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罗马帝国军队改革,谈罗马“五贤帝”的治军方略

导引:

公元前27年屹立在西方的罗马帝国,可谓是盛极一时,堪称“西域大秦”。

最鼎盛时期的罗马帝国疆域更是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统治的领土最多时达到500万平方公里。

引用:《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国……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罗马帝国最鼎盛时期,据记载当时就设有28个行省。而后又通过征讨与规划,戴克里时期,行省数更达到99个之多。(PS:要知道如今我们中国也只有34个行省)。

透过罗马帝国军队改革,谈罗马“五贤帝”的治军方略

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疆域图


但罗马帝国的强盛离不开常年的对外战争,所以更是依靠军队的发展而壮大,可以说和我国古代的秦朝一样,仿佛是一部战争机器。然而罗马帝国的军队,更像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对外战争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却没有起到支撑政权,维护帝国社会稳定的作用。反而经常性地成为帝国乱政、内战的根源。

从罗马帝国建国公元前27年到公元96年,历经123年的帝国历史中,一共经历了12位皇帝的统治,其中就是4位皇帝死于军队乱政。更有西方学者曾认为:“当时的罗马帝国是由军队选择皇帝。”可以看出罗马军队当时处在的位置是重要的,军队的对皇帝的忠诚,不仅直接关系着皇帝的生死安危,更关系着罗马社会是否稳定。

但是从第一位“五贤帝”涅尔瓦登基之后,一直到五贤帝最后一位奥勒留逝世之前,罗马帝国的军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安份,也从未因为帝位的传递而发生政乱。

可以看出这是离不开罗马帝国史上五位贤帝实施的军队改革,才会有的如此平稳局。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索罗马帝国“五贤帝”都是如何治军的。

“五贤帝”各自的治军韬略

由于五贤帝各自在位的时间和年代都不一样,因为所处的帝国背景也不同,所以才去的治军策略也是大有不同,但是可以说是各有所长。

透过罗马帝国军队改革,谈罗马“五贤帝”的治军方略

第一位五贤帝涅尔瓦

五贤帝第一位皇帝是涅尔瓦,涅尔瓦是公元96年登基,但是只做了两年的皇帝,就去世了,在军事上没有太大的建树。第二位是图拉真皇帝,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也是在图拉真皇帝的带领下达到的。可以说在图拉真统治下的帝国,是常年处在对外征战,再加上图拉真本身就是军营出身,所以在他深知帝国军队的乱象,所以在位的时候不仅严肃军纪,更对帝国的一支特殊的军队—近卫军,采取了高压的态势。

近卫军是屋大维创建的军队,其的宗旨是保护罗马皇帝,但是近卫军不仅没有起到保护皇帝的作用,反而还多次利用靠近罗马最高权力中心的优势,多次参与了废立君主的事件。就连图拉真的养父也就是帝国前任皇帝涅尔瓦都被近卫军威胁过。所以图拉真继位后,便对近卫军及其长官兴师问罪,对他们对上任皇帝涅尔瓦的无礼给予惩罚,将近卫军的多名长官全部处死,使得在图拉真的统治下,这个“祸根”近卫军的嚣张气焰得以控制。

图拉真不仅对近卫军进行了强势的施压,还重新组建了一支皇家骑兵卫队,人数最多时达到1000人。图拉真用这支骑兵队替换了原先的近卫军,导致后来经常在图拉真身边的军队正是这支骑兵队,近卫军也逐渐的被图拉真调往前线,参加战斗。可以说,图拉真在位一半的时间里,近卫军都不在罗马城内,而是在东征西战。

透过罗马帝国军队改革,谈罗马“五贤帝”的治军方略

第二位五贤帝图拉真

在图拉真皇帝的有效的变革下,直到2世纪的大多数的时间里,近卫军都远离了罗马城,持续不断的在外征战,并且也取得了很多胜利。继图拉直之后,五贤帝哈德良登基,对近卫军更是进一步的有效治理,使得哈德良时期的近卫军成为了罗马史上最尽责的近卫军了。

有西方学者认为:“哈德良的统治时期,近卫军被他打造成为一支真正的精英部队,而不是以往娇宠的军队。”

哈德良之后安东尼皇帝执政期间,军队并无太大军事行动,所以对治军这块也没有过多的措施。继安东尼之后,也是五贤帝最后一位皇帝奥勒留继位。他也被称为罗马帝国的哲学皇帝,奥勒留在位期间战事频发,近卫军就有两名长官牺牲。但是在这位哲学皇帝的影响下,近卫军出现了一个新的变法,就是从这个时候近卫军的长官开始在法学家阶层产生。

小结:

从上面可以看出,五贤帝统治下的近卫军,从一个经常霍乱朝纲的部队,变成了一个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这些都离不开五贤帝有效的治军方略的关系。罗马帝国的近卫军巧妙的被五贤帝转化了,下来我们再看看五贤弟在治理帝国军团上都有哪些措施。

