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风云录:美国能否被“新冠”打败?

应该是很少有人想到,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同时又是每年都可以拿流感作“演习”的美国会成为应对新冠病毒风险比较麻烦的一个国家。准备不充分、底情不清楚、应对条件不足,这些加在美国身上,无论如何对不上号。然而这些都是真的。

美国疫情如何走到这一步

3月3日,美联储召开临时会议紧急降息50bp,这么大幅度的宽松,事实上仅能起到缓冲经济作用,而无法阻止疫情扩散。当天股市反向下跌正是准确的反映。那么,美国新冠疫情究竟有多严重?何以5天跌去全球最佳表现股指一年的涨幅?

1月20日,美国确诊首例新冠病例,患者为30岁男性,于1月15日从武汉返回美国。2月21日,由于“钻石公主号”撤侨,美国确诊病例快速上升至35人。截至3月4日20点,美国累计确诊126人,累计治愈7人(治愈率5.6%),累计死亡9人(死亡率7.2%)。

2月29日,美国华盛顿州卫生官员宣布,该州的一名居民死于新冠肺炎。这是美国出现的首例新冠病毒死亡病例。华盛顿州州长英斯利(Jay Inslee)随即宣布该州进入紧急状态,指示州政府各机构动用“所有必要的资源”为新冠疫情的爆发做全面准备。

华盛顿州贝尔维尤疾病建模研究所的首席研究科学家迈克·法穆拉雷博士(Dr. Mike Famulare)分析称,如果病毒自1月中旬以来一直在华盛顿州未被发现的情况下传播,这可能意味着最低也有150人被感染,最高可能高达1500人感染,最有可能的范围是300到500人。他说,这些人“要么已经被感染并康复,要么现在已经被感染。

数据并不惊人,但从边际变化来看,确诊人数却有加速上升的迹象。而漫延出目前的15个州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难道仅仅是人数这么简单吗?

感染途径不明且没有“摸底”

从最开始从武汉和邮轮上撤侨,到目前增加出几十例感染者,事实上是美国本土多地出现了不明途径感染病例。

26日,美国疾控中心宣布加利福尼亚北部出现该国本土第15号新冠肺炎病例,且成为该国首例“感染路径无法追溯”的病例。

华盛顿州因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的病例50多岁,属于医学上的“高危病患”。该死亡病例来自华盛顿州人口最多的国王县(King County)。该州柯克兰(Kirkland)当地的一家老年看护中心也有2例确诊病例,这两个病例近期都没有国外旅行的记录。这个看护中心有52人出现类似症状。

当地时间3月3日,美国纽约州州长科莫称,一名居住在威彻斯特县并在曼哈顿工作的男子成为纽约州第二例确诊新冠病毒感染者,这也是首例“社区传播”病例。对该男子的旅行进行初步审查后并未发现其在疫情暴发时有任何去中国或其他国家的旅行记录,因此当局将其视为可能的社区传播。这也是美国第五例明显社区传播案例。

此前,美国疾控中心坚持认为,只有符合特定标准的患者才有必要接受核酸检测,也即14天内去过中国并出现了症状,或者接触过确诊病例的患者。这一想法却不得不有所改变。

这些分别来自不同地区的确诊患者,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既没有相关海外旅行史,近期也没有任何与海外归来者或疑似感染者接触的历史——那么,他们身上的病毒从哪里来?那些让他们染疫的传播者如今在哪里?又传播了多少地方和多少人?没有“摸底”,美国政府对疫情的危急程度也就难有准确认知。

如何“摸底”?检测成最大短板

当前美国确诊病例较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并未进行大规模检测。截至3月3日,美国总共仅有不到4000人接受了新冠病毒试剂检测,相比之下,韩国已累计检测超过12万人,平均每天检测近1万人。美国检测数量如此之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美国试剂盒数量严重不足,仅对症状严重患者进行检测;二是美国单次检测费用为2000-3600美元,患者需自己承担一半。

3月1日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宣布,美国已准备了足够的试剂盒可用于检测75000人,将在两周内分发到各州,并且还会采购更多。随着检测范围的扩大以及人员流动传播,后续美国确诊人数可能会大幅上升。

3月4日,美国副总统彭斯(Mike Pence)表示,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将发布新的指导方针,明确规定任何美国人都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新冠病毒检测,“不受任何限制,听从医嘱”。彭斯说,他想结束任何混乱,因为一些州领导人告诉他,实验室工作人员称只有那些症状超过轻症的人才能进行病毒检测。

日前美国弗莱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研究员、华盛顿大学学者贝德福德根据数据模型得出推断,称在这种“不摸底”状态下,新冠病毒可能已在美国进行了近6周社区传播,已有150-1500人被感染或正在感染他人,这加剧着美国疫情的严重程度。

所以对于美国而言,摸清疫情底数,或许是下一步科学防控、遏制疫情的基础。

检测之后呢?医疗体系是否足够好?

