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中国地理·罕见、濒危、或已经消失的野生动物

兽类

大熊猫,哺乳纲,熊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易危(VC)。《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主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熊猫

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地区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

主题:珍稀动物·熊猫

大熊猫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

主题:拯危继绝

截止2013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2019年11月,全球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600只。

主题:嬉戏

主题:攀登

主题:天趣

主题:小伙伴

东北虎,哺乳纲,猫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1年-濒危(EN)。《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主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北虎

西伯利亚虎,又称东北虎。分布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我国的东北地区。

主题:岩谷回声

1999年调查结果显示,吉林长白山地区东北虎的数量为7~9只,黑龙江地区东北虎的数量为5~7只。

主题:呼应原野

2015年初统计,世界上仅存的西伯利亚虎不足500只。

主题:喧啸草莽

金丝猴,哺乳纲,猴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2年-濒危(EN)。《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主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金丝猴

分布我国四川、陕西、贵州、云南、西藏等地,以及越南北部。按物种科学命名有: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越南金丝猴和缅甸(怒江)金丝猴。

主题:金丝猴

我国的川金丝猴,1987年估计总数不超过1.6万只;黔金丝猴,在2008年估计不超过850只;滇金丝猴,在2003年估计不超过3000只。

主题:金丝猴

缅甸(怒江)金丝猴估计在300只左右;越南金丝猴估计有250只。

主题:金丝猴

白鱀豚,哺乳纲,白鱀豚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极危(CR)。《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主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鱀豚

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我国特有物种。

主题:悠然自得

2002年人工饲养的“淇淇”自然死亡并做成白鱀豚标本。2004年最后一次在野外发现白鱀豚,是在长江南京段发现的一头搁浅死去的尸体。2006年考察后,白鱀豚可能已经灭绝。

主题:环游潜低

华南虎,哺乳纲,猫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2年-野外灭绝(EW)。《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主题:华南虎

中国特有的虎亚种,曾几乎遍布全国各个林地,数量也最多。分布除华南以外,还包括华东、华中、西南的广阔地区。

主题:华南虎

如今,野生华南虎存在的可能性已近微乎其微,很多专家都认为,华南虎已于野外灭绝。

麋鹿,哺乳纲,鹿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野外灭绝(EW)。《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主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麋鹿

原产地中国,19世纪时在自然界已经灭绝,只剩下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约200~300只。1894年永定河泛滥,冲毁猎苑围墙,残存的麋鹿逃出,被饥民和八国联军猎杀抢劫,从此在中国消失。

主题:麋鹿

1986年8月从英国迎归20只年轻麋鹿,1987年8月英国伦敦动物园又无偿提供了39只麋鹿,放养在大丰麋鹿保护区。到2012年,全国麋鹿数量已有2000多只。

主题:麋鹿群

野骆驼,哺乳纲,骆驼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8年-极危(CR)。《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主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骆驼

分布我国的新疆塔克拉玛干荒漠和青海、甘肃戈壁荒漠以及蒙古国的野外偏远地区。

主题:野骆驼

2006年8月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境内的野生双峰驼仅存约500峰,全世界仅存约800峰。

主题:野骆驼

高鼻羚羊,哺乳纲,牛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2年-极危(CR)。《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主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高鼻羚羊

原分布于我国新疆北部、俄罗斯南部及蒙古国,我国野生种群已经灭绝,现在仅见于俄罗斯。

主题:野羊·高鼻羚羊

有推测,新疆西部中国与俄罗斯边境地区可能尚有极少数残存。

长臂猿,哺乳纲,长臂猿科。

白掌长臂猿,《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3年-濒危(EN)。《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分布印尼苏门答腊、老挝、马来西亚半岛、缅甸、泰国及我国的云南。目前我国境内可能已经灭绝。

