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单枪匹马,挺身而出,直取高句丽一将领人头

薛仁贵单枪匹马,挺身而出,直取高句丽一将领人头

薛仁贵,本名礼,字仁贵,隋大业九年(公元614年)生于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河津修村)。薛仁贵为河东薛氏世族,曾祖父薛荣,官至北魏新野、武关二郡太守、都督,封澄城县公;祖父薛衍,北周御伯中大夫;父亲薛轨,隋襄城郡赞治。因父亲早丧,故家道中落。少时家境贫寒、地位卑微,以种田为业,娶妻柳氏。

当薛仁贵准备为先辈迁坟时,柳氏说:“有出众的才干,要等到机遇才能发挥。如今皇帝御驾亲征辽东,招募骁勇的将领,这是难得的时机,您何不争取立功扬名?富贵之后,回家再迁坟也不算迟。”薛仁贵应允,于是,到张士贵将军处应征。

从贞观末期投军算起,薛仁贵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败突厥,功勋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故事。官至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

永淳二年(公元683年),薛仁贵去世,年七十。追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从洛阳出发,征讨高句丽。三月,在辽东安地战场,唐军将领刘君邛被敌军团团围困,既无法脱身,也无人能救。在此危难时刻,薛仁贵单枪匹马挺身而出,直取高句丽一将领人头,将头悬挂于马上,高句丽军为之胆寒。于是撤军,刘君邛被救。此役过后,薛仁贵名扬军中。

同年四月,唐军前锋进抵高句丽,不断击败高句丽守军,六月,至安市,高句丽莫离支遣将高延寿、高惠真率大军二十五万依山驻扎,抗拒唐军。李世民视察地形后,命诸将率军分头进击。此战,薛仁贵身着白袍,手持银戟,腰挎双弓,单骑冲阵,唐军大举跟进,高句丽军大败。战后,李世民召见白袍小将薛仁贵,赐马二匹,绢四十匹,俘虏十人为奴,并提拔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

后来,唐军久攻安市城不破,江夏王李道宗献策,派兵偷袭平壤,以调虎离山之计,将安市城的高句丽军引向平壤一线,再攻取安市城。因为李世民亦在军中,长孙无忌极力劝阻,恐危及李世民安全,不敢偷袭平壤,此计未成。加之李勣大肆宣传,破城之日,屠杀城内军民百姓,守城将士更加齐心合力,致使久攻不克。后值冬天大雪,粮草不济,唐军遂撤退。途中,李世民对薛仁贵说:“朕旧的将领都老了,不能承受战地指挥的繁重工作,每次都想提拔骁勇雄健的将领,没有比得上你的,得到辽东并不能让我高兴,得到你,我才高兴。”并提拔薛仁贵为右领军中郎将,镇守玄武门。

永徽五年(公元654年)五月初三夜,天降大雨,山洪暴发,大水冲至玄武门,守卫将士尽皆逃散。薛仁贵愤怒道:“哪里有天子情况紧急,立即就怕死逃跑的?”然后,冒死登门框向皇宫大呼,警示内宫,唐高宗李治因此得以避过灾难。不久,大水淹没李治的寝宫,李治感恩道:“幸亏是你啊,才避免被淹没,我才知道有忠臣啊。”于是,赐给薛仁贵一匹御马。

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右屯卫将军苏定方,准备进军西突厥,去征讨反叛的阿史那贺鲁。薛仁贵上疏说:“臣听说,如果师出无名,战事便不容易成功。如果明示天下,敌人就是贼寇,那么才有降伏敌人的可能。现在,泥熟依仗一向拥有的才干,不愿屈居贺鲁之下,结果被击破,妻儿子女都被俘虏。我军之中有在贺鲁诸部落击破泥熟时,得到其家眷人口的,要把他们充入贱籍。如今,妥当的处置方式是,取回并送还这些家眷给泥熟等人。那么,既同情怜悯了泥熟等人无故被攻打,又让百姓看清楚了贺鲁等部如贼寇的特征,同时知道陛下恩泽广布。”唐高宗听取了他的意见,派遣人搜索被贺鲁部俘虏的人送了回去,于是,泥熟部的人请求跟随唐军效命。

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唐高宗命程名振征讨高句丽,以薛仁贵为其副将。薛仁贵率军于贵端城(位于今辽宁浑河一带)击败高句丽军,斩首三千余级。

显庆四年(公元659年),薛仁贵又和梁建方、契必何力等,与高句丽大将温沙门战于横山。当时,薛仁贵手持弓箭,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所射者无不应弦倒地。接着,又与高丽军战于石城,遇善射敌将,杀唐军十余人,无人敢当。薛仁贵见状大怒,单骑突入,直取敌将。敌将慑于薛仁贵勇武,来不及放箭,即被薛仁贵生擒。

当年十二月,薛仁贵又与辛文陵在黑山击败契丹,擒契丹王阿卜固以下将士,战后他因功拜左武卫将军,封河东县男。

三箭定天山:龙朔元年(公元661年),一向与唐朝友好的回纥首领婆闰死了,继位的比粟转而与唐朝为敌。唐高宗诏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领兵赴天山攻击九姓铁勒。临行前,高宗特在内殿赐宴,在席间对薛仁贵说:“古代有善于射箭的人,能穿透七层铠甲,你射五层看看。”薛仁贵应命,置甲取弓箭射去,只听弓弦响过,箭已穿五甲而过。高宗大吃一惊,当即命人取坚甲赏赐薛仁贵。

郑仁泰、薛仁贵率军赴天山后,九姓铁勒拥众十余万相拒,并令骁勇骑士数十人前来挑战。薛仁贵临阵,发三箭射死三人,其余骑士慑于薛仁贵神威,下马请降。薛仁贵乘势,挥军掩杀,九姓铁勒大败,俘虏全部被坑杀。接着,薛仁贵又越过碛北追击败众,擒其首领兄弟三人。薛仁贵收兵后,军中传唱说:“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从此,九姓铁勒衰败,不再为边患。

铁勒有思结、多览葛等九个部族,原先据守天山,当郑仁泰率领部队到达后,他们恐惧想投降,郑仁泰不接纳,便俘虏他们的家室来赏给将士,敌人陆续逃走了。有个候骑报告:“敌人的军需物资牛羊马匹遍布原野,可以去夺回来。”郑仁泰挑选了一万四千名骑兵,脱掉铠甲,轻装奔驰,追击敌军。当他们穿过大沙漠,到了仙萼河,也没有看到敌人,当粮食吃光才往回撤,士兵饿得相互厮杀吞食,等回到军营时,只剩下骑兵七百人了。

薛仁贵也把他部下抓来的铁勒族女人当作侍妾,并接受了很多贿赂以及赠送的财物。当这些事被有关官员向高宗检举弹劾,唐高宗却因薛仁贵立下大功,宽恕了他。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