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刘伯温:奇谋秘计,一败陈友谅


陈友谅出身渔家,曾为县吏。参加徐寿辉红巾军。渐升为大元帅。

他的能力是很强的,可为人不够厚道,势成之后杀死徐寿辉,自己称帝,建都江州(今江西九江)。

陈友谅本是要约张士诚与他一起发兵进攻朱元璋部的,但由于张士诚不敢应允,便独自大集舟师,浩浩荡荡从江州杀奔应天(今南京市)而来,但见舳舮蔽空,旌旗掩日,自头至尾,差不多有数十里。

这样大的阵势,朱元璋是无法匹敌的。探马来报后,朱元璋即召集众将面议。

众将中有说陈友谅兵强马壮,应该出城迎降的,有说应该先退守钟山,待以后再相机反攻。

唯独刘伯温端坐案旁,若无其事,悠然自得喝茶,一句话也不说。

朱元璋退到帐后,召刘基进来问话。

于是刘伯温向朱元璋面授良策,朱元璋大喜,重新出帐升座后,便按照刘伯温的计策布置安排。

他命令手下一名与陈友谅有过交往的将领康茂才修诈降书一封火速送往陈友谅军中,假装愿意作内应而反戈一击。

陈友谅接信后果然深信不疑,与康茂才约定倒戈内应的时间和地点准备突袭。

朱元璋接报后大喜道:“友谅友谅,你将成为瓮中之鳖了!”于是迅速派出四路兵马,两路防陆,两路防江,自己则统兵到卢龙山坐镇指挥,专等陈友谅的兵马到来。

第二天陈友谅果然率船队杀来,可来到约定地点并不见康茂才,方知中计,但此时已深入朱元璋重围之中。

朱元璋一声令下,水陆并举,吓得陈友谅不知所措,此时偏偏天公不作美,来时是涨潮,去时又落潮,陈友谅几百条航统统在沙滩上搁浅。

没文化真可怕,兵发应天也不观察下江水潮汐,无头苍蝇一样乱冲乱撞,陈友谅也实在是太嚣张了。

一场战役草草收场,陈友谅丟盔弃甲,乘一叶小舟落荒而逃。手下的军士,死的死,逃的逃,没死没逃的也都作了俘虏。

陈友谅遭到第一次惨败,多亏了刘伯温的计谋。

很多朋友说计谋很简单啊,没什么了不起的。其实刘伯温高于其他人的是他不被陈友谅超强实力给吓尿,能准确把握陈友谅恃强而骄的心理弱点,采取三国时夷陵之战陆逊对付刘备的打法,敌军虽强,但引敌深入,然后一举攻克。

陆逊用此法都能做到以少胜多,足智多谋的刘伯温又何需紧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