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如果诸葛亮能挟天子以令诸侯,诸葛:不要拿我和曹操比


三国时期汉室王族衰微,政权开始逐渐被各路势力争夺而去,然而尽管皇帝已经没有任何权力,但却是最为顺应天意的所在,所以谁掌控了他,便可以以皇家的名义向各路诸侯发号施令。比如汉室是正统所在,很多正义之士还是思念着大汉时期的繁荣场景,因此想通过投靠有能之士复兴大汉。

而有些野心之人与此相反,董卓进京挟持汉少帝,本来他是想直接自己称帝的,但是因为城外有大量的诸侯势力虎视眈眈,他不敢占山为王。于是为了让自己名正言顺地把持朝政大权,便改立了汉献帝。

其实曹操的做法与董卓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他做的更为温和一点。因为董卓死了之后,汉献帝处境极为尴尬,各路诸侯其实都想学董卓行事,然而因为各路牵制,使得在洛阳的汉献帝成为了没人敢要的吉祥物。

当时的汉献帝可以说是一块味道鲜美的蛋糕,人人想吃却又因为群狼环伺而不敢动嘴,这时曹操便抓住了时机,将汉献帝接回了许昌。此时在洛阳的汉献帝可谓过的是非常难的苦日子,虽然身份高贵,却吃不饱穿不暖。

曹操接回汉献帝之后,为了取得他的信任,也是做了许多取悦皇帝的事情。什么金银财宝,皇宫器物,天上飞的湖里游的地上爬的,一股脑的全往汉献帝身边送。

不管这些好是出于什么目的,但是汉献帝却非常的受用,将曹操升为了大将军,地位在朝堂之上高出了其他的文武大臣。借此良机,曹操以朝廷的名义号召诸侯打败了袁术,可谓是风头非常强盛。然而众人都知道,曹操心机颇深虽然不敢真的当皇帝,但是做的事却远远超出了一个臣子的范围,所以人们明里暗里依然称其为反贼。

这样看来,刘备死后将幼子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此后蜀汉朝堂之上诸葛亮的权力把控不比曹操少,为何他却得到了世人的推崇呢?其实这个问题其实应该从刘备拿下江山时说起。

要问刘备的江山是怎么打下了的,那么首当其冲的便是诸葛亮和五虎将的舍命相助。刘备临终时床前将幼子和江山托付给诸葛亮,曾坦言称诸葛亮之才不是曹丕等人可以比拟的,蜀汉有诸葛亮把守便不会被别人争了去。

因此刘备这一番真真切切的临终之言,许诺了诸葛亮可以掌控蜀汉的大权,其他臣子自然也不会反对他的这一决定,因此诸葛亮帮助刘禅治理国家,可以说是名正言顺,没有人敢多说什么。

此外,诸葛亮确实是刘备打天下的肱骨之臣,众多将士对于诸葛亮也比较崇拜,所以相比于年幼又扶不起的刘禅,更加愿意听从诸葛亮的号令行事。尤其诸葛亮的身份比较特殊,他是刘禅的师傅,现在刘备死后又成为了刘禅名义上的父亲,这两个身份加持起来,更加让他在朝堂之上站得住脚。

总之诸葛亮对于蜀汉朝政的把持与曹操相比是有本质区别的,他没有曹操那么大的野心,只是为了完成刘备最终的遗愿。此后诸葛亮带兵攻打司马懿,以计让司马懿临阵撤退,最终死在了五丈原,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为了蜀汉耗费了心血,因此更值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