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要有“三力”:毅力、财力、眼力


书籍是人类的朋友,藏书是高雅的爱好。能以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书,应该是藏书界朋友共同的希望和追求。笔者藏书二十八年,收有一批书,价廉物美,自分为中国小说、外国小说、历史著作、人物传记、散文文集、书评书话、艺术收藏等七大类,特别是人物传记收藏了3000余本,自以为“奇货可居”。回顾藏书历程,有“三力”,与同人共鉴:


一要有毅力。毅力是前提。现代的出版社、发行社分布全国各地。要收好书,必须有毅力,长期坚持全国各地到处跑。想了解民国史有关内容,你可以到南京;想知道杜甫有关事迹,你可以到成都。合肥有李鸿章;太原有阎锡山。固守一隅,绝不会淘出高质量、高品位的书。在购书过程中,你可以慢慢摸索全国哪些城市有适合自己口味的书。


二要有财力。财力是基础。许多新书,动辄十几元、几十元,成套的书更贵,标价几百、上千的都有。要收到理想的书,没有一定的财力保障是不行的。笔者有固定收入作保障,每月大约拿出工资收入的四分之一用于购书,支出不菲。初涉藏书界的同仁,可先从旧书店、旧书摊淘起,那里往往有价廉物美的书等着你。待有一定的“财力”基础后,再到新华书店或其它新书店淘自己喜爱的书。


三要有眼力。眼力最重要。一些品位高、质量好、有保存价值的书,你只要遇到,就要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否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悔及终身。十几年前,笔者曾在南京某地摊上遇到一套较新的《星火燎原》(10本),是八十年代初出版的,当时仅5元钱购得,如今怕是增加20倍的钱也买不到这样的书。而当时在古籍书店看到一本商务印书馆重印的《中国人名大辞典》,标价17元,我觉得书价较高未买,直到现在再未遇到过。该书共收人名四万多个。起自太古,止于清末。每个人名下面注明朝代、籍贯、生平事迹。由于本书收集人名较多,叙述简明、体例简括,特别是提供了很多历史人物有关的资料线索,所以至今仍然是中国历代人名辞典中内容最丰富的一种。从网上看到的信息,现该书已标价234元,还“暂时缺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