主题:长臂猿·白掌长臂猿

白颊长臂猿,《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8年-极危(CR)。《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越南、老挝、泰国三国交界地区特有种,在我国云南仅见于西双版纳个别地区。60年代初期,云南勐腊尚有一定数量,总数约有500~600只。目前,勐腊的白颊长臂猿数量已不足40只。

主题:长臂猿·白颊长臂猿

黑长臂猿,《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8年-极危(CR)。《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分布我国云南、老挝和越南。目前,国内外合计,黑长臂猿总数约仅存700只左右,其中多数在中国。

主题:长臂猿·黑长臂猿

白眉长臂猿,《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8年-濒危(EN)。《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我国仅分布于云南西部保山、腾冲、盈江和陇川。我国以外见于缅甸、孟加拉和印度东北部。2005年,孟加拉估计有约200~280只,印度东北部约2600只。2009年我国资源调查结果约有680只。

主题:长臂猿·白眉长臂猿

亚洲象,哺乳纲,象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2年-濒危(EN)。《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主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亚洲象

分布东南亚、南亚等热带地区,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西盟、沧源等地,是分布区的边缘。

主题:亚洲象

1980年调查,全部分布区亚洲象的总数为34470~53720只。1995年调查,我国亚洲象仅存180只。

藏羚,哺乳纲,牛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近危(NT)。《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主题:藏羚

分布我国的青藏高原;印度查谟-克什米尔;尼泊尔(区域灭绝)。历史记录中,藏羚羊的数量曾达到百万只之多,20世纪最后20年遭遇大量偷猎,数量急剧下降,1995年全西藏也不足5万只。

主题:藏羚

之后,西藏加大了对藏羚羊的保护,严厉打击非法捕杀藏羚羊的犯罪活动。2014年统计藏羚的数量已近30万只。

梅花鹿,哺乳纲,鹿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低危(LC)。《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主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梅花鹿

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内蒙古、安徽等有限的几个区域内,以及俄罗斯东部和日本。

主题:雄鹿

梅花鹿在日本数量众多,且个体数仍在增加。俄罗斯和台湾数量也保持稳定,使得梅花鹿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低危。在我国由于捕猎过度,野生数量极少。

主题:母子鹿

在东北辽宁、吉林等地有人工养殖梅花鹿数量已达十万只。

主题:鹿群

北山羊,哺乳纲,牛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8年-低危(LC)。《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主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北山羊

分布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蒙古、巴基斯坦、俄罗斯等国,在我国见于新疆、西藏西北部、甘肃北部及内蒙古西部等地区。

主题:野羊·北山羊

2007年新疆巴州境内北山羊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4000多只恢复到8000多只左右。2012、14、15年新疆多地出现北山羊踪迹,少则几十,多则过百,种群数量明显上升。

扭角羚,哺乳纲,牛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8年-易危(VU)。《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主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扭角羚

分布我国的西南、西北以及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等国。

主题:野羊·扭角羚

据估计目前我国西藏接近3000头,云南接近500头,总计约3500头。

野牦牛,哺乳纲,牛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2年-易危(VU)。《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野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一带的特产动物,分布于新疆南部、青海、西藏、甘肃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

主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牦牛

据估计,2012年底,我国野牦牛数量在3~5万头左右。

金钱豹,哺乳纲,猫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8年-近危(NT)。《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分布于世界各地非常广泛,在我国按种群分布为:华南豹、华北豹、东北豹。1988年全球估算约为70万只。

主题:金钱豹

我国华南豹,在50年代数量还相当多,由于人为捕杀,豹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华北豹,山西为主在80年代,估计约100多只;东北豹,半个世纪以来,黑龙江全境已无踪迹,吉林省内基本绝迹,东北豹濒临灭绝。

盘羊,哺乳纲,牛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8年-近危(NT)。《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I级。分布中国、阿富汗、印度、蒙古、尼泊尔、俄罗斯等国,在我国主要分布新疆、青海、甘肃、西藏、四川和内蒙古地区。

