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看似软弱的羊羔也会变成洪水猛兽

前段时间的电影《误杀》可谓火爆全网,虽说是一部翻拍的电影,但对于未看过原版的影迷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影片中男主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我是一个没什么本事的男人,没本事让你们生活的更好,唯一能做的,就是挡在你们前面。”

一直本分过日子的李家人,在大女儿平平被市长候选人的儿子素察侵犯后,愤然反抗,却意外导致了素察的死亡,而素察的真正死因却又不像是意外。

有些人根据电影中的几处细节推断出素察的真正死因不是被阿玉打死,而是在棺材中活活憋死的,让人细思极恐。

按照这个逻辑来看的话,李维杰当晚坐在墓边应该是知道素察还活着的,而他为了家人的安全,不得不放弃救这个畜生。正基于此,他不能失败,完美的计划让拉韫一家无可奈何,甚至低头认错。

看似软弱的羊羔也会变成洪水猛兽!

有些人只想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而有些人却只想着如何去破坏别人的人生

素察仗着自己的父母有权有势,欺负同学,强暴女生,无恶不作,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而他身上的一些特质也正反映了其父母的为人。

李维杰一家虽不富裕,但日子也算过得下去,如果平平没有碰到素察的话,那他们的一生应该不至于如此悲惨吧。

在此不免联想到《少年的你》,真是如出一辙,魏莱正值天真烂漫的年纪,却在想着如何害人,终究是害人害己,不免感叹这些有钱有势的人难道都是闲的了吗?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拉韫与李维杰的对弈在电影开头已经交代了。

“当你看过1000部以上的电影,这世界上压根没有什么离奇的事情!”

“当你办过1000个以上的案子,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离奇的事情!”

素察想要再次欺负李平,却不料被阿玉打“死”;拉韫想要严刑逼供,却惹得民怨四起;好不容易全家被逼的招了供,挖出来的却是一头羊。

自以为有权有势,可以一手遮天,到头来不过也是被普通民众闹得鸡犬不宁。

永远不要低估别人,更不要高估自己。凡事因果报应,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

不要随便挑战别人的底线,看似不起眼的人一旦爆炸,你未必能扛得住

李维杰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同时也是一个内心柔软的人,看不惯那些坏警察的丑恶嘴脸,但毕竟没有触及到他的底线,还是可以忍的。

当得知女儿受到伤害,素察可能在棺材中醒过来的时候,李维杰选择了默然,为了家人的安全,他选择了“杀人”。

《演员请就位》中有这么一段,牛骏峰与汪铎分别饰演一个懦弱的讨债者和一个欠债不还的无赖。因为懦弱,牛骏峰在前期要钱时表现得很卑微,而在多次乞求无果过后,他终于爆发了,朝着汪铎一顿拳打脚踢,最后自杀了。尽管这段是即兴表演,也受到很多人的非议,但现实往往可能比这出戏更加让人揪心。

谁不愿安安稳稳地活着,除非有人剥夺了他安稳活着的权利!羊有草吃就够了,他们才不在意会不会被薅羊毛。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

这些年来,未成年犯罪以及校园暴力事件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12岁少年弑母;13岁女孩肢解同窗;承德灭门惨案......面对这一桩桩,一件件令人心痛的案件,凶手只说了一句:“我还未成年呢,你们不能判我死刑。”便继续逍遥法外。

有些孩子不是孩子,有些人也真不是人!

孩子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呢?是否是孩子犯错时家长脱口而出的一句“他还是个孩子”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思。

《误杀》的结局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但最后的立意是好的,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疼爱和溺爱是两码事,养与育怎能缺一?

善良就是看你站在哪个角度去看

李维杰这个人物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这个问题就像是问这个世界是彩色的还是灰色的一样,因为就盲人而言,他是看不到五彩斑斓的世界的。

对家人朋友而言,他是个可靠老实的人;而在失去了儿子的拉韫眼中,他是杀人犯,罪不可恕。

片尾采访颂恩叔的时候,他的表情耐人寻味,这里面的五味杂陈好似包罗了所有大众的心理。

世界本就不是非黑即白的,哪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只不过我们只是看到了自己愿意看到的那一面而已罢了!


你眼中的李维杰是怎样一个人呢?你是否在现实生活中见过这样的人呢?评论区一起留言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