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这种传统的;“剪纸”手艺,在你们家乡有见过吗?

我的家乡过年过节的时候,包饺子,放炮竹,家家送礼,家家拜年。最不能忘的就是剪纸了。

家乡的剪纸分为很多种,剪了贴在窗户上的叫窗花,贴在门上的叫年画。

这是奶奶的手艺

每逢过年过节,老人们就会聚在一起张罗着剪窗花,白莲红鱼、鹿鹤同春,象征着年年有余,福禄长寿,那一张张没有生命的纸张,在她们的巧手下呈现出各式各样,活灵活现,尤其是下雪的天气,雪白映着鲜红,让人心旷神怡。农村妇女虽然没有知识与见识,但是有一双巧手,“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会下蛋,剪个公鸡会打鸣。”

喜庆娃娃

若有谁家的姑娘要出嫁,或是谁家的儿子要娶亲,喜花是必不可少的。或是用双喜贴在正堂,要么就是用各种喜花点缀新房,鸳鸯戏水,蝴蝶双喜,喜庆娃娃,屋里屋外,门上墙上,甚至是自家的车子上,恨不得每一个物件上都要贴上剪纸。红光盈盈,一派喜气。

蝴蝶双喜

​贴剪纸的胶也是有讲究的,这都是自家配的。我们那的都喜欢喝面糊糊,把面糊糊弄得粘稠一点做成浆糊,均匀的涂在墙上,剪纸就能被粘的牢牢地。

各村各户都有会剪纸的能人,被称为“伎俩人”。伎俩人不管是在哪个村都会受到尊重。我的奶奶就是其中之一。小的时候只要我乖乖听话,奶奶都会给我剪各种好玩的,小猴子、小兔子、大公鸡,那笨拙的剪刀就像能听懂奶奶的指令一样,唰唰唰的就一个个排着队出来了。如今的奶奶虽然不似当年,但依然手上生花。每到过年她都会剪上那么几个。

如今,农村大部分年轻姑娘和媳妇们都没能学会剪纸,她们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到如此的心灵手巧。你们的家乡有剪纸吗?有什么特色吗?能分享分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