工作,当然是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收入,否则“吸引高素质人才参与”就是空中楼阁。我们是逃避不了。

4、虽然感觉这些应聘老师的清北生缺乏一点冒险精神,但清北生做中小学老师绝对不是人才的浪费。

清北的高材生是应该是选择一些风险高一点的研究性工作,但如果他们的心态是追求稳定,那么他们选择教师这份工作无疑是比选择其他稳定的工作更能体现价值。最起码他们的一身所学不会浪费,能够通过教育这个渠道传承下去。教师这份职业是绝对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参与的,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嘛!


最后!我期望教师这份职业在不久的将来能真正成为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然后吸引大量的高材生参与。毕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不是让人说着玩的,这本身就是真理。如果未来教师这份职业真的能够吸引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参与,那么就算把我这个二本师范生淘汰掉,我也认了。

期待你的认可和关注!


肥仔老师谈教育


先看媒体的报道。

杭州学军中学教育集团文渊中学拟录用35名教师,其中33人毕业于清华北大!

再看看学校的录用信息。

这所学校,面向社会招聘,经过了笔试、专业和综合面试等环节,又经过了集体研究,最终录取了这35位人员,其中有33人毕业于清华北大,并且最低学历是硕士。另外两个是北京体育大学的硕士和美国范德堡大学的硕士。

男性12人,女性23人。在性别上,女性多于男性。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新闻。深圳中学2019年录用的部分老师名单,名单上的13位老师全是清华的学生,最低学历是清华硕士,最高学历是清华博士后。我有一个疑问,你清华的博士,博士后不好好搞科研,到学校当老师,除了佩服之外,更羡慕这些老师的学生。这下真的可以名师出高徒了。老师是名校毕业的,所以是名师,知名学校毕业的老师,能否成为真正的名师,交给时间吧!

网友分为两种声音,一种声音支持清华北大毕业生(硕士、博士、博士后)当中学教师,一种声音是惋惜,感到清华北大毕业生当中学老师是大材小用!

每个省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屈指可数,至少是省排名前100名,可是中学教师这个岗位,并不是所有岗位中排名最靠前的,从性价比来看,工资的高低暂且不说,去当老师,清华北大学生真的屈才了。

也许有网友会反驳,北大毕业的还有卖猪肉的呢。清华毕业的还有当保安的呢。咱不能用特例来看整体。清华北大作为我国最顶尖的两个学府,绝对不是为了培养中学教师的。如果想当教师,去读师范学校的硕士博士不是更好么?

连清华北大的硕士和博士都要去争当中学教师,可以反映出两个问题:

一、就业更难了。

我认为清华北大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的那一刻,肯定不是为了当中学老师而读的清华北大。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清华北大毕业了才去当中学教师。

二、学校给出了太优厚的条件。

能吸引清华北大的硕士和博士争相恐后来当老师的学校肯定不是一般的学校。首先这样的学校必须经济特别雄厚。当然对学生来说,能有个清华北大的老师,真的是太幸福了。试问这样的学校收普通家庭的学生吗?

当乡村教师(在编)再为一个月2k左右的工资感慨的时候(这位新教师工资2633,到卡1923,他也不知道扣的啥)。清华北大的学生当老师,收入肯定要比乡村学校的老师高得多。有的偏远地区招老师困难,因为条件艰苦,工资不高,一些老师很难坚持下去。

为啥有的中学能吸引清华北大的硕士、博士;而乡村中小学招教师就比较困难。大家心里都清楚,吸引清华北大学子的不仅仅是这些中学的招牌,还有相应的待遇。只要给的条件好,不愁招不来清华北大硕士、博士。

是什么原因让清华北大的硕士、博士来当老师,这所学校凭的又是什么吸引清华北大学子来任教?一起交流一下吧(如果你是清华北大毕业的,你会选择到中学当老师么?)!


