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客观的评价!

历史上,很多人对袁崇焕的评价都两极分化,袁粉和袁黑互相对立,一方说他如果不死,大明王朝就不会覆灭,他成了和岳飞一样的英雄,袁黑认为他就是大明王朝的罪人,是他毁灭了大明王朝。一个是岳飞一个是秦桧,哪种认为对?


先讲一下袁崇焕怎么死的,他是被定了十二条大罪明令典型给活剐的,据说当时刮了3000多刀,惨绝人寰。如果中国历史上一定要说的民族英雄,第一个是岳飞,第二个就是袁崇焕了,那为什么不是其他人呢?因为他们都不够惨,没有被奸臣陷害,没有被昏君迫害,所以故事性不强吗!


咱们今天主要说一下袁崇焕杀毛文龙案,首先介绍毛文龙是谁?

他的官职叫左都督平辽总兵,他的官不小,是当朝一品武官,算到今天也算是大集团军的总司令了。袁崇焕当时的官也就是个三四品,因为当时他要去管武将,所以又得了一个兵部尚书的虚职,最多就算是二品,但是这个二品硬是干掉了个一品,这是为什么?

因为咱们中国自宋代开始,就有了重文抑武的传统,武将在文官面前总是低人一等,文官面前,武将就是野蛮人。再个说当时袁崇焕还有个身份,就是缉辽总督,统管对后金作战,也算是毛文龙的上级。

可是上级也不能跑到人家兵营里把人家随便干掉吧!皇帝都没打招呼,你说这事有点离谱吧!

那好,我们具体说一下当时这个事情。这件事发生在1629年,地点就在皮岛,这个岛不大,就在今天的鸭绿江边,也是毛文龙的驻军所在地。袁崇焕来到毛文龙这视察部队,第一天风平浪静,第二天开会的时候,袁崇焕只叫毛文龙带领自己几个随身将领进大帐,然后就罗列了毛文龙一些有的没的罪状,就把人家咔嚓了。罗列的罪状主要有,第一:叛国,这纯粹就是栽赃。第二,谎报军情,小胜说成大胜,瞒报军饷,瞒报人数等,反正这是全国都干。第三:和蒙古人做生意,这事袁崇焕也干。军饷不够,军队没吃的,将领对于这事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当时杀毛文龙的时候袁崇焕说了句,我和皇帝做了保证,五年后复辽,如果五年后我做不到,我给你偿命。


但是袁崇焕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必须干掉毛文龙呢?

要想理解这点,必须理解当时的辽东战场。当时袁崇焕和毛文龙配合默契,打了两场漂亮仗,一个宁远大捷,一个宁锦大捷。袁崇焕在前面打,毛文龙就在后面偷袭皇太极老家,皇太极左右为难,回去救援,毛文龙就坐船跑海里了,当时满人又不会水战,所以皇太极特别难受。可是难受归难受,反过来你也不能把皇太极彻底消灭,这就成了持久战。

但是还有一件事,那就是袁崇焕这时候,崇祯召见了他,历史上叫平台召对。袁崇焕给崇祯保证五年平辽。这时候袁崇焕的对战性质就变了,因为五年之内肯定不可能把皇太极消灭,那就只能走另一条路了,和谈!

可是明朝的体制大家也清楚,如果公开的和谈那肯定会被东林党那些人给骂死的,所以对于袁崇焕来说,最理想的解决办法就是,我先和谈,等生米煮成熟饭,朝廷最后再追认。和谈最后的障碍是谁?那当然是毛文龙。

因为如果和谈,毛文龙在皮岛的战略意义就消失了,而且他手下的人那被皇太极要恨死了,再说就算毛文龙愿意和谈,他手下的人也会积极反对。说不定一旦和谈,朝廷也会首先牺牲掉毛文龙,所以袁崇焕为什么要干掉毛文龙,他是拿毛文龙的人头和皇太极表诚意的。很多政史也表明,当时袁崇焕确实已经和皇太极已经和谈,细节已经说到双方书信应该怎么称呼,怎么写日期(因为当时满人有满人的日历)再后来在毛文龙的葬礼上,还有一个细节,袁崇焕说道,昨天我杀你是为国法,今天我哭你,是为私情。可是你们有多大私情,就是感觉对不起人家啊!

让袁崇焕万万没想到的是在毛文龙死去后的几个月,皇太极反悔了,毛文龙死去以后,皇太极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他倾巢出动,没有经过山海关,绕道直接杀到了北京城,这下把崇祯吓懵了。袁崇焕也赶紧回防,也许是路不好走,也许是因为其他原因,已经迟来一步,可是到了北京城下,还要进城休整。你要是崇祯你会怎么想?这也是为什么要用那样的酷刑杀他的原因。这就是崇祯恨死了袁崇焕的原因,在崇祯看来,东江镇的好形式就是被袁崇焕破坏了。

也许还有人会说,是崇祯让皇太极的反间计给算计了,实际这个可能性很小。因为袁崇焕是经过大半年的三法司会审定的罪,袁崇焕有太多机会给自己辩解。再说最后朝廷也没有判袁崇焕通敌卖国,他最主要的罪过叫因谋款而斩帅,实际崇祯的脑子没糊涂,对于袁崇焕背后的动作还是很清楚的。咱们不是泼粪袁崇焕,只是设身处地去想,因为在他那个处境,很多东西也是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