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绛《我们仨》: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柔情和风骨是否今仍在?

《我们仨》这本书买了5年,一直不敢看。

原因是我害怕看到杨绛先生92岁高龄,回忆失散的一家三人,我害怕从先生的文字里感受到“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哀伤和无奈。疫情期间,鼓起勇气一口气读完。不由感叹:他们这短暂而漫长的一生啊!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记载了老一辈知识分子家庭的悲欢离合。主角是一家三口,甚至连父母,女婿的篇幅都没有很多。1997年,女儿钱瑗因病先他们而去。1998年,钱钟书逝世,四年后,杨绛92岁高龄,忆往昔,逐字逐句结成这本回忆录。

拿起这本书,就好比时光拉回到1935年,自己在旁偷窥了一代高阶知识分子的生活一样。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从前日色变得慢

书的前两部以“梦”的形式,讲述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最后几年时光。

“我”总梦见钟书一声不响撇下“我”自顾自走了。于是醒来时便向他埋怨,钟书只是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

梦中凄凄惶惶,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路回家。钟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个长达万里的梦。

人生如梦。

第三部分记录了自1935年杨绛和钱钟书二人赴英国留学并生下女儿钱瑗,直至丈夫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的风风雨雨。

看到杨绛称钱钟书为“锺书”的第一句,就倍觉亲切。跟其他亲切的老奶奶一样,92高龄的杨绛在回忆起她老伴的时候,缓缓道来,仿佛在眼角都带着笑。

因为我们在一起,随处都能探索到新奇的事。我们还像年轻时那么兴致好,对什么都有兴趣。

不禁联想到作家木心的那首著名短诗《从前慢》: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木心的一生也在漂泊。这首小诗就像阅尽千帆归来的长者,回忆着从前的时光。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获得了无数艳羡,与这首小诗中“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恰好吻合,不知是一生太短,还是爱意太深。


钱钟书这样评价杨绛先生:

“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杨绛则写道:

每项工作都是暂时的,只有一件事终身不改,我一生是钱钟书生命中的杨绛。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常使我感到人生实苦。但苦虽苦,也很有意思。

她挡住了大部分俗事,保住了钱钟书身上可贵的至诚,才痴,天性,因而才有后来钱钟书的《管锥篇》、《围城》等佳作面世。一代才子佳人的珠联璧合,也和无数普通的中国家庭一样,要说特殊,也没有很特殊,但处于婚姻里的人会知道,婚姻里的牺牲与自我和解的平衡,双方彼此的信任等问题,婚姻是门学问,要想处理得当着实并非易事。

我说"不要紧",他就真的放心了。因为他很相信我说的"不要紧"。

当时只道是寻常

杨绛,钱钟书,钱瑗,他们仨,在一起相濡以沫,做了一辈子的学问。

书里记了一家三口在一起的细节。虽然零碎,却饱含寻常人家的温情。杨绛不会剪虾脚,于是钱钟书包揽了这项活:

我很内行地说:“得剪掉须须和脚。” 我刚剪得一刀,活虾在我手里抽搐,我急得扔下剪子,扔下虾,逃出厨房,又走回来。 钟书问我怎么了。 我说:“虾,我一剪,痛的抽抽了,以后咱们不吃了吧!” 钟书跟我讲道理,说虾不会像我这样痛,他还是要吃的,以后可由他来剪。

淳朴的爱情,总是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杨绛怀孕的时候,和钱钟书谈到肚子里的宝宝,于是诞生了朋友圈知名情话:

钟书淳淳嘱咐我:“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

当杨绛伤心的时候: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遭遇的伤心事,悲苦得不知怎么好,只会恸哭,哭个没完。钟书百计劝慰,我就狠命忍住。我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悲苦。但是我没有意识到,悲苦能任情啼哭,还有钟书百般劝慰,我那时候是多么幸福。

看到这里的时候,不禁湿了眼眶。我们都厌恶别离,妄想着能将快乐永恒。可哪里有永恒的欢乐?互相搀扶得越久,就越害怕在哪个路口会被强行写入终章。人人都难免如此。

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倔强的中国老百姓

提及杨绛先生,朋友圈里关于先生的名言已经太多,甚至逐渐 “鸡汤化”。这不是一件好事,太多的人连先生作品都没读过,却凭着那几句名言,就以为足够了解先生生平。正应了先生那句流传甚广的话:

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

1949年,先生夫妇与胡适讨论去留问题,母校牛津大学、香港大学都来函高薪聘请杨绛先生夫妇,但他们还是留了下来:

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

钟书曾说:“一个人二十不狂没志气,三十犹狂是无识妄人。”钱钟书杨绛一生饱经忧患,见惯世态炎凉,杨绛先生却说这种滋味值得品尝,因为忧患孕育着智慧。

这就是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风骨,不为钱低头,不被难吓倒,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令人肃然起敬。

他们仨不求名,却躲不了出名的烦恼和烦扰。以至于杨绛先生感叹道:假如他没有名,我们该多么清净!

写完这些,我再看了看杨绛先生过世后媒体发的新闻通稿:

5月25日凌晨一时,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据称杨绛先生有遗言,火化后再发讣告。

她一辈子不愿被聚光灯笼罩,不愿为声名所累,连谢幕也一以贯之,安安静静。

再看看当今学术界的闹腾样,更显先生一生清亮通透。除了《我们仨》,她还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宝藏。多读读她的作品,是最好的悼念。

再次向先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