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源

“中”指插在氏族地盘(口)中间的一杆徽帜(丨),表示居于中间的意思,是指是间、中部、中心。

“华”指花枝(十)上一朵花(化)的样子,指花朵,与花有关。春华秋实,中国远古时期有个依靠采摘种植的氏族,为此,以花为族徽,这个氏族的名称则为表示花朵含义的“华”,其杰出的部落首领叫华胥,这个族就叫“华族”,它是夏族的前身。

“中华”一词有多种说法:

一曰由山峰之顶的景色而来。相传宝鸡有座天台山,其天柱峰之端为“莲花顶”,其日落日出之景蔚为壮观,称为“三昧(是梵语表示静定含义sanmadhi的音译词)生奇花”。据传,这座天柱峰、莲花顶是炎帝一夜建造而成的,故玉皇大帝封炎帝为人间帝王。炎帝子孙为纪念他们的祖先,便以“三昧生奇花”为缘由,把天台山之天柱峰的莲花顶称为“中华(古代‘华’为‘花’)”,表示居中之花,以此而表示“中华”之人、之地。

二曰由“中国”、“华夏”之首字合成。“中华”中的“中”是指“中土”的意思,早在周朝时人们认为周朝都城所在的洛邑是天下的中心,所以把这一地区的国家称为“中国”。而“华夏”中的“华”是指由华胥氏之后建立的华族。因此“中华”是两个词语其各自的首字组合而成,表示古代位于黄河流域一带的民族或地域,现指中国。

三曰“中条山”、“华山”两首字合成。中条山位于山西省南部的太行山和华山之间,其山势居其中为条状而故名。中条山北有“夏墟”,南为“有夏之居”,是夏商的聚集地带。而“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因其山峰远望如花状,故名(古时“华”为“花”),此山意为“华夏之根”。这一地区是当时的中原一带,故“中华”用这两山之名的首字相合而成。

从而可以看出“中华”一词原指中原,现指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