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寻常百姓家的神仙眷侣

中国文学上有很多优美的爱情故事:贾宝玉与林黛玉天然、纯粹的爱情,祝英台与梁山伯凄美、传奇的爱情……

《浮生六记》这本书记录了作者沈复与妻子陈芸寻常百姓家神仙眷侣般的爱情故事。

作者沈复其人

《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人。沈三白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他既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也不是知名的文人墨客,他是一个常年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终身以游幕、经商、作画为生,浪迹天涯。

他的妻子陈芸,是他舅舅家的表姐,二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举案齐眉,夫唱妇随,生活幸福美满。

生活中途遭遇变故,二人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妻子因病中年早逝,沈复一个人形单影只,颠沛流离。

浮生六记封面(源自网络)

《浮生六记》得以问世的缘由

作者沈复一个老百姓为什么会写这样一本书呢?

据史料记载,沈复45岁时,因得到幼时好友举荐,在赴琉球的使团中谋得一职。在历尽艰险、九死一生的海上旅途中,经历了生与死的体验,回忆起自己过往的人生,不禁产生了“浮生若梦”的感慨,于是挥笔写了这本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

在开卷之初他便这样写道:

苏东坡说,“事如春梦了无痕”,如果不把我的人生用笔墨记录下来,那就太辜负上天的厚待了。

不过惭愧的是,我少年时没有好好读书,学问不太高,也没什么见识,勉强把发生过的事记录下来罢了,至于文法,实在不敢苛责。

这本书能够流传,实在是堪称幸运。

这本书成书于清朝嘉庆年间,当时只有作者的手稿,并未刊刻出版,因此并不为世人所知,如果不发生意外,这本书很可能就此湮没无闻。

但令人惊讶的是,

这部手稿竟奇迹般地保存了半个世纪,直到清代王韬的妻兄杨雄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它,并慧眼识珠,将其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并最终以活字版发行于世。

此后,本书风行一时,多次印刷,有诸多版本,受到众多的欢迎和追捧,时至今日,依然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书中写了什么?

《浮生六记》,本来有六篇,故名“六记”,只是可惜,其中有两记现已失传,所以书中只留下了四记。

书中,作者以简单又生动的笔调描述了他和妻子芸娘的爱情故事,婚后生活的闲情逸趣和共同经历的人生变故,字里行间体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情趣,许多学者都层给予非常高的评价。

林语堂非常喜欢这部作品,将主人公之一的陈芸,称为“中国文学及中国历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并将《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介绍到美国,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扬。

俞平伯则赞美该书道:“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

总之,对《浮生六记》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中国文学史上得风气之先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继往开来的里程碑之作,是热爱古代文学的读者不可错过的一部杰作。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是,对作者沈三白和妻子陈芸二人平凡又幸福的婚姻生活的点滴记录,给我们展开一幅寻常百姓家的绝美爱情故事。

浮生六记插图 (源自网络)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这对寻常夫妻,是怎样把平凡的日子过成诗的:

一、闺房记乐

1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沈复的妻子陈氏,名芸,字淑珍,自小就非常聪颖,学说话的时候,只听了一遍《琵琶行》,就能背诵。她年纪稍微大一点后,擅长做女红,便为人做针线活。

有一天,芸偶然在书上翻到了一首《琵琶行》,因为能背诵,便挨个对照着开始学认字,她利用做刺绣的闲暇时光,竟然渐渐也学会了吟诗,甚至还写过“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诗句。由此可见,她的聪慧非同一般。

沈复13岁的时候,随母亲回娘家探亲,和芸两小无猜,所以有幸见了她写的诗。觉得她才思俊秀,又担心写出这样的诗句,恐怕不是很有福气的人,心里就始终放不下她,久久不能释怀,就跟母亲说:“如果您要为儿子择妻,儿子是非淑珍姐姐不娶。”母亲也特别喜欢芸温柔贤淑的性情,于是便取下手上的戒指,作为订礼,和芸的母亲商定了这门亲事。由此可见,他的痴情也非同一般。

最痴情的他遇到最聪慧的她,的确是一桩天造地设的好因缘。于是在乾隆45年,他们俩终于成婚。新婚之日,他揭开她的盖头,两个人相视嫣然,坐在一起并肩吃饭,他在桌底下暗暗握住她的手腕,二人心中不觉有些怦怦心跳。