美国医疗水平不是最好的,这一定让很多人意外。那么看一组数据:

美国医院的收治能力显著不及主要经济体。根据OECD统计,截至2016年,美国平均每千人只有2.8张病床,低于中国的4.1张,且在OECD全部36个成员国中排名倒数第8。同时,美国每千人病床数量自2000年以来持续下降,反映出医疗资源扩张速度低于人口增长速度。这意味着一旦新冠病毒在美国大规模爆发,由于医院病床数量紧张,相当一部分患者将无法被有效隔离和治疗。

美国医疗服务非常昂贵。据OECD统计,美国2018年人均医疗卫生费用为10586美元,在全球50个主要经济体中排名第一,且是第二名瑞士的1.5倍。相比之下,OECD成员国均值为3992美元,中国仅为不到700美元。而2018年美国人均收入中位数只有33706美元,由此可见,对美国大多数人而言,医疗服务的价格都非常昂贵。

一个现实的案例是,根据美国《迈阿密先驱报》报道,迈阿密市民Azcue在1月从中国出差回到美国后出现流感症状,经检查后确认只是普通流感而非新冠病毒,但治疗和检查的费用依然高达3270美元。由于Azcue的医保并不完备,其个人仍需支付1400美元。根据美联储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半数美国家庭储蓄额为4500美元或更低,这意味着很多新冠病毒感染者可能因无法承担高额的治疗费用而拒绝接受检测和治疗。(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熊园观察·美国疫情究竟多严重?》)

美国会不会因疫情遭受重创?

基于对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英美的理解,美国很难在这场疫情中遭受太大的损伤。

什么情况下美国会受遭受重创呢?一定不是疫情本身,而是疫情导致的经济危机:如果疫情击碎了美国股市。但如同1929年大萧条一样,这种危机对其他国家的影响程度一般来说要超过美国本身。另外,疫情可能影响特朗普的选举事业,并改变历史的方向,这也是非常有可能的。我们在昨天的《疫情风云录:特朗普连任的黑天鹅?》已经做过分析。

美国过去一个月及当前或许采取的控制措施不够充分。美国疫情爆发至今,政府采取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限制出国旅行、限制外国人员入境、对其它疫情国停飞等,并未采取措施限制国内人员流动,即使是海外归来的美国公民、绿卡居民等均需隔离14天,所谓“隔离”只是“自觉自愿”,隔离者在毫无监控状态下可以自由活动,这其实扩大了感染风险。

但我们要有基本的常识,那就是西方世界拥有更强地应对人道灾难的能力。他们或许也会措手不及,因为各种原因让疫情开始蔓延,但大多数西方国家包括美国承受的公共卫生损失和经济代价要相对较小,甚至小很多。

美国地广人稀,只有少数大城市人群扎堆,良好优越的生活环境,事实上为疾病隔离防治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我们希望所有的地球居民包括处在美国这块土地上的居民都可以安然度过这一时期。

美国人和政府在做什么?

从体制上,美国具有强大的纠错能力。

当发现美国本土出现人传人时,病例发生地的地方政府立即进入紧急状态,在疫情之初就进入应急状态。

当发现本国口罩储备不足第一时间就被猛烈质询,并及早发现,赶紧加速生产,仅3M公司确保每月增加生产3500万只,不至于真的灾难发生后无所适从。

当发现检测体系的不足,发现错误被批评后,立即下放授权。

当发现疫苗生产的重要性时,特朗普亲自同10家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高管商讨,双方因为“几个月”还是“一年”争吵得不可开交。

他们不乏强大的反省能力。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专家斯蒂芬·莫里森说:“中国人通过实施一系列惊人和严厉的措施为我们争取了一个月的时间。不幸的是,我们并没有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如今我们正走向非常危险的境地。”以至于临时救治指南的理论来源几乎全部引述来自中国研究人员的论文。

但他们也有固执的一面。比如时至今日,美国民众戴口罩的人依旧很少。他们的观点十分明确:得了病才戴。目前从中国民众所掌握和接受的知识看,这是愚蠢的。

但美国人不这么认为。美国卫生部部长阿扎尔、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长福西等卫生和医疗官员们表示,美国民众无需改变目前的生活方式。在纽约市确诊首例新冠病毒病感染后,纽约市长也试图平息紧张的神经,称这种疾病虽然很危险,但却是可以控制的威胁。

2月29日,特朗普举行发布会也急呼“不要慌张”。

最新疫情:波及76国

截止3月4日20时30分,全国累计确诊80424例,死亡2984例,治愈50013例。其中,港澳台地区累计确诊病例(括号内为死亡数量):香港102例(2),台湾42例(1),澳门10例。

境外累计确诊13806例,死亡235例,治愈1034例,涉及75国。各国确诊数量(括号内为死亡数量):韩国5621(34),伊朗2922(92),意大利2546(79),日本1022(12),德国240,法国212(4),西班牙179(1),美国126(9),新加坡110,科威特56,泰国43(1),巴林47,马来西亚50,澳大利亚4(1),英国53,阿联酋27,越南16,瑞士58,加拿大33,以色列15,伊拉克31(1),瑞典35,阿曼12,俄罗斯6,克罗地亚9,奥地利24,挪威34,希腊8,黎巴嫩13,印度28,菲律宾3(1),荷兰24,巴基斯坦5,芬兰7,格鲁吉亚3,墨西哥5,阿塞拜疆3,新西兰2,立陶宛1,尼日利亚1,阿富汗1,比利时23,斯里兰卡1,柬埔寨1,尼泊尔1,巴西2,阿尔及利亚8,爱沙尼亚1,罗马尼亚4,北马其顿1,丹麦10,埃及2,摩洛哥1,冰岛16,印度尼西亚2,卡塔尔7,捷克5,葡萄牙5,安道尔1,亚美尼亚1,卢森堡1,爱尔兰2,圣马力诺11,白俄罗斯6,多米尼加1,厄瓜多尔7,沙特阿拉伯1,约旦1,乌克兰1,拉脱维亚1,突尼斯1,塞内加尔2,波兰1,阿根廷1,智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