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规矩,有人欢喜有人怨‖规矩,最终保护的还是你自己

规矩,最早出自于记录春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管仲言行思想的著作《管子》.

《管子·七臣七主》:“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我们在生活工作中,又该如何对待各种规矩呢?

一,古今中外,“规矩”都是"成人之器“

在现实生活中,规矩多用来比喻礼法、法度。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就是要求每一个人,都要遵守规则,遵循礼仪,不要没有规矩,恣意妄为。

(1)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对宁荣府中规矩多有着墨。


只听凤姐与来升媳妇道:“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

这是《红楼梦》第十四回里,王熙风协理宁国府期间,为府里上上下下的佣人们立规矩的一段描写。

王熙凤通过订立规矩、严惩破坏规矩者,使得“众人不敢偷闲,自此兢兢业业,执事保全”,将秦可卿丧事料理得井井有条。

(2)

曾国藩为现代很多中国人顶礼膜拜,他的成就与他个人的天赋、自律与努力有关,更离不开祖上的家训浸染、家风传承。


曾国藩总结其祖父"家训"之言为"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字。

意思就是:读书、种菜、养鱼、喂猪,为居家之事,起早、打扫洁净、诚修祭祀、善待亲族邻里,是治家之法。

曾国藩后来又为其弟弟、子女留下了更多的家训,这在《曾国藩家书》中有着更为详细的记载。

(3)

西点军校是欧美国家中运用“规矩”更加严苛的典型代表。

西点军校22条军规中,第一条就是:无条件执行;第二条是:没有任何借口。

而正是这些严苛得近乎“不讲理”的规定,才使西点军校威名远扬,成为“美国高级将军的摇篮”,也是美国商界精英的摇篮。

二,无视规矩者,伤人害己

现代思潮的兴起,几乎人人在呼喊着“自由”,似乎“规矩”成为了"自由"的拌脚石。

这些无视“规矩”的人们,则是在生活中制造了一出出的个人悲剧。

(1)

2016年7月23日发生在北京八达岭动物园的老虎伤人案,就是一例典型的不守规矩的案件,一个人不守规矩到如此地步,实在令人不敢相信。

当然,它带来的结果也是致命的,这位平时就蛮横惯了的“母老虎”在真老虎面前现了原型,还连带了其母亲成为了不守规矩的最大牺牲品。

(2)

中国由于交通事故每年死亡超过10万人,死者大多是年轻人,占全球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五分之一,居世界各国之首。

而造成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守"规矩",对交通规则的熟视无睹,变成了对自己或他人生命的无情践踏。

闯红灯、穿越护栏、超速,无论是行人,还是驾驶人,都往往将守规矩的人视为“傻子”,并认为他人一定会让着自己,等到灾难落到自己头上,方知后悔晚矣。

(3)

当从爱情走进了婚姻,婚姻法就成了每一个人最高的“规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然而现实生活中,男男女女的第三者们层出不穷,出轨、结婚、离婚视同儿戏一般,似乎一切的旧枷锁都被砸破,一切的规矩不需要遵守。

到底是出轨导致感情不合,还是感情不合导致出轨,似乎很少有人去检点自己、约束自己,首先让自己“不逾矩”。

没有了规矩,是现代婚姻失去了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4)

面对当前我国严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传播的要求,每一个人都应该严格上报个人的出行动态。

而有些人,明明刚从疫区返回,却刻意瞒报真实情况,并出入众多场所,置他人生命于不顾。

防控形势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的河南省,就因郭某某的“不守规矩”,将河南省的大好形势毁于一旦。

他影响的不是一个人,他影响了政府对防控局势的判断,甚至不得不推迟复工、复学,带来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难以计量。

这就是不守规矩者对社会造成危害的最新、也是最严重的案例。

三,做一个守规矩者,才能缔造我们幸福的家园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如果没有一个规矩来约束,各行其是,社会就会陷入无秩序的混乱中。

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守规矩,应该成为每个人做事的原则,祝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

怀敬畏之心,戒贪欲之举,行光明大道。

只有每一个人都守规矩,才能形成良好的公共秩序,才能每一个人都心情舒畅,从而真正有一个幸福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