2伉俪情深,举案齐眉

芸做了新娘之后,起初很是沉默寡言,一整天都不见她动气,和她说话她也只是微笑而已,侍奉长辈很尊敬,对待下人很温和,井井有条,并无缺失。每天她见着日头上窗,就披衣急起,好像有人催促她一样,他笑着问,为什么每天都急匆匆起床呢?她说:“只是怕公婆说新娘懒惰。”于是他虽然追恋卧榻,也便随她一并早起,从此我们耳鬓厮磨,形影不离,爱恋之情无法用语言形容。

他性格直爽,落拓不羁,她却有些像迂腐的先生,拘泥多礼,偶尔他为她披衣,或整理袖子,她必然连声道“得罪”,有时递给她毛巾或扇子,她必然起身来接。他一开始很烦这一点,说她是用礼数来捆绑自己,这样过度热情肯定是有所图谋。她的脸一下子就红了,并解释说自己只是恭敬才会有礼,并不是有所图谋。他知道她生气了,便向她道歉,揽她入怀,安慰她。从此以后,“岂敢,得罪”竟成了他们夫妻俩的口头禅了。

他们夫妻之间彼此敬爱,整整二十三年,举案齐眉。时间越久,感情越亲密。

在家里的时候,不管是在屋子里还是在路上相遇,总是握着对方的手问:“你去什么地方呀?”开始还觉着害羞,刻意避着别人,时间久了就很随意了。他们甚至会奇怪,有些老年夫妇怎么会看着对方就像仇人一样。

3爱花成癖,堆石成景

他爱花成癖,喜欢修剪盆景花木,开始学习剪枝养节的法则,进而领悟了接花叠石的套路 。她嫁给他之后,不仅没有说他不务正业,还和他一起欣赏这些花花草草的事情。

他闲居在家时,喜欢在案头桌上放上一只瓶插花,她说他插花的技术可谓精妙入神了,如果再效仿一下画画里头的草虫之法,就更妙了。于是,她建议他去找螳螂,蝉蝶之类,用针刺死,用丝线扣着脖子,系在花草之间,整理一下虫脚,或者抱着花梗,或者踩着叶子,栩栩如生,果然看到的人无不叫绝。他称她是自己见过最蕙质兰心的女子了。

一次,他曾捡到一些好看的带有山峦纹理的小石头,堆叠在石盆中,做成一座假山,神游其间,仿佛蓬莱仙境。于是把假山放在屋檐下,和她共同观赏品评:

这个地方应设置水阁,这个地方应设置茅亭,这个可以凿上六个字“落花流水之间”,这个地方适宜居住,那个地方可以垂钓。二人头脑中进行构思设计,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的异常火热,好象真的山一般了呢。

一天,两个小猫因为争食相斗,顷刻间把他们的假山盆景打碎了。夫妻二人不仅潸然落泪。

每每读到这里,不禁让人心里暖暖的,心中暗想,最有趣的夫妻,最有情趣的生活,莫过如此了吧。

浮生六记插图(源自网络)

二、闲情记趣

1房舍器皿,勤俭雅洁

作为平民百姓,他们家的起居饮食,以及房舍器皿,都是勤俭而雅洁的。

他没事的时候喜欢喝上两杯,她特意给他做个梅花形的食盒,用二寸大的白瓷深碟六个,中间放一个,周围放五个,再用油漆将其固定起来,形状像朵梅花。放在案头,里面摆上各色菜肴,如同放在花瓣中一样,平时可随意拿来吃,吃完了再添加,好看又方便。另外又做一张矮边的圆桌,以摆放杯、筷、酒壶之类的器皿,收拾起来也都非常方便。这就是食物方面的俭省了。

他的帽子、鞋袜都是她自己制作的,衣服破了,她便有法子移东补西,总之能让衣服整齐洁净,衣服颜色以暗淡些为好,这样比较耐脏,既能作为出门见客的正装,也能作为便装在家穿。 这就是服饰方面的俭省了。

在夏季荷花刚开放的时候,她还会用小纱布包上一点茶叶,在夜晚荷花含苞待放的时候放到花蕊里,待第二天清晨荷花绽放时再取出,然后用泉水泡茶,其清香味道真是绝佳无比。

原来这样节俭的日子,也可以过得如此精致、优雅。

2论古赏今,品月评花

他素来好客,喜欢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小酌饮酒,评诗论画,她则善于做那些惠而不费的烹调手段,普通的瓜蔬鱼虾,一经了她的手,就有了意外的好味道。

