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八公山淮南王宫《淮南子》故事与神话摘录

八公山,古称淝陵、北山、紫金山,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大别山余脉,在淮河中游的淮南市境内,得名源于汉代淮南王刘安及其8个门客得道成仙的故事,是我国古代楚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西汉时期,八公山属淮南国。汉厉王刘长(前198—前174)之子、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的皇叔刘安(前179-前122)被封为淮南王。刘安尚文重才,广招天下贤达饱学之士3,000余人,其中最为刘安赏识的八位:左吴、李尚、苏飞、田由、毛被、雷被、伍被、晋昌被封为八公。刘安与门客常在八公山著书立说,研究天象,编制历法,冶丹炼沙。相传一日,刘安与八公炼成仙丹,服食后得道成仙。《太平寰宇记》中就有记载:“昔淮南王与八公登山埋金于此,白日升天。余药在器,鸡犬舔之,皆仙。其处后皆现人马之迹,犹在,故山以八公为名。”这也是典故“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出处;1600多年前,发生了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留下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等传奇故事和神话,使得八公山名震青史、闻名遐迩,平添无限神韵……

汉淮南王宫是八公山风景区的主要景观,是为纪念汉朝宗室、西汉时期思想家、道家人物、文学家刘安而建造的,坐落在景区炼丹谷中,南联青琅轩馆,北望白塔寺,占地5,500平方米。

王宫主殿内刘安铜像高3.3米,殿内绘炼丹图和升迁图。

王宫四周回廊壁上镶嵌一批石雕壁画,内容取材刘安生平事迹及刘安组织门客著述的鸿篇巨制《淮南子》中的科技成果、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和汉语故事,为汉淮南王宫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内涵(被《淮南子》收编的部分神话或故事,内容简练,适闲性和可读性强,因此被笔者拍照留存,以供感兴趣的读者选择阅读)。

……

刘安是位历史转折时期的悲剧人物,即便刘安最后自杀了,但他高蹈独立的人格、博大精深的才学和施惠于民的思想,博得了民间对他的尊重和爱戴。刘安一生著述宏富,硕果累累,在文学、哲学、音乐、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多有建树,给世人流下了一座知识的宝库。

(文+图:王永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