一师者


最近国内一些知名中学纷纷聘请清华北大诸多名校的硕士生来校任教,早在2018年就有人曝出深圳中学的强大教师阵容——在拟聘用的24名应届毕业生中,有近一半来自清华、北大以及爱丁堡大学、科罗拉多州州立大学等世界级名校。

而今年的拟招聘名单的阵容更是强大,28名入选人员中,10人来自北大,5人来自清华,而英语学科的老师则来自香港大学、伦敦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就连美术老师也来自清华和中国美院这样超牛的知名院校,而且所有老师均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这种阵势真是看呆小城镇的学生、家长和老师。

无独有偶,随后,华中师大一附中也被曝出在今年最新一轮教师招聘拟录人员,8人中有6人是清华、北大的研究生,而其他2人,一人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另一名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可以说相比清北也毫不逊色。

如果说,清华、北大这样牛校研究生进入深圳中学和华中师大一附中这样的省重点中学是为了取得公办教师编制,然而近日杭州学军私立中学的教师招聘阵容中,公开招聘教师35名,其中33名均是来自清华、北大的硕士研究生,大有非清华、北大的研究生不可入此门的阵势。

人们不禁要问:清华北大的博士争着去中学当老师,是教育为本的情怀,还是现实的无奈?

小徐老师认为,这些知名中学之所以纷纷聘用诸如清华、北大这样的世界一流院校的毕业生是打造一流中学名校的需要,是培养一流中学生的需要。

深圳中学校长曾在该校开学典礼上发言称,深圳中学的师资是最优秀的,学生质量是最优秀的,在新时代下,他们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而要建立“世界一流的高中”,仅有激昂的教育情怀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具有国际视野,而诚然清华、北大的研究生及世界级名校的毕业生,因受到更有优势、更国际化的教育,势必视野也就更宽阔。也只有拥有这样水平的老师才能带孩子们看到更广阔的不一样的知识,不一样的世界。

小徐老师当年回家长一所普通城镇中学实习,是那个学校第一个全日制大学师范生,我在语文课上旁征博引,世界名著的大段精彩选段和中国古代文学的精美诗句与华词丽章都信口拈来,孩子们都听得入迷,课堂上鸦雀无声,惟恐错过每一个精彩的分享。

孩子们在作文《我的实习老师》中写道:她是唯一一个给我们讲浮士德、讲卡夫卡的老师,是唯一一个给我们背诵大段世界名著的老师,是唯一一个随口就能将唐诗宋词,以及诸子百家的名句引用到课堂中来的老师,她让我们通过语文课看到了更神奇的文化瑰宝和更为宽广的现实与精神交织的不一样的美好世界。而听课的老师也表示,这种教学法我们根本学不来,因为自己的知识积累没有那么宽,对知识的感悟也没有达到那个高度。

当然,小徐老师并不是名校师范生,跟清华、北大的硕士研究生的知识水平更是没法比,但小徐老师坚信,要想给予学生一瓢水,那么老师就要有一桶水;而要想给予学生一条知识长河,那么老师就要有如海洋般宽阔深厚的知识含量;同时要想打造与国际接轨高素质人才,那么老师也必须具有与国际接轨的能力。

在这种教育情怀下,聘请世界级一级名校的硕士研究生到校任教也就一点也不足为怪了。那么,这些高中是怎么将清北这样的名牌大学生吸引来当老师的呢?

要吸引一流人才进入教师行业,没有一流的薪酬是吸引不到的,只有栽下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选择教育是一种情怀,更应该是一种能引以为傲的能给予更优质现实生活物质条件的选择,这样才能留住人才,振兴教育。诚然这些来自清华、北大的硕士研究生也是被学校优厚的薪酬和福利吸引来的,为振兴教育,这又有什么不妥呢?

拿深圳近年来的教师的薪资标准来看,其入职平均工资已超8000元,且工资随工作年限还会逐年递增,而对于像深圳中学这样的顶级重点高中来说,不仅教师的准入门槛,教师工资也远高于其他行业,再加上假期多,福利多,因此能吸引一批批的名校毕业生来校任教也就不足为奇。

总之,”国家要发展,教育要先行。“小徐老师觉得,用一流人才来当老师才能打造一流教育,而像清华、北大这样的一流院校的硕士研究生能进入教师队伍正是对中国教育大发展的巨大推动,而中国教育的落后也应从改变教师队伍的素质开始,这并不是大材小用,而是任重而道远,相对美国、日本这些重视教育的国家来说,他们的老师队伍本来就是最优秀的人才来担任,我们国家也应如此才能振兴教育。


指尖教育帝国


最近在全国各大知名中学教师招聘中,清华、北大毕业越来越多,先是深圳中学,后有深圳南山外国语高级中学,再到华中师大一附中,现在是杭州学军中学。大家可以看看,这些中学无不是全国有名的重点中学,师资力量强,教师待遇高。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清华、北大毕业生投身到中学教育中来呢?