当时的多位朋友都喜欢到他们家作客。

因为宾客络绎不绝,她只好卖了自己的钗子来做沽酒的费用,没有半点犹豫之色,他和朋友聚会的良辰美景,她从来没有敷衍随意的度过。对待他的任何事,她都特别地认真和用心,这都让他大受感动。

六月光景,内室里炎热蒸熏,他们一起搬到一个临水小轩来消暑。因为暑热,她便停了女红。每天只陪着他研习书卷,谈论古史,品月评花。

偶尔,她会陪他喝两杯,他教她行酒令,于是夫妻二人饮酒作乐。人世间的欢乐,莫过于此了。

3布衣饭菜,可乐终身

她和他喜好相同,而且能读懂他的眉目言语,只要他一个眼色,她就能做得头头是道。他说可惜她是女人,如果能变成男人,他们一起遍访名山,畅游天下,岂不快活。她说等她两鬓斑白后,可以陪他游玩。又恐怕两鬓斑白后就走不动了,她说那就等下辈子。但她又觉得,不忘记此生,才更有趣。

于是他们一起笑谈,如果来世不忘此生,到了洞房花烛夜,细谈这两辈子的事,哪还有合眼的时候!

他们家附近,水仙庙里神仙诞辰之际,有盛大的庙会。她化扮男装,随他一起赴会观看。她模仿男人姿态拱手阔步,竟没有人认出她是女子,有问是谁的,他便答是他“表弟”,她也只是拱手为礼而已。由此可见,二人的“淘气”也真是非同一般。

那年七月,他们暂租住到一老妪的家里,四周都是菜地,院墙和门都是篱笆编的,门外还有一个小池塘。绿树成荫,群禅鸣叫。颇有一番野趣。他们白天坐在柳树浓荫里垂钓,晚上登山观赏晚霞夕照,并随意联句对对。后来又买来菊花,种在篱笆周围,九月菊花盛开时,再来住。一起吃螃蟹,赏菊花。

她说,将来迁居此地,美田十亩绕屋菜园,种瓜种菜以供生活之资,他画画她刺绣,以此来满足诗酒的开销。布衣便饭便可快乐一生,不必再考虑到外面谋生了

布衣饭菜,可乐终身,这样淳朴恬适的生活,是宇宙间最美丽的。寻常百姓,柴米油盐,二人平凡的日子,竟过得如神仙一般逍遥自在。

可见,日子是没有高低分别的,不同的是我们对待生活的心态,神仙眷侣也不只在天上有的,寻常百姓家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用心生活,到处都是神仙般的日子。

如果不是这本小书的流传,我们甚至不敢相信,世上还有这样的夫妻,在简朴中寻找精致,在平凡中追求美丽。一意享求浮生半日闲的清福,这应该是宇宙间最美丽的日子了。

事如春梦了无痕,这样的温柔细腻的闺房之乐,若不记于笔端,真的是太遗憾了。所以,这为平凡的寒士,有幸得到这样一位温柔贤惠的太太,并不负此爱,把他写成了中外文学史上最温柔、细腻的闺房之乐,并得以流传到我们手边,让我们也看到这样一对寻常百姓家的神仙眷侣。

浮生六记插图(源自网络)

三、坎坷记愁

作为凡人,二人依然难逃平凡生活的各种愁苦和艰难,然而他们面对愁苦的态度却比普通人更积极乐观:

她嫁到他家后,他为了生计整日奔波,家里经常缺吃少穿,她却能迁就度日而毫不介意;

她因误会和封建社会的偏见,被公婆赶出家门,他毅然离家和她一起四海为家;

他们颠沛流离,身心难以安顿,她始终积极地谋划出路,对他强颜欢笑,百般安慰,没有一丝责怪和抱怨;

她最终在疾病与颠沛流离中含恨而死,却大哭道:“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无憾。”

他想起自己有负于闺中良友,心中悔恨不能自已。因此,奉劝世间夫妻,不要过于恩爱。俗语说“恩爱夫妻不到头。”自己就是前车之鉴啊。

浮生六记插图(源自网络)

总结:

《浮生六记》记录了一对寻常夫妻是怎样把平凡的日子过成诗的:

一、闺房记乐

1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2伉俪情深,举案齐眉

3爱花成癖,堆石成景

二、闲情记趣

1房舍器皿,勤俭雅洁

2论古赏今,品月评花

三、坎坷记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