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去潮汕之前可以知道些什么

​全文共8648个字 阅读大概需要12 分钟


来到广州与潮汕同学的相识

先让我学会了gǎ gǐ nāng这个词

在慢慢接受广府文化的同时

也对潮汕文化慢慢感兴趣起来

在接触之后

发现无论是潮汕的饮食还是人文

都深深吸引着我这个“北方人”

其实我是湖北人

只不过

不过是湖北的倒还好

如果是“胡建人”就有点难说了

于是这次学校的三下乡

我毅然决然决定去潮汕

那一个北方人去潮汕之前可以做些什么呢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深入了解


一.什么是潮汕?


潮汕是一个地区

而不是一个市

汕头潮州市揭阳市三个地级市共同构成

现在常住人口约1200多万人

有人可能就会问和我一样的问题了

“为什么潮汕不包括汕尾呢?”

这其中的故事是这样的

1981年国家建立了汕头经济特区

当时这个特区有如今的10县1市5区

就包括了现在的潮州、汕头以及揭阳

而当时的汕头经济特区

并不包括整个汕头

而是在汕头市郊龙湖划出的22.6平方公里土地

不过随着发展的需要

在1991年的时候

汕头市也终于实现了几年来的愿望

——

国务院同意将汕头特区范围扩大到市区

这一扩大

使得整个经济特区的面积达到了234平方公里

与原来相比扩大了整整接近100倍

而当时潮汕地区的人口已经超过了1000万

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又参差不齐

所以整个地区行政区划的重新调整就在所难免

但是当时中央的规定是

四个最早的特区必须一个特区附带管理一个县

而当时汕头经济特区附带的是澄海区


那么问题来了

当时的汕头除了澄海还有七个县

而这些县因为特区在中间而被分割在两边

(如下图)

这些地区不受特区管辖

又不受政府直接管理

如果不及时解决区划的问题

这些地方很可能处于无管理状态


于是当时的汕头市委副书记林兴胜

带着一行人前往北京去解决区划问题

在北京待了接近20天

也没有找到解决方案

后来汕头领导班子提出了两个方案

一个是特区带8个县市

另一个就是一分为三”的方案

即汕头特区除了带澄海、南澳外

再带上潮阳市

潮州市与饶平县合为一个市

而揭阳、揭西、普宁、惠来合为一个市


1991年12月份

国务院正式发文

批准了“一分为三”的第二个方案

自此

汕头、潮州、揭阳正式分开

并均列为地级市

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

而早在1983年的时候

海丰和陆丰就已经从汕头地区分出来了

并在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

将两者合为了一个地级市


至于为什么从最开始潮汕与汕尾就有所差别

我想可能一个是地形问题

汕尾多为丘陵地带

而潮汕近海且多为平原地带

在语言上两地区也有所差异

汕尾市大部分讲的是“鹤佬话”

是属于闽南话的一个分支

而潮汕而讲的则是潮汕话


不过虽说汕尾不在潮汕之列

但是很多潮汕的同学都跟我说

“广义上的潮汕是包括汕尾的”

潮汕人民不分家

不论是潮汕人民还是汕尾人民

都是十分团结的


二.潮汕在哪里


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与福建省的连接处

其地处中国东南沿海

潮汕人称之为“省尾国角”

(上图紫色的部分就是潮汕地区)

为什么要知道潮汕在哪里呢?

因为所有文化的发展

都与地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潮汕文化也是如此


潮汕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东北和西北多高山

东南面向海边

这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封闭的内陆环境

上面这张地图是潮汕地区的山水地图

在这张图上

我们可以看到莲花山脉横贯潮汕地区西北部

形成了一个大的阻隔屏障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潮汕地区的气候

潮汕地区处于热带与亚热带之间

北回归线横过潮汕地区中部

北部凤凰山和西北部莲花山脉如屏障一般

使得这里的温度比同纬度地区要高

所以这里温暖湿润,生物早熟

当然自然灾害也不少

譬如常见的干旱水灾以及台风

不过常常做客的天灾

也孕育了潮汕人民性格里温和的一面


潮汕地区有三条主要的河流

韩江、榕江、练江

而韩江是广东省仅次于珠江的第二大河

正是这些河的流贯

使得河谷和河口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冲击平原

上面这张图大概就是冲击平原的样子

在这里也能看见一些港口

所以潮汕并不是一个一马平川大平原

它是由许许多多小平原组成的

总的来说平原占据了潮汕地区面积约1/3

剩下的就是其他诸如山地丘陵之类的地形


三.潮汕先民与民系形成


现在的潮汕人

或者说是“潮人”

