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恶不赦”的十恶,在古代到底指的是什么?你知道吗

一个人如果犯了特别重的罪行让你去描述,你首先想到的词语绝对是“恶贯满盈”,十恶不赦。

“十恶不赦”,现代汉语中形容恶贯满盈、罪无可恕的人。

那么其中的“十恶"指的是哪十恶呢?有不少人以为是“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 ,那你就错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十恶”到底指的是什么呢?今天就一起来恶补一下里面的知识吧!


十恶最早出现在《齐律》中,指的是重罪十条。

《齐律》曰: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

此十条罪行古人认为是罪大恶极之人才能做出来的。犯此十条罪行是一定要重罚的,而且是不可赦免的。


到了隋唐时期经过律法的进一步修订,就正式形成了“十恶不赦”罪名的说法。

它的主要内容是:

1.、谋反。指企图推翻朝政。谋反历来都”被视为十恶之首。推翻皇帝的统治这在哪个朝代都忍不了。


2、谋大逆。指毀坏皇室的宗届、陵墓和宫殿。祖坟都给皇帝挖了,皇帝能不生气吗。

3、谋叛。指背叛朝廷。

4.、恶逆。指殴打和谋杀祖父母、父母、伯叔等尊氏。中国传统就是重视孝道,这与传统是相悖的。


5、不道。指杀一家非死罪3人及肢解人。 这是穷凶恶极的歹徒了,有了他们社会无法安定。

6、大不敬。指冒犯帝室尊。通常为偷盗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仂造御用药品以及误犯食禁。


7、不孝。指不孝祖父母、父母,或在守孝期间结婚作乐等。

8、不睦。即谋杀某些亲属,或女子殴打、控告丈夫等。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严重。

9、不义。指官吏之间互相杀害,土卒杀长官,学生杀老師,女子闻丈夫死而不举哀或立即改嫁等。


古代讲究尊师重道,重情重义。

10、内乱。亲属之同通奸或强奸等。

伦理在任何时期都是不能违背的。


这十条中侵犯了古代的皇权、父权、夫权,所以在封建社会是绝对不会允许的。所以在封建社会中这就是最大的罪行了。

古代以十恶为恶的标准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维持了封建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