1992年一次3万平方公里的调查,种群数量估计为16000~23000只。

紫貂,哺乳纲,鼬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低危(LC)。《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主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紫貂

分布于中国、芬兰、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俄罗斯等国,在我国仅见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的林海雪原中,以及新疆阿尔泰山地。

主题:紫貂·警

20世纪70年代初,根据貂皮收购资料估计,不包括新疆,我国东北紫貂资源储备量约6000只左右。

主题:紫貂·扑

雪豹,哺乳纲,猫科。

濒危物种公约(CITES)将雪豹列为附录I物种,禁止其进入国际贸易。《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主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雪豹

由于其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活动,故名“雪豹”。分布在我国的高海拔地区,以及哈萨克斯坦、蒙古、阿富汗、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

主题:卧豹

2018年10月,国内、国际科研团体、动物保护机构联合发布“雪豹现状”报告,全世界雪豹分布数量,我国约占全世界的40%左右,大概有2000~2500只。

主题:立豹

马鹿,哺乳纲,鹿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8年-低危(LC)。《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I级。

世界上分布很广,在我国分布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宁夏、山西、甘肃、西藏、四川、青海和新疆等地。

主题:马鹿·雄

马鹿在我国虽有一定数量,但由于过量猎捕和栖息地的丧失,也逐渐产生危机。新疆塔里木的野生马鹿已经由15000只下降到4000~5000只;阿尔泰马鹿由70年代的10万只下降到4万只左右;野生天生马鹿正以每年3000只左右的速度锐减。

主题:马鹿·雌

鸟类

孔雀,鸟纲,雉科。

绿孔雀,《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3年-濒危(EN)。《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分布中国、柬埔寨、印尼、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全球粗略估计,种群数量约15000~30000只。

主题:绿孔雀·竞艳

在我国仅见云南,1995年云南全境绿孔雀群体数量约800~1100只。当地村民反映,2004年还能捡到绿孔雀的尾羽,2014年已听不到绿孔雀鸣叫,唯一能知道的就是绿孔雀分布区域已经凤毛麟角。

蓝孔雀,《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低危(LC)。分布印度、孟加拉、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等国。种群数量趋势稳定。

主题:蓝孔雀·娉婷

白孔雀,国际公认的孔雀品种只有蓝孔雀好绿孔雀,白孔雀一般指人工繁育下野生蓝孔雀的变异品种。分布印度、斯里兰卡等地。

主题:白孔雀·婀娜

丹顶鹤,鸟纲,鹤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濒危(EN)。《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和俄罗斯,繁殖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我国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日本北海道,越冬于中国、日本、朝鲜和韩国。

主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丹顶鹤

2010年估计,全世界仅有1500只左右,其中在我国境内越冬的有1000只左右。

白鹤,鸟纲,鹤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极危(CR)。《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主题:白鹤

分布于中国、阿塞拜疆、伊朗、哈萨克斯坦、蒙古和乌兹别克斯坦。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从东北到长江中下游,迁徙时见于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河南等地,越冬地主要在江西鄱阳湖。

主题:白鹤

鄱阳湖的观察种群数量,1985年越冬数量约为1355只,1987年约为1784只。

主题:白鹤

目前,全球白鹤数量不到4000只,其中98%的白鹤会前往鄱阳湖越冬。

主题:白鹤

朱鹮,鸟纲,鹮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濒危(EN)。《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主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朱鹮

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目前,俄罗斯可能灭绝,日本、朝鲜和韩国区域灭绝。

主题:朱鹮·翔

80年代,仅我国陕西秦岭南麓有唯一的7只野生种群,后经人工繁殖,到2008年数量已达200只。

主题:朱鹮·涉

截止2010年已近2000只,野外就有600多只。

主题:朱鹮·栖

虎头海雕,鸟纲,鹰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易危(VU)。《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主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虎头海雕