是经历过多次族群的交融的

与粤东闽南台湾三地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潮州民系

是本地土著居民和外地移民碰撞交会而成的

以前的粤东

先秦有东夷人迁入

秦汉有南越人

后来到了宋代

就已经是汉人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一般的文献里

大多都认为潮人是胥家、畲族、俚族和汉族等的后裔

胥(xū )家属于百越的一支

是一个水上的民族

吃住都在船上

在陆地上没有室庐

以捕鱼为生

("百越"是先秦古籍对南方沿海部族的泛称,因这些古越部族众多纷杂,而但是中原人对这些又不太了解,又没有勇士敢于去探索,所以文献里就以“百越”来替代)


畲(shē )族是一个游耕民族

畲族人自身认为起源于凤凰山

而后才迁移到福建等地

不过目前对于畲族是否是潮汕的土著还有争议


俚(lǐ )人

是则岭南土著

现在的壮族就是俚人的后裔


潮汕民系的形成

大约是在明清才成熟的

而明代的潮汕也并不像初期

并没有一股脑地去接受闽南文化

反而是受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影响更多

潮汕在古代泛指岭东

也就是岭南以东

大概就等同于上面所说到的粤东

不过岭东也不完全是一个地理概念

更重点的应该是历史和人文

陈平原教授认为

岭东约略等于今天的潮汕及梅州市

俗话说的好

“潮客一家亲”

虽然两地方言不同

但是风俗相近

还是算得上是同气连理的


宋以前粤东地区地广人稀

但是后来越来越多的战乱

战争迫使中原人民

一次又一次大规模南迁

南迁的中原汉人

经福建而后入进入潮汕地区

在宋元年间

潮汕迎来了汉人移民的最高潮


至于岭东畲民土著和汉人的融合

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毕竟历史上所有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

都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基础的


在融合的过程中就有很多历史事件的发生

而韩愈被贬到潮州

就是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一件事

虽然他在潮州这里只呆了三个月

却为潮州和人民做了不少好事

要说和潮州文化发展关系比较大的

就数驱鳄兴学这两件事了

直到今天

对于潮汕到底有没有鳄鱼

都还保留着不同的意见

不过这两件事的目的都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推行儒家以及天子的教化


中央政权的确立

以及统治阶级的不断蔓延

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岭东畲民土著的汉化

这个汉化可不是平时所讲到的游戏的汉化

而是指在文化上慢慢渗透进了汉族的文化

这是一个缓慢但是伟大的过程

漫长而值得期待


四.潮汕的移民外迁与海外移民


很早就有听说海外的潮汕人很多

当时也有想过原因

不过觉得可能是条件好起来了就会移民

可是事实并不完全是这样的

甚至恰好是相反


潮汕占全国土地只有1%

但是却有着全国1%的人口

这是什么概念呢?

举个例子

澄海曾是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县

平均1860人/平方公里

而北京的人口密度也才1300人/平方公里

不过我问澄海的舍友

你平时在澄海会觉得人多吗?

“不觉得啊”

也许只有本地人去到外地才会有人多的感触

当然宗族观念强也是潮汕人多的一个原因

认为多子多孙多福气

所以像我这样一个“北方人”

就会经常羡慕潮汕的同学们

有那么多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而为了谋出路

就有很多种方式了

比如读书,经商,出洋,务工等等

不过一些则是避乱

毕竟在朝代更替的时候总是会有人站出来反抗

而潮汕人民又是很团结的民系

所以当南宋末期元人入侵潮汕

潮汕群众抗元

不过终究还是打不过全副武装的元军

潮州被元军屠城的时候

就往海外流落了很多人


另一个原因则是明朝明令禁止个人出海贸易

严格控制了通商口岸

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呢?

一个原因是当时朱元璋上台

为了巩固政权

毕竟老朱是草民出生

登基之后杀的功臣也不少

所以做出这样的事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另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对抗当时倭寇走私盛行

虽然明朝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不过那个时候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

而并非是人民的自由贸易

而后来更是关闭到只有广州一个通商口岸

那些铤而走险的海上非法贸易者

为了躲避政府抓捕的

就要逃窜到东南亚一带藏身



而在近代

潮汕移民出洋最鼎盛的时期

整体是清中叶到民国时期

在这个期间

潮汕出现了三次向东南亚移民的浪潮


第一次是在1870~1910

这个时期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的十年左右

当时东南亚沦为部分欧洲国家殖民地

欧洲殖民国在殖民地开设了大量的工厂

可是东南亚劳动力又不够

这怎么办呢?