2、治理军团

罗马帝国史上,帝国的强盛离不开军队的支撑,所以帝国军队一直以军纪严明,训练有素著称,而五贤帝其中,只有图拉真皇帝与哈德良皇帝在位时,对军纪的改革是前所未有的重视。

图拉真皇帝在位的时候,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对外战争中,属于帝国史上战功最卓越的帝王了。图拉真和所有优秀的军事将领一样,经常与士兵打成一片,一起徒步行军,由于经常与士兵站在一起,所以在军队中也享受很好的声誉。图拉真通过强化军纪,使得军队颇有战斗力,他也正是率领这支部队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图拉真时期不仅征服帕提亚王国,还为罗马帝国增加了三个行省。帝国的疆域也由此达到了极限,为后来帝国的繁荣发展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透过罗马帝国军队改革,谈罗马“五贤帝”的治军方略

罗马帝国第三位五贤帝哈德良

图拉真之后,哈德良继承衣钵后,奉行的政策与图拉真时期截然不同。哈德良与图拉真相比,哈德良对侵略扩张战争没有任何兴趣,而且哈德良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放弃了图拉真时期打下来的东部一些土地。军事战略上更是奉行了和平政策。

哈德良在位时命令所有的军官必须认真的研究战术与武器,他还引进了东方的重型盔甲及步兵的理念,近一步增强了帝国军队的战斗力和快速机动能力。哈德良在位时候经常视察军团营地,他发现营地军纪堕落,哈德良花费了很大的经历给予纠正,并使得军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厉。

透过罗马帝国军队改革,谈罗马“五贤帝”的治军方略

哈德良统治时期的军队士兵

哈德良为了稳定军心,保持部队整编,下令驱逐了军团中的各种娱乐项目,艺人,拒绝士兵无条件的告假。并且下令每个月至少进行三次行军训练。为了保证军队的机动性,哈德良还给军队的营帐、士兵行囊的大小都立下了规矩。使得帝国军队的机动性大大的提高。

哈德良在治军过程中虽然有着高压的态度,但哈德良也是深得军心的。他主动深入营房,近距离接触普通士兵,与士兵同甘共苦。在衣着,饭食上更是与普通士兵无任何差异。还多次亲自参加行军,不管是在严寒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士兵们为随处能看到这位皇帝而感到鼓舞兴奋。

引用:古罗马学者埃里乌斯·斯巴提亚努斯《古罗马》一书中记载:行军中的士兵为随处可以见到他而备受鼓舞……虽然他维持了极为严格的军纪,但没有一个皇帝像他那样深得军心。

不仅如此,哈德良还格外关心军团退役官兵的安置问题,并且在这方面动了很多脑筋,使得帝国军团士兵更是无后顾之忧,一直保持最佳的状态去参与战斗。

可以看出哈德良皇帝为了保证军队的稳定与忠诚,真是做足了功夫。

哈德良之后第四位贤帝安敦尼,在位23年,属于帝国史上统治时间较长的几位皇帝之一。虽然也属于五贤帝之列,但安敦尼更多的是借了哈德良的光,因为其治理军队方面的史料文献并无太多。他在位期间更是没有大规模的战事发生,所以也算是帝国史上比较安稳的时代了。

透过罗马帝国军队改革,谈罗马“五贤帝”的治军方略

罗马帝国第四位五贤帝安敦尼


而五贤帝中最后一位皇帝,也是被称为罗马史上的哲学皇帝奥勒留,却没有安东尼那么幸运了。奥勒留统治下的帝国,充斥着战争、瘟疫、内乱,使得这位哲学皇帝,一生并无太多的时间去研究哲学,而更多的是在前线指挥战争。

而就算奥勒留亲自上前线,也没有挡住帝国衰退的脚步,面对内忧外患的帝国,奥勒留为了筹备军饷更是卖掉了罗马皇宫内的珠宝。因为战事连连,奥勒留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带领军队东征西战。最后在冰封的多瑙河岸连续战斗了八个冬天后,身心疲惫的倒下了,死在了前线。

引用:西方学者评价奥勒留说: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同蛮族的作战中度过。

可见奥勒留时期,一生只在征战,就连在罗马首都呆的时间都屈指可数,这也是导致他的皇后与他人有的通奸的行为。所以,奥勒留在位的时候,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梳理内政,不是在战斗,就是在去战斗的路上,最后被活活的累死在前线。这也是这位哲学皇帝的可悲之处。

透过罗马帝国军队改革,谈罗马“五贤帝”的治军方略

罗马帝国最后一位五贤帝马可·奥勒留(沉思录创作者)


结语:

从图拉真时期整顿近卫军,到哈德良时期整顿军团,可以看出罗马帝国的稳定与军队是否得到有效的治理,能否对皇帝忠诚不二是成正比的。

从图拉真公元98年继位,五贤帝最后一位奥勒留时期,近一百年的时间里,罗马帝国绝大多数时间的内外安宁,都与这几位五贤帝的治军方略有着决定性的关系。

总的来说,在五贤帝统治期间,罗马帝国表现出的平稳传承,是整个帝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而罗马帝国的稳定、繁荣的发展、边防的巩固,都离不开“五贤帝”的有效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