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来日绮窗前,寒梅作花未

董其昌,字玄宰,号香光,别号思白、思翁,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生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卒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享年82岁。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赠太子太传,谥文敏。

他工书画,富收藏,精鉴赏,为明后期内有广泛影响的一代大家。

《草书五绝》

《明史》裁:“其昌天才俊逸,少负重名。初,华亭自沈度、沈粲以后,南安知府张弼、詹事陆深、布政莫如忠及子莫是龙以善书称。其昌后出,超越诸家,始以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国外......尺素短札流布人间 ,争购宝之。精与品题,收藏家得片语只以为重。性和易,通禅理,萧闲咄呐,终日无俗语,人拟之米芾、赵孟頫。”此段文字概括了董氏一生的书法成就,从历史的高度,将其与宋米、元赵并列,今日看来实是公正的。

《草书五绝诗》轴,绢本,南京博物馆藏(154.5×54厘米)。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作花未。”署款“其昌”,未署年月,当是他晚年书风成熟期佳作。自钤:“大宗伯印”白文方印,“玄宰氏”朱白文方印。现藏南京博物院。

此诗轴是董其昌大草代表作之。用笔精熟,刚柔相济,虚实互生,墨色变化亦淋漓尽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遍临晋唐宋名家手迹的基础上,把二王的俊秀流便、唐人的圆重严谨、宋人的洒脱柔和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不难看出,董其昌在用笔、结字、章法、用墨四个方面的实践,乃是围绕于实现他自己追求的以淡、秀、润、韵为审美取向的。用笔的虚和变化、结字的似欹反正、章法的疏空简远、用墨的浓淡相间,造成了白大於黑的视觉效果。用笔虚和而骨力内蕴,章法疏空而气势流宕,用墨淡而神韵反出,这就是董氏的书法特征,这种风格表现了禅意,所谓风采姿神,飘飘欲仙。这种风格又反映了士大夫文人崇尚自然的率真之趣,观此作品,这种趣味和气息是不难感受到的。从中我们也可以受到启迪和教益。

董其昌存世作品之多,为明代书家之冠。他的书法在书法史上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对现代中国书法和日本书法产生了巨大影响。

(局部1)

(局部2)

(局部3)

(局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