于是他们的魔抓伸向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劳动力

当时汕头已经被开辟为了通商口岸(1860)

汕头通商已经洋轮通航

很多华工就被诱骗到东南亚各地成为了苦力

其中包括我舍友的爷爷

他的爷爷也曾经被骗到东南亚

不过后来偷偷跑回了家

但是大多数“苦工”“猪仔”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另外一个时期则是1926~1933

当时政局动荡不安

很多潮人选择移民海外

潮汕有一句谚语

“无奈何,大气包裹过暹(xiān )罗”

暹罗

是中国对现在泰国的古称

1930年左右国内政乱

经济又不景气

所以当时就有很多人去暹罗挣钱

省吃俭用寄钱回家


潮汕民谣唱到

一溪木汁一船人

一条浴布去过番

钱银知寄人知返

勿忘父母共妻房


舍友也讲之前他们家乡(澄海)有一个自然村

现在还有一个闲落的港口

之前很多人会通过这个港口出海

去到印尼新加坡这些地方做苦工


最后则是1945~1949

人口剧增

人多地少

粮食匮乏

很多潮人也因此被迫出洋谋生

不过新中国成立之后

出国定居的人就大为减少了


现在

潮汕移民遍布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地区

80%都在东南亚

但是潮州人民的家乡情、赤子心都浓厚而热烈

在外创业挣到的钱又回寄到家乡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侨乡的商业发展

不仅如此

侨民也大量帮助家乡

众所周知的应该就是李嘉诚捐资创办的汕头大学了

虽然我不是潮人

但是对于潮汕的移民外迁

自从我来到广州之后

就有着很深刻的印象

原因就是每逢节假日放假回家

潮汕同学的朋友圈里

除了堵车还是堵车

我当时就很疑惑

潮汕人回家为什么会这么堵车呢?


现在这个问题在我心里大致有了答案

林伦伦教授对于潮人

有一种“集体无意识排外”的说法

他大概是这样讲的:


“在广州、深圳等珠三角的潮人圈子里

有一个“出生入死”的诙谐的说法

说的是到外面去就能发展

而留在本地的

都很难发展

甚至会“死”掉

虽然这话说得有点过分、难听

但也不是没有道理”


要我单纯从深圳广州回潮汕的车来看

每逢过节

大车小车不绝于路

乃至造成深汕高速公路大塞车

高铁、动车一票难求

我这个“北方人”心里都会觉得

——

外地的潮汕人真是多


不管是哪个地方

只要外出发展一段时间

收到了外面的文化以及思想的冲击

再回到家乡的时候

整个人的文化意识难免会有所变化


就像我在广州待久了回家

就会觉得家乡确实很小

不过家里饭菜的口味

却还是觉得最合胃口


潮人也许也是一样

虽然在外生活打拼


但是喜欢的当然还是美味的潮州菜

甘醇的工夫茶

以及那碗热乎乎的白米粥


这就是潮汕人对祖籍家乡以及新的家乡的双重认同

这一点并不会因为是讲不好潮汕话的潮人后代而出现偏差


我同班有一个女生

她每次在介绍自己的时候

会说

祖籍潮汕

现居广州

这就是一种对于两者共同的认同感


有人说潮汕人排外

其实我倒觉得

造成这种印象的原因

一个是语言沟通问题

另一个则是潮汕人民的团结互助


出门在外的潮汕人

都拧成一了股绳

这就让潮汕以外的人

短时间内难以融入潮汕人的圈子

从而造成了“排外”的印象


其实潮汕人很热情好客的


比如澄海莲阳的杜姓居住地

就邀请了几户姓史的人家在这里居住

说起来有点好笑

因为潮汕音“杜”谐音“肚”

“史”谐音“屎”

肚里有屎

才不会饿

因此便请史姓到杜姓聚居地居住

这也算得上是不排外的具体表现

当然感受最深的还是自己和潮汕同学的交往中

便觉得他们耐心温和细致


五.潮汕的语言


北方方言区的方言

虽然口音有所差别

但是还勉强能够互相听得懂对方

但是到了广东就完全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潮汕当然讲的是潮汕话

我最开始听潮汕话的时候

总觉得有点儿像是在吵架

不过他们每次都是面露微笑地“吵架”