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主要栖息于海岸及河谷地带。据估计,2012年全球数量约为4600~5100只。

主题:猛禽·虎头海雕

褐马鸡,鸟纲,雉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2年-易危(VU)。《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主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褐马鸡

褐马鸡是我国特产珍稀鸟类,仅分布于河北和山西西北部。

主题:英姿

据野外调查结果,我国褐马鸡总数约为5000只,其中山西约为3000只,河北约为1500只,而北京约有500只。

主题:双栖

黑颈鹤,鸟纲,鹤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7年-易危(VU)。《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主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

分布于中国、印度和越南,我国特产种。繁殖地在青海、西藏、四川、新疆,越冬地在西藏、云南、贵州。据估计,2011年全世界总的数量约有10000只。

主题:黑颈鹤

黄腹角雉,鸟纲,雉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易危(VU)。《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我国特产的一种鸟,主要分布浙江,福建、广东、湖南和江西也有。

主题:中国鸟·黄腹角雉

1985年对黄腹角雉分布地区数量统计约为4000只,1991年资源估计量为5000只。

白肩雕,鸟纲,鹰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7年-易危(VU)。《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分布世界各地,在我国是候鸟,主要分布新疆、甘肃、青海、陕西、辽宁、福建、广东、宁夏。

主题:猛禽·白肩雕

1994年我国调查总共在6个地点发现11只次,数量已非常稀少。

黑额山噪鹛,鸟纲,鹟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易危(VU)。《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列为稀有。我国特有种,仅在甘肃南部及邻近的四川北部有记录。

主题:中国鸟·黑额山噪鹛

罕见于海波2000~3500米多林山地。

藏鹀,鸟纲,鹀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近危(NT)。《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列为稀有。我国特产种,分布青海南部、西藏北部澜沧江上游。

主题:中国鸟·藏鹀

2007年的春节到秋季,在白玉近600平方公里范围内,每月最多只发现藏鹀48只。有关它的相关数据少之又少,至今仍然是个谜。

白尾地鸦,鸟纲,鸦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7年-近危(NT)。《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列为稀有。我国特有鸟种,仅分布于西部的荒漠省份,可见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塔里木盆地周围。

主题:中国鸟·白尾地鸦

1997年2月至3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察,400公里区域内,考察人员仅发现了21只白尾地鸦。

秃鹫,鸟纲,鹰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3年-近危(NT)。《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I级。分布世界各地,在我国分布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和四川等省份。

主题:猛禽·秃鹫

据调查,世界范围,欧洲不少地方秃鹫已经消失,其全球数量估计有7200~10000对。

大鵟,鸟纲,鹰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低危(LC)。《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I级。分布中国、不丹、印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朝鲜、韩国、蒙古等国,在我国东北、内蒙、西藏、新疆、青海等地为留鸟,在河北、山西、山东、浙江、陕西等地为旅鸟、冬候鸟。

主题:猛禽·大鵟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趋势稳定。

白尾鹞,鸟纲,鹰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低危(LC)。《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I级。分布世界各地,在我国繁殖于新疆、内蒙古、吉林等省,越冬于甘肃、青海、长江中下游等地,迁徙期间经过河北、山东、山西等省。

主题:猛禽·白尾鹞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趋势稳定。

苍鹰,鸟纲,鹰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2年-低危(LC)。《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I级。分布世界各地,在我国也同样。

主题:猛禽·苍鹰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趋势稳定。

红隼,鸟纲,鹰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2年-低危(LC)。《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I级。分布世界各地,在我国也同样。

主题:猛禽·红隼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趋势稳定。

红腹锦鸡,鸟纲,雉科。

又名“金鸡”,《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低危(LC)。《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I级。

主题:中国鸟·红腹锦鸡

中国特产种,分布青海、甘肃、陕西、四川、湖北、贵州、湖南和广西,核心区域在甘肃和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

