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一 非 ZHANG YIFEI

“极简主义”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潮流的集大成者,提供了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全新的审美形式,并启发了后来装置、观念艺术的出现。它既提供了一种源于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视觉经验,同时也与西方哲学、逻辑思辨的理性传统有着密切联系。

在中国,“极简主义”从未真正成为一种艺术潮流,甚至不如在设计、建筑领域所占据的重要位置。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九零后、二千后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的能够去到海外留学,出国访问,他们对于极简主义美学有了更多的亲身感受和体验,同时也更少文化与地域意识的负担,因此在他们中间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与极简主义美学理念有关的创作之中。

“青年极简”中所选拔、推荐的艺术家们个案,并不属于某一特定流派与观念,但他们都吸取了极简主义美学的某些方面,并与自己的独特经验和个人观念相结合,形成了全新的视觉特征。他们的数量和质量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要丰富,这正在构成一种全新的艺术现象。

张一非

ZHANG YIFEI

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2011- 2013年哈勒美术学院绘画专业,ute pleuger 工作室 “大师生”,2013年至今鲁迅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任教,现工作生活于沈阳、北京。

Was born in anshan, liaoning province, 2011-2013, Hochschule für Kunst und Design Halle painting professional, ute pleuger studio "Master student", comprehensive since 2013 lu xun academy of fine arts painting department, work life, shenyang, Beijing now.

等量变形01 50cm x 60cm 拼贴 2018

于抽象艺术的看法,在我的绘画作品中,不断提到“第二类自然”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中,个人绘画经验与绘画行为中所提倡的偶然性,同时也是自然性的冲突与矛盾,带来了艺术创作的原动力。在新的一个阶段这个概念将进一步延伸成为“拒绝熟练”。拒绝“熟练”是拒绝经验的一种极端情况,这带来个人创作的更大难度、更大挑战。拒绝熟练也就同时拒绝惯常视觉经验所给自己带来的视觉感官疲劳,熟练起着对个人意识成长的某种阻碍作用,让适应自己的工具属性。熟练是对于构成语言的依赖,对于材料的依赖,对于工具的依赖,以及对固有观念的依赖,不断地从熟练的行为中逃离出来才能对个体的价值进行新的评估。这种转变并非是绘画风格的新方向,而是不断地史个人的创作语言重新回归一种开放性。“冒险”“不确定性”成为创造语言的重要部分,而这种不确定性,并非只在形式上展开,而是多方面的。我想我的绘画作品中不仅仅停留在抽象形式的变化上,而是重新回归思想的“超现实性”。

对于最新的一个系列的作品尝试:“等量变形系列”是将概念艺术与抽象构成绘画充分结合的一个尝试,画面都是由几个“矩形”元素构成的,我用小刀对这个“矩形”尝试做最少的处理,从中得到最多的变化。不断地重复着,把极少主义中“少”发挥到一个极致,带来的确实形状的无限延伸,这个过程不对“矩形”的面积进行改变。

等量变形02 60cm x 60cm 拼贴 2018

等量变形03 50cm x 60cm 拼贴 2018

等量变形04 40cm x 50cm 拼贴 2018

等量变形05 30cm x 50cm 拼贴 2018

等量变形06 60cm x 60cm 拼贴 2018

等量变形07 60cm x 60cm 拼贴 2018

等量变形08 拼贴 2018

等量变形09 60cm x 60cm 拼贴 2018

等量变形10 60cm x 60cm 拼贴 2018

等量变形11 60cm x 60cm 拼贴 2018

等量变形12 拼贴 2018

柔软的重力一 40cm x 50cm 布上丙烯 2018

柔软的重力 110cm x 78cm 拼贴 2018

柔软的重力二 110cm x 78cm 纸上丙烯 2018

柔软的重力四 60cm x 60cm 拼贴 2018

青波荡漾四 160cm x 200cm 布上油彩 2018

过程与偶发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方法论构建

PROCESS AND INCIDENT

THE METHOD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