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爱》父权为中心的时代,简爱为我们展示婚姻本该自由、平等



《简爱》,它是一部创作于英国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高涨时期的作品。在当时,妇女还没有获得与男子同等的权利,她们的人生婚姻自由,甚至举止都受到父权思想的限制。

普通女性“简爱”被塑造成为一个敢于抵触扭曲思想,追求自由婚姻的形象,她自尊、自爱,在内心的深处渴望自由与婚姻。她不想自己的生活被世俗礼教所干预,更不能被以父权思想武装的表哥所控制。

她从属于婚姻自由的边缘,通过自己的坚持与努力,朝着“暴风雨”的中心地带前进。用自己的行动抵触以父权为中心的社会,以一个弱女子的身份,获得了自己专属的婚姻和独有的幸福。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在封建思想里,婚姻对于女人来说,就是需求生计,求一口饭,求一身衣。

简爱出生卑微,也没有倾城的容貌,但是她并不以此为自卑。她在追逐自己的幸福婚姻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一个性格坚强,朴实而又独立,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

她在拒绝不属于自己婚姻的时候,表现得更为的理性与无畏。面对表哥约翰里德的压迫与强制性的婚姻,他能够勇敢地说“不”。在面对罗切斯特先生的时候,她表现出爱慕之意,但是她也要求男女平,做平等的夫妻。

简爱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笃定自己有选择婚姻幸福的权利。



我认为女性并非天生的低于男性,她们被限制接受好的教育,故而在经济上依附于男性,让她们无法争取自由与物质。

简爱是一个敢于反抗,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与婚姻的人。她从被动地被人选择,而变成主动的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她不会因为对方与自己的财产的巨大差距而畏缩,不会因为祈求爱情而放弃了自己的人格。在经济上,她坚持独立,不依附丈夫罗切斯特;在情感上,她敢于反抗想摆布于他的表哥。她追求爱情的自由与婚姻的平淡。在父权为中心的时代,她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摆脱了依附丈夫,改变当时的人们将女人看成了附属品的封建女性形象。

在婚姻中,简爱忠于自己的理想,坚持着自己严格的独立与尊严,从依附被圈养,反对传统的婚姻习俗,认为爱情观与婚姻是一体的。



她通过自己努力,成为与自己的丈夫一样,可以努力的去挣钱,拥有自己的经济收入,打破了男主内女主外的传统观念。

在获得了自己的经济收入的同时,她也找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将自己作为了婚姻中的主体而努力奋争,而并非以男人为中心,备受男人压迫。

回头再看罗切斯特的婚姻,他的第一段婚姻就是“父权、兄权”的牺牲品,父亲和兄长为了他不沦为平民,安排了一场高额陪嫁的婚姻。年轻的罗切斯特没有做出反抗,最终陷入了不和谐的婚姻痛苦之中。他的人格变得扭曲,精神备受摧残,他选择四处漂泊,放浪形骸。直到遇到了敢于反抗的简爱。

我们应该很庆幸生活在现代,没有必要再忍受“父权”和封建思想的压迫。对于自己的婚姻,即便长辈有不同的意见,也可以试图与他们沟通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今天再看《简爱》,是学习她敢于追逐自己的幸福婚姻,也敢于对不公的事情说“不”,更不会为为了生活依附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