主题:竹石金鸡

野生数量调查,1982~1983年秋季陕西太白、平利平均密度6.0只/km2;1988年秋为3.0只/km2。

主题:金鸡展翅

1984~1985年春季四川北川平均密度为6.9只/km2;1984年秋季宁夏六盘山平均密度3.6只/km2。

主题:金鸡觅食

白腹锦鸡,鸟纲,雉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2年-低危(LC)。《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I级。主要分布我国西藏、四川、贵州、广西和云南。

主题:白腹锦鸡

1986年4~6月在云南其主要栖息地调查,平均密度为3.61只/平方公里,种群数量趋势稳定。

天鹅,鸟纲,鸭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低危(LC)。《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I级。分布世界各地。

疣鼻天鹅,主要繁殖在我国新疆、青海、甘肃和内蒙古,越冬在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和台湾,迁徙时经过东北、华北和山东部分地区。

主题:疣鼻天鹅·嬉水

全球种群数量大约为59.8万~61.6万对,总体物种数量趋势正在增加。

主题:疣鼻天鹅·情侣

小天鹅,在我国主要分布东北、内蒙古、新疆北部及华北一带,南方越冬。全球种群数量估计在30万以上,2009年2月江西鄱阳湖调查统计各类水禽,其中小天鹅约5.36万只。

主题:小天鹅·漫游

大天鹅,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1990年“IWRB”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我国仅见474只。之后,世界各地都注意了对大天鹅的保护,2015年全球种群数量超过18万只。

主题:大天鹅·飞翔

鸳鸯,鸟纲,鸭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低危(LC)。《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I级。分布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在我国东北、内蒙繁殖,福建、广东越冬,江西上饶鸳鸯湖是亚洲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野生鸳鸯越冬栖息地。

主题:鸳鸯

2019年3月,北京首次开展科普调查,五环内共发现547只鸳鸯。

鱼类

中华鲟,硬骨鱼纲,鲟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9年-极危(CR)。《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主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鲟

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老挝和朝鲜,在我国夏秋两季,生活在长江口外的中华鲟回游到长江,再回到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待幼鱼长大,又携带他们游到大海。就这样世世代代在江河里上游出生,在大海里生长。

主题:中华鲟

70年代,长江里的繁殖群体能达到1万余尾,2000年仅有363尾,2010年估算只剩57尾。

白鲟,硬骨鱼纲,匙吻鲟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0年-极危(CR)。《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主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鲟

分布我国长江干流中下游,钱塘江和黄河下游也有过发现。2020年1月2日消息,长江白鲟没能进入2020年,被宣布灭绝。

主题:白鲟

达氏鲟,硬骨鱼纲,鲟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9年-极危(CR)。《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主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达氏鲟

分布我国长江干支流及沿江大型湖泊。2002年春节、2006年春季冬季在四川宜宾进行三次科研捕捞调查,仅误捕到1尾,重约600克的达氏鲟。

主题:达氏鲟

鳇,辐鳍鱼纲,鲟科。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I级。我国黑龙江特产鱼,1980年曾捕到一尾重达542kg的个体。

主题:鳇

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原因,该鱼种已严重衰退,现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

爬行类

扬子鳄,爬行纲,鼍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极危(CR)。《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主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扬子鳄

我国特有的一种鳄鱼,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泊、水塘和沼泽中。

主题:雄姿勃勃

据估计,现在野生扬子鳄总共只有130~150只,而且正以每年4~6%的速度下降。

主题:破壳而出

昆虫类

金斑喙凤蝶,昆虫纲,凤蝶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1996年-数据缺乏(DD)。《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I级。

中国特有的珍品,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广西和海南等地。

主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金斑喙凤蝶

据报道,2002年曾有人出价10万美元收购一只雌性金斑喙凤蝶,广西大瑶山就发生过263只金斑喙凤蝶被捕杀的特大事件。金斑喙凤蝶数量稀少,2006年武夷山曾发现金斑喙凤蝶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