一、国家鼓励优秀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国家在进行教育改革中提到要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师入职门槛,让优秀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因此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硕士、博士加入到重点中学来是国家鼓励的,目的也是让优秀人才成为教师,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二、重点中学的待遇不错。这些招聘清华、北大毕业生的学校无不是重点中学,城市也无不是国家一二级大城市,学校名气大,教师待遇高。据据深圳龙华教师岗位招聘的待遇来看,年薪本科生26万+、研究生28万+,五险一金,全日制博士奖励20万,优秀毕业生奖励3至8万,优先申请人才住房、长租公寓……落户深圳、全年带薪休假165天+。可以看出,如果能进入这些知名中学,待遇有保障,并且在子女入学和教育方面也有优势,因此才得以吸引这么多清华、北大毕业生加盟。

三、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比较大。虽说上了清华、北大,读了研究生有硕士博士学位,就一定非常好找工作,也可能高不成低不就,特别是一些基础学科和一些冷门专业也不一定好找工作。而国家明确教师属国家公职人员,有编制,工作稳定,加上是大城市的名校,待遇不错。所以退而求其次,进重点中学当一个老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清华、北大毕业生扎堆进入重点中学会提高重点中学师资水平,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集中,而中西部地区的中学、县级及乡村中学的师资力量不但没提升,还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这样会使得教育更加不平衡,农村孩子成才的机会更少。就我所了解的湖南省来说,以长郡中学为首的四大名校基本垄断了五大学科竞赛的名额,而湖南省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这四大名校也占了一大半。而很多县级中学几年甚至十几年都没有一个录取到清华、北大的了。教育资源进一步向重点中学、向大城市、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集中,这样会使得教育更加不平衡,对农村孩子不是喜讯。

大家又是怎么看待这种清华、北大毕业生扎堆进入重点中学当教师的呢?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良心老师


名牌大学生回中学当老师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近年来我们经常会看到清华北大的研究生博士生进中学当老师,甚至哈佛大学研究生也争相当老师.导致如此之多的人才进入教育系统工作的原因是众多的,我们来分析几条重要的原因:

1.薪资待遇比较吸引人

经济发达地区,财政收入非常丰厚,加之对教育的投入也非常舍得,在老师薪资这块是非常优厚的.年薪30万起,对于教师行业是属于高薪的,而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更是高薪.相较于进入私营企业,也会轻松很多,私营企业动不动996,工作时间长,还可能面临中年危机被裁员,而当老师而几乎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2.教师工作轻松

相较于私营企业,教师的工作就轻松很多了.没有996,没有加班.每年都有两个长假.关键工作接触到的人非常单纯,要么学生,要么家长,要么同行老师.没有复杂的人迹关系,没有特别巨大的利益矛盾,这样的纯粹的工作,加上这样的高薪资,真的不要太好哦!


3.城市发展对高质量的需求

一个城市要发展,最重要的是人才.而人才要选择一个城市落地生根,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高素质人才对自己后代的教育重视程度也是极高的,而优质的教育资源也是招揽人才,留住人才的法宝.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4.学历通货膨胀

现在,研究生学历当中学老师太正常了.绝大多数城市,中学老师的最低学历要求就是研究生,而名校则更高.而很多县级中学,也开始要求研究生学历了,一个本科生去应聘真的没有多大竞争力了.其实,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现在学历遭遇了"通货膨胀\


学霸数学


杭州学军中学35名拟招教师中33人来自北大、清华,初次看到这个问题觉得不可思议。

虽然前段时间深圳中学、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华师大第一附属中学都有录用清北硕士、博士的先例,不过,觉得并不奇怪。毕竟这些都是知名公办学校,有事业编,薪酬待遇也高。

以深圳中学为例,2020年招聘条件是相当优厚的。深圳中学微信公众号显示招聘条件为:“提供一流的教师薪酬和福利待遇”。据说去深圳中学任教的清北硕士、博士年薪税后在30万左右,而且解决深圳市户口和事业编制。公办学校一年三个月的带薪休假,五险一金强有力的保障,这大概是吸引优秀毕业生的原因。