后来时间一长就慢慢习惯了


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赵元任

有一本书叫《语言区域图》

其中将全国方言分为9个区

闽方言、潮汕方言、客家方言和粤方言

均各列为一区

一般认为

潮汕方言是闽方言的分支

之前也讲到

潮州地区在隋唐至宋代才大规模封建开化

粤东与闽南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不同行政区域

但是在唐代也有过短暂的同区

而正是这一时间段

对于潮语从闽方言派生出来起到了重大影响


潮汕谚语讲

潮州九县,县县有语

这个语就是语音的意思

也就是说在潮汕各县市之间

甚至是一个县市之内

方言都会有所差别

其实以前潮汕地区的方言都叫潮州话

但是后来因为民国之后汕头崛起

导致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向汕头的转移

所以就逐渐改称为“潮汕方言”了


所有的事情都会有持两种不同观点的人

在改名上也是这样

潮州话一词自古沿用至今

受海内外潮州人普遍认同

近年出现“潮汕话”这个新名称

但部分人反对以“潮汕话”

仍坚持使用“潮州话”

然而有趣的是

《潮州话拼音方案》是基于汕头澄海口音的

而《潮汕大字典》却是基于潮州府城口音

这两个恰恰反了过来

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默默的契合呢


汕头市的基本“底话”是澄海话

然后吸收了周边一些县的话音特点

比如潮安潮阳揭阳这些地区

而有了自己的发音以及风格


1960年

广东省有关部门将汕头话选为了潮州话的方言代表点

具体操作就是

——

由中国社科院编纂完成的《现代汉语音库》

其中收录进了汕头话音档

并且将汕头话子项代替原来的潮州话子项

这就标志着汕头话作为潮汕话的代表

已得到了国家的权威确认


不过话虽然是这么说

但是有时候也许是迫于一些原因

才不得不选出一个所谓的“标准”

不过既然是方言

就决定了它的普及性和普通话是不一样的


像我刚来广州的时候

我会问我的潮汕同学:

“哪个方言是潮汕方言里最标准的?”

但是现在才意识到

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每一个地方的方言都有其独特之处

而就算是方言代表点

也不能就完全说这里的方言就是最标准的

这真是潮汕文化包容性以及多样性的体现


很有意思的是

潮汕话又可以根据流域的不同进行分类

对此民间有这样的说法

喝韩江水的

就说潮州、澄海、饶平话

以及后来的汕头话

喝榕江水的

就说揭阳话

喝练江水的

就说潮阳、普宁、惠来话


确实我们会发现

这些语言区域确实对应到不同河流域

如果从傍河而生

或者是交通不便所造成的群体隔绝来看的话

这个说法的确有道理

但是如果单单是说

“喝了什么水就讲什么话”

这样的说法就有点神话故事的色彩了


有人说潮阳话huái

意思就是潮阳话又硬又重

而潮州话和澄海话则“软”

也就是语调偏轻一些

这样来看

对于一个“北方”的外地人来讲

“好听潮州人相骂,孬听潮阳人咀话”

这样的说法就显得很真实了

有的人把这些语音语调跟性格联系在一起

说潮阳人敢闯敢干

办事直爽

快刀斩乱麻

也许有一定的道理

不过也不一定全都是这样


所以“北方人”来潮汕

听到两个人大声说话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他们的动作和表情

如果他们是微笑或者是哈哈大笑着交流的

没关系

他们八九成只是在说笑话

如果两个人神情严肃又摩拳擦掌

那就要小心要准备劝架了


六.潮汕饮食文化


一说起潮汕饮食文化

就要流口水

前面的那么多

很多都是在为饮食文化做铺垫


为什么一个“小地方”的菜系

八大菜系里粤菜下的三个子菜系之一

会有这么令人着迷的魅力呢?


