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马五贤帝的收养和皇位继承,看古罗马的收养现象

从公元96年至公元192年,罗马帝国安东尼王朝共历六帝(此时中国正处于东汉时期),其中前五位皇帝统治时期是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所以被后世誉为五贤帝。五贤帝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均采用收养的方式确立皇位继承人,因此安东尼王朝又被称为收养王朝。

与中国封建王朝血缘继承不同,罗马帝国并不在意血缘的必要性。正如塔西佗所言:

“生在帝王之家只不过是一种机缘,人们对于这一点不会给予更多的重视,但是在收养的情况下,人们却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判断力。”

罗马皇帝可以从军事能力、政治能力乃至人品学识等多个方面进行选拔,从中选出最合适的继承人。

五贤帝的收养和皇位继承

一、涅尔瓦

五贤帝的第一位皇帝涅尔瓦当然并不是通过收养获得的继承权,当时前任皇帝图密善被谋杀时并未留下继承人,于是元老院推选出了元老涅尔瓦担任皇帝。

涅尔瓦在即位时已经是70岁高龄,但他却膝下无子,所以当上皇帝后的涅尔瓦,面临的第一个问题竟然是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涅尔瓦年纪大又没有军方背景,这让他不得不受到近卫军的压迫,除此之外他的皇位也并不稳固,面临着政敌的挑战。因此涅尔瓦并没在自己的亲属间选择继承人,而是收养了当时手握重兵的上日耳曼尼亚总督图拉真为养子。

涅尔瓦

涅尔瓦此举,不得不说是非常聪明的,如此一来他既寻找到了强大的军事靠山,来压制近卫军,又能解决掉皇位继承人的问题。这对于图拉真来说也是利好,他为涅尔瓦提供武力支持,涅尔瓦则赋予他无上权力。

二、图拉真

事实上,图拉真既不是罗马人也不是意大利人,而是西班牙人。但涅尔瓦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比国籍更重要,所以图拉真成为了登上罗马皇位的第一位外国人。

图拉真之所以被涅尔瓦收为养子,当然源自他的军事实力。图拉真戎马一生,被称为“帝国军队中最有影响力的将军”。除此之外,图拉真在罗马也有手握大权的支持者,这些都是图拉真能脱颖而出的因素。

公元98年,涅尔瓦逝世后图拉真在上日耳曼尼亚宣布即位,但图拉真直到第二年夏天才抵达罗马。图拉真在入城后便下令惩办近卫军,以此巩固自己的皇位。

图拉真圆柱遗址

可是图拉真同样面临涅尔瓦无后的问题,所以图拉真也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养子来继承皇位。然而世事难料,图拉真还没有寻找到合适的人选时,就在结束帕提亚战争返回罗马的途中病逝。这一年是公元117年,罗马人没有为其举办葬礼,而是用凯旋式的方式迎接图拉真。

据说图拉真在病逝前匆忙收养了侄子哈德良为养子,并指定了他的继承权。但是关于这件事,历史却显得扑朔迷离。到底是图拉真去世前临危受命,还是在他死后皇后普罗缇娜个人行为,至今还存在争议。不过在图拉真生前,确实表现出了对哈德良的喜爱,可是只是没有预料自己突然离世,所以才想多加考验哈德良。

三、哈德良

哈德良才智过人,精通文学,热爱音乐、绘画、数学、雕刻、医药等研究,是罗马皇帝中文化程度很高的一位皇帝。哈德良与图拉真一样,在军队中享有颇高的声望,他时常穿着军装,和士兵一同用餐和就寝。哈德良在任皇帝前已经凭借着自己在军中的威望,成为叙利亚行省总督和东方军队总指挥官。

哈德良不仅是图拉真的侄子那么简单,在哈德良10岁时父亲去世,他的父亲在去世前为哈德良指定了两位监护人,其中一个就是当时时任军团大队长的图拉真。当时谁也没想到,在12年后图拉真竟然能够继承皇位。

哈德良

然而哈德良同样没有亲子继承皇位,于是哈德良决定采取同图拉真一样的办法,收养养子来确认皇位继承人。哈德良可能有感于图拉真没有早立继承人的问题,所以在他50岁时就收养了埃利乌斯为养子。

但是这次的收养却引发了很多质疑,被视为哈德良对帝国未来一次任意妄为的冒险。这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埃利乌斯在担任执政官期间政绩平平,并没有杰出的能力。所以很多人都揣测哈德良收养埃利乌斯的动机,鉴于哈德良和安提诺乌斯的同性恋情,认为哈德良是对埃利乌斯貌美的外表的垂涎。

不过埃利乌斯在两年后就不幸病逝,使得哈德良需要再次选择继承人。这次哈德良选择的不再是貌美男子,而是元老安东尼。不过哈德良有个条件,那就是同样无子的安东尼需要收养马可和卢基乌斯。马可是安东尼妻子的侄子,而卢基乌斯是埃利乌斯的儿子。安东尼答应了他。

四、安东尼·皮乌斯

安东尼并不是和哈德良没有关系,他的姑母是哈德良的妻子,而他本人由于继承了大量的财产,是当时罗马屈指可数的富豪。

虽然安东尼并不是哈德良中意的继承人,只是把他当成皇位的过渡。但安东尼却表现的足够诚恳和稳健。哈德良死后元老院坚持主张对其除名,是安东尼苦苦哀求才保住了哈德良的名誉,也因此元老院授予他皮乌斯的称号,意为虔诚和慈悲。

