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扶农、助农——延津农商银行在行动

【中原经济网讯】(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凤梅 通讯员 张萌琦 娄本凯)“菠菜、蒜苗各50捆,总共100斤。”按照微信上的要求,延津县胙城乡杨山新村的候雪兰夫妇钻进自家蔬果大棚里就开始忙活着采摘蔬菜。候大姐一家祖籍系河南南阳淅川县,因“南水北调”工程迁至延津,并把葡萄种植技术也带到这里,开发了葡萄与蔬菜套种的种植模式。往年这时,候大姐的蔬菜运往县城超市、各乡集市。可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流、物流均被按下“慢进键”,本该出现在餐桌上的蔬菜,却快要烂在地里。

“延津融媒体中心要一些,你明天弄好后和我联系,我送去延津。”“你明天八点以后来拿就可以了。”早上不到七点,按要求准备好菜品的候大姐发着微信,跟侯大姐交流的不是别人,正是延津农商银行胙城支行行长周兴桥。近期,在统计摸底全辖各村农户滞销农副产品时,周行长了解到候大姐的情况后,马上通过各村信用户微信群、朋友圈、抖音帮忙“带货”,不光帮忙宣传,周行长还尽自己所能帮忙运输,所以才有了文章开头候大姐摘菜准货的那一幕。

在延津各村,延津农商银行帮忙“带货”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自2月份以来,延津农商银行小潭支行、王楼支行、城关支行、丰庄支行等多家支行已陆续帮助辖内农户售卖鸭蛋、鸡蛋、鱼、苹果等因疫情滞销的农产品。

3月2日,延津农商银行联合延津融媒体中心,为石婆固乡的“阳光玫瑰”葡萄、潭龙街道办的胡萝卜、县城王大叔的蜂蜜等延津多地农特产品进行“带货”。

3月4日,马庄乡党委副书记张耀文与延津农商银行班枣支行行长王绍飞一道考察蒋班枣村的奶油草莓种植项目。他们一边帮忙打开草莓销路,一边也想将其打造为村民可以推广的种植项目,争取让蒋班枣早日摘下贫困村的帽子。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延津农商银行充分利用“党建金融联盟”工作成果,主动摸排辖内农户农产品滞销情况,通过资源融合,互通信息有无,让延津当地的特色农产品由滞销变畅销,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确保全县群众在小康路上不掉一户、不落一人做出了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