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

菜系都一般以地域进行划分

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正是地域决定了物产


前面也讲到

潮汕靠海

水网密布

阳光雨水充沛

正是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才造就了潮汕地区丰富多样的食材

潮汕有句俗语

叫“一鲜二肥三当时”

说的就是对于食材新鲜度的注重

以及各种食材对应的食用时令

对于“鲜”这个字

潮汕人可谓是固执


既然潮汕的文化是一个大熔炉

那么如果仅仅以地域来划分潮汕菜

未免有些片面

文化的交融

也是影响潮汕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前面所提到了胥家、畲族以及汉族移民

都有各自的饮食文化

比如以河海为生的胥家对于海鲜的影响

比如属于游耕民族的畲族所带来的农耕文化


不过话说回来

正是因为偏远的地区

以及古代不便的交通所带来的闭塞

才使得这里的烹饪方式留下了一些古时候百越以及中原烹饪的影子

比如魏晋时期盛行的食野菜的文化

现在潮汕人饭桌上的益母草、鼠壳草等

都属于野菜的范围


潮州菜有四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

就是用料偏重于鱼鲜

虽然粤菜用料甚广

潮菜有与之相似之处

但是潮州菜所用野味也仅仅是蛙鳖而已

不像粤菜蟾蜍水蛇应有尽有

潮州菜在用料方面

也有一个特点

就是粗料精做

比较有名的就是麻叶以及护国菜了

麻叶是红麻的叶子

在以前是不吃的

潮汕人等红麻老了用皮来编绳子

现在作为食材

各种复杂步骤加起来得处理一个小时

一大包麻叶最后可能也就一小碟而已

而护国菜呢

主要原料是番薯的叶子

关于这道菜

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故事:

相传南宋末年

宋帝为元兵所逼

由福建入潮州

奔波困顿

来到了一座小山寺

寺里的僧人见到宋帝疲乏饥渴

却又发现寺里根本没有啥吃的

只好随便摘了些番薯叶子做成了羹汤

不料落泊的小皇帝吃完后赞口不绝

还赐名叫“护国菜”

意思大概就是你没让我饿死

你算是用一株番薯叶保护了整个国家


潮汕菜的第二个特点

就是清淡鲜美

这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原料的鲜活生猛

“脍炙人口”这个成语

“脍”就是指细切的肉鱼

而“金齑(jī )玉脍”其实讲的就是食鱼生

“齑”就是现在吃鱼生时候的姜丝等配菜

潮汕菜的清淡鲜美所依靠的

另一个就是潮汕的烹调方式

炸、焗、红烧一类用的比较少

而更多是使用蒸、炒、炖、焯

以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的原滋原味

在广府

对于一只鸡最高的评价

就是看这只鸡有没有“鸡味”


第三个特点

就是潮州菜十分注重佐食调料

有着“一菜一碟”的说法

它不仅造就了潮州菜清淡的特色

也让吃的人能够通过佐料的调剂

而在口味方面能够有更加广泛的选择

“北方人”讲就是“蘸酱”

“北方人”吃火锅

酱料一般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搭配的

潮汕也有这样的

不过

在潮汕人民长期的饮食实践中

发现了某个菜配上某种或某几种调料最好吃

然后吃货(食客)互相之间达成了共识

并且慢慢约定俗成成为了规矩


比如

卤鹅一定是用蒜泥醋为佐料

牛肉丸则用沙茶或者辣椒酱为佐料

清蒸螃蟹配姜末陈醋上席

生炊鱼则佐以豆酱或者酱油等

如果饭馆上菜不按规矩配搭佐料

就会被视为外行

在潮汕饭馆谋生压力还真是不小


第四个特点

就是潮菜筵席必须要搭配一些小吃

也大概就是我小时候经常在饭前吃

然后总是被骂的那些“非主食”


潮汕人尤其喜欢吃粥

称为“食糜”

早上食糜

晚上也食糜

在潮汕有“夜糜打冷”这样一个说法

因为潮州人在贩卖冷盘熟食的时候

都会装在篮子里卖

沿路上会吆喝着:担篮!

而担篮的粤语则叫做“打冷”

这些大都是夜糜里的配菜

以杂咸为主

腌制品为多

为什么潮汕人爱吃粥呢?

这和这里的气候有很大的关系

粤东气候炎热潮湿

平日里出汗比较多

又没什么食欲

这个时候最好就是喝粥了

就像我们“北方”生病感冒了不想吃东西要喝稀饭一样


潮汕糜的煮法和别的地方也有所区别

煮到米粒刚爆花时就要停下来

而不是像我们家里用高压锅闷到糊成一团


有人说判断真假潮州菜的标准有三条

1. 看有无护国菜

2. 有无功夫茶

3. 有无潮汕粥和咸酸


话虽然是这么说

但是这也并不能作为辨别潮汕菜的金标准

毕竟各个地方饮食习惯都有所差异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

一个“小地方”的菜系为何会有如此多的食客呢

一方面的确是因为潮汕菜有其独特之处

另一方面

潮州菜能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独树一帜

其实和潮州商人的关系也是很大的

当时海上贸易盛行

而海上贸易又要等候风讯

也就是所谓的“候风”