可杭州学军中学教育集团文渊中学却是个私立学校,应聘老师没有事业编制。

那么,是不是工资待遇特别高呢?我查阅了一下文渊中学的招聘待遇其实也不高。招聘条件中明确规定:清北以及世界名校毕业生年总收入30万+,这个工资貌似不低,但是不要忽略了人家说是总收入,自然包括五险一金等,如果再扣扣税,领到手的肯定就没那么多了。而且招聘条件中明文规定要求“满工作量”的。私立学校一般来说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双休日加班,寒暑假缩短假期,晚上晚自习都是正常现象。既然没有编制,薪酬待遇也不是很高,那么怎么就吸引了清北毕业生入职呢?



其实,事情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原来这些拟录取名单中的学生,并没有打算一定要去文渊中学任教。而是在,文渊中学的召开宣讲会时,这些学生去投了简历,去与不去还是两码事。没成想,就被文渊中学单方录用了。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这是套路,满满地套路。是私立学校常用的手段,借此来宣传自己,树立自己的形象而已。据保守估计,名单里至少80%的学生不会去。

再说了,文渊中学虽在学军中学旗下,只不过是今年刚刚成立的一个私立学校,一般院校的毕业生进私立学校心理还会忐忑不安,何况清北毕业生会放着其他就业机会不去,而选择一所刚成立的私立学校,你觉得可能性大吗?


静静助学


35名拟招教师中33人来自北大清华,对这一学校的学生来说肯定是好事!

不管这些学霸们是为了实现人生理想,还是仅仅为了学军中学一入校就30W+的年薪,学霸们本身的水平是不需要的怀疑的,至于教学业务水平,哪怕短期内无法和六大师范出身的老师相比,但学霸们出色的学习能力也能够很快弥补自己的短板,迅速提高教学水平。

但在教学之外,清北出身的老师带给学生的,是也许无关成绩,但却同样重要的东西。

我也是一名老师,很惭愧并非出身名校,有一个最深刻的体验:以前教过的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他们偶尔会在寒暑假回学校找我聊天,哪怕我是老师,但跟他们聊天真的是压力山大,他们在清北所接触的各种资源,他们的见识,远非我所能及。我也喜欢逮着他们去我班里和学生互动一下,毫无例外,学生对他们推崇备至,加微信QQ留手机号者比比皆是,很多学生渴望和他们有长期联系,期待在某些时候这些师哥师姐们能够给自己指点迷津。

学军中学是杭州名校,这所学校的学生学霸很多,清北的学霸们也许能更容易得到他们的认同,学霸之间,也会有很多经验可以交流。这些年轻的学霸老师和学霸学生定能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

名校毕业生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对社会来说也是好事一桩。

长期以来,我们好像都有一个认识,觉得基础教育阶段,当老师的往往都不是好学生。这种认识往往让老师很被动,对教师行业的发展也有不良影响。比如有一种说法:清华北大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自己的能力,因为老师自己都考不了清华北大。

这种说法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老师的积极性。这就等于是说,但凡学生考的太好,都不是老师的功劳,学生考的不好,才是老师的责任。学生考的很中庸,这才是老师的水平!

老师的学历,决定了老师的底气!

比如说,我是普通本科学历,我的学生里有不少考入清华、北大等名校,但我如果对外嚣张的说:我教出来十几个北大清华,一定会被人质疑!别人可能会说:别在自己脸上贴金了,学霸们就是换一头猪来教,也是清华北大。

但如果我是北大毕业呢?那我再告诉人家我教出来一堆清华北大,别人就会觉得“嘿,还真是名师出高徒,北大就是了不起......”

现在好了,如果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学霸投身基础教育,人们就会对教师这一行业有更大的认可——毕竟这还是一个看学历的时代!

在学生时代,我就曾做过这样的梦:如果是清华北大的学生来教我多好,多少能让我沾染一丝学霸的气息。——这种认知或许是错的,但真的是很能提振个人的信念!

虽然优秀的人不一定能教出来优秀的学生,但在我们无法探知他们的教学水平之前,谁都会优先选择优秀的人,毕竟,优秀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