安东尼

安东尼也非常重视对两位养子的教育,他这样教导马可:

“要控制情感,有时候凭借贤者的哲学、皇帝的权力都没有用,这时候,你只能想着自己是个男人去努力自我控制。”

这段话也足以反映安东尼的治国思想,他力求稳健并且没有任何个人丑闻。在位期间罗马内外战争都很少,国库充盈,各行省一片兴旺,所以这段时期被称为“罗马和平的顶点”。公元161年安东尼在洛瑞乌姆去世,养子马可·奥略留和卢基乌斯·维鲁斯继位。

五、马可·奥略留

之所以在这个小标题中没有点出另外一个与马可共同执政的卢基乌斯,源自于卢基乌斯的权力和对帝国的干涉能力都远小于马可,这一切又都是因为安东尼喜爱马可远胜卢基乌斯,而这又可能源于安东尼对埃利乌斯的厌恶。

在安东尼病逝前,只有马可被提拔至权力中枢,并将自己卧室中的幸运女神金像搬到了马可的卧室去,这表明了下一任皇帝是马可。但在登基典礼当天,马可却坚持与卢基乌斯共同登基。虽然在罗马帝国历史上还没有出现两位皇帝共同登基的先例,但迫于马可的坚决,只好让马可和卢基乌斯实行共治。

马可

不过卢基乌斯对政事并不热衷,而且在公元169年他死于瘟疫,所以卢基乌斯和马可只共同执政八年时间。马可是一位伟大的皇帝,在《汉书》中都提到马可是大秦王安敦,这是因为马可在位期间曾派遣使者到汉朝,同时善于思考的马可还写下了《沉思录》,这是公认的西方最古老的道德教材。

然而这位思想家皇帝在选择皇位继承人时,却表现的不那么明智。他是五贤帝中唯一有亲子的皇帝,所以他想让自己的儿子康茂德成为下一任皇帝。然而康茂德却表现的极为差劲,其统治被认为是“帝国的灾难”。最终,康茂德被发动政变的近卫军刺杀死在了斗剑士营房中,成为安东尼王朝唯一一个没能善终的皇帝。

古罗马的收养传统

早在古罗马共和时期,收养现象就已经很普遍。在古罗马社会,收养关系和血缘关系是平行的。虽然收养的起源无从考证,但在罗马法中就对收养有详细的规定。从《十二表法》到《民法大全》,对收养问题都有记载和规定。

从罗马法角度来说,收养的模式可以分为他权人收养、自权人收养以及遗嘱收养。

一、他权人收养

他权人收养最初通行于罗马平民中间,这一收养模式程序并不繁琐,不需要大祭司的调查与库利亚大会的认可,而且收养者和被收养者所需要的限制比较少。对于收养者来说,无后的妇女也可以收养,另外不需要年龄限制,不像自权人收养需要到60岁并且无后才行,他劝人收养者拥有男性后代也可以收养其他人。

他权人被收养者只是脱离原有的家庭,脱离生父对其的家长权,将家父权交付给了收养者。比如奴隶可以被释放为自由人,再被收养成为罗马人,取得罗马公民权。

二、自权人收养

自权人收养指的是收养者和被收养者都有自主权,因为罗马家庭中父亲是拥有家父权的,所以其他家族成员就没有自主权,因而自主权收养指的是某一家父收养另一家父的行为,并且被收养的家父必然会将自己的家子和财产带入心的家族,使之完全归收养的家父所有。

这也就使得自权人收养仅适用于贵族,因为我们可以认为被收养者的家族就消失了,成为了另个家族的成员。这也对国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管是选举、纳税和参军等,都可能发生土地财富集中的问题。

三、遗嘱收养

遗嘱收养更多的是为不久自权人收养存在的缺陷所存在的,比如这其中有一个典型例子,那即是凯撒对屋大维的收养。当时凯撒没有儿子,所以决定收养姐姐的外孙屋大维为养子,但屋大维父亲已经去世,也就是说屋大维是自权人,而自权人收养模式又规定了收养者年龄要到60岁,可当时凯撒只有58岁,所以凯撒遇刺时立下遗嘱收养了屋大维:如果他的妻子生的是儿子,那么屋大维就作为其亲子的监护人,反之则收养屋大维为养子。

总结:

古罗马社会早就有收养现象,收养作为延续家族传承的一种方式,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阶层。罗马人经常听过收养来过渡财产,实现财产的继承。而随着罗马由共和时期进入帝国时期,在帝国体制下,并没有明确的皇位继承制度。所以收养作为一种继承策略成为了常用的皇位继承方式。

与血缘继承相比,收养继承存在更好的选择空间,即皇帝可以对被收养人的军事能力、政治能力以及人品学识进行多方面的考察,保证了帝国权力的平稳过渡。但与血缘继承相比,收养继承更有赖于皇帝本人的选择和喜好,这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弊端。

参考文献:《罗马帝国时期》、《古代罗马史》、《罗马帝国衰亡史》、《古罗马收养与皇位继承》、《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