而在这个候风期间

商人就会在各地逗留

又喜食家乡菜

也就这样把潮州菜带到了更远的地方

所以一个地方的美食

缺少了时间的沉淀以及文化的陪衬

都是无法作为一种独特的存在而长久的


七.潮汕的礼俗与信仰


传统的节日有历史的变异性

也有地域的变异性

潮汕人的节日民俗继承了很多汉族节日的风俗

但是也具有很浓厚的地方特色

比如说潮汕俗语的“时年八节”

这是潮汕人祭拜祖先的重要节日

包括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

这几个节日有着不同的文化娱乐风俗

但是有一点相同

就是必须循例祭拜祖宗

(八节的习俗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潮汕还有多神崇拜的信仰风俗

旧时潮汕民间每个村子都有神

通常被称为“老爷宫”

神明统称为“老爷”

级别高的就叫“大老爷”

祭神就叫拜老爷

老爷本来是旧社会百姓对官吏

下对上的尊称

这样称神灵则是反映了潮汕百姓将神明世俗化

而且不仅仅是要进庙参拜

还要将神明抬出来游神赛会

当地称之为“营老爷”

营老爷又叫土神之祭

是一种起源于土地崇拜的活动

潮汕叫土地公或者是伯公

营神的营字

是潮汕方言词

有回绕和畛(zhěn )域的古意

走老爷是有净土祛邪的含义

但越来越接近现代

娱乐的气氛就越发隆重起来了

拜老爷是一种祭祀活动

既然是祭祀

就得有各种各样的贡品

以及不同样的搭配

甚至是有完整的《拜老爷修炼手册》


这是一种民间信仰和民俗

有时起着教化人为善的作用

有时又作为潮汕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

默默传承着这一份文明


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的妈生也值得一提

妈生就是妈祖的诞辰

妈祖崇拜起源于建莆田地区

宋元以后逐渐流行于中国沿海各地

并传播到了国外

潮汕与福建毗邻

又有很多莆田移民

所以很早就开始接受了妈祖信仰的影响

宋代南澳已经有了妈祖庙

到了元代

船民又在今天的妈屿岛上建庙祭祀妈祖

明清以来

妈祖信仰在潮汕广泛传播

从沿海到内地

出现了众多的妈宫

(比如说广州也有南沙天后宫)

这些庙宇在妈生这一天

都会举行祭祀妈祖的仪式

但是只有在渔民和商、船民的聚居区域

妈祖诞才能够演化成节日

以出海捕鱼和行船贸易的民众对妈祖都很崇拜

平时出海之前要先到妈宫乞保平安

返航之后又要到妈宫去报平安

虽然不同地域祭祀妈祖的活动有所区别

但大都是祈求平安、消灾化难之意


写在后面


说起来

对于潮汕文化的兴趣

最初还是来自于心心念念的手打牛肉丸

一直想吃到正宗的潮汕手打牛肉丸

但是又一直没有机会前往潮汕

加上过几天就要去潮汕

所以提前稍微做了一些功课

有心打石石成砖

火到猪头烂

功夫不负有心人

叨仔也终究会吃到正宗的潮汕牛肉丸的


在逐渐深入了解潮汕的文化之后

更加对这里充满了兴趣

也难怪《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说:

潮汕是中国美食的一座孤岛

地域的半封闭性

以及文化与民族的交融性

加上得天独厚的独特的环境以及气候条件

才构成了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潮汕


对于一个“北方人”来讲

在去潮汕之前

明白了这些问题

也许会对那里的文化和美食

有这更深的感触

这也就是我这篇推送想要达到的目的

作为一个“北方人”

可能对于潮汕文化的了解不算深入具体

如果让一个潮汕人来讲的话

可能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如果有不恰当的地方

欢迎

gǎ gǐ nāng的指正


参考文献

1.陈泽泓《潮汕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

2.陈训先《潮汕先民探源》广东人民出版社

3.黄挺《潮汕文化源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4.王伟深《潮汕俗语文化趣谈》汕头大学出版社

5.陈平原、林伦伦、黄挺《潮汕文化三人谈》广东教育出版社


特别鸣谢:“澄海刘强东”、“晴雨时”

(以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