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一个男人对土地的深沉的爱——赛珍珠笔下的中国农民

美国作家赛珍珠(1892-1973)父母是长老会的宣教士,当她出生时,离开了中国江苏一个生活了12年的小村庄,那时疾病流行,她父母亲在中国失去了几乎所有孩子,后来却还是选择带着赛珍珠回到了中国。赛珍珠玩着中国游戏,学习中国的文化,上着当地传统的儿童学堂长大,这些体验深刻地影响着后来她的文学生涯的创作,她令人震憾的关于中国和中国百姓的描写为她赢得诺贝尔和普利策文学奖,被誉为十三世纪,马可波罗之后,最能让西方了解中国的作家,并激发她在人道主义事业方面做出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赛珍珠热销的代表作——《大地》三部曲,普遍被认为在二战前夕,引发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同情,厌恶日本当时对中国的侵略行为。

《大地》对王龙这个中国安徽农民的刻写入骨三分,无论是人物性格还是乡土风俗,不输于任何中国本土作家。《大地》揭开神秘中国的层层面纱。后来还改编成话剧,各地巡演,可惜都是由美国演员扮演。 

引子

这天王龙结婚,他早起烧火准备洗澡水,外屋住着他的父亲,干咳了两声,要王龙端水给他。王龙赶紧先把茶水烧好给父亲喝。王龙的父亲花了好几块洋钱和一对银耳环,为王龙买了城里黄地主家的丫鬟当媳妇,听说她长得并不漂亮,不过农民的妻子不用漂亮,只要能吃苦耐劳。

王龙请了七八个邻里亲戚,穿上蓝色新衣,破例还理了发,用竹篓装着买好的猪肉、鱼和豆腐,线香去黄家接新娘,站在门口却踟蹰许久,不敢迈进。转到茶馆买了碗茶,甚至破天荒地给了旁边的乞丐两个小钱,好不容易有了勇气,进到地主家的豪门大院,又被门房羞辱了顿,才引进去见主人。女老东家看到王龙,想起来许给他厨房丫鬟这回事。阿兰自七八岁起就在黄家,她本是山东人,饥荒年间要饿死了,父母卖了给黄家。阿兰来了,王龙闻其声却不敢抬头相见,两人给东家鞠了躬出去。

回家路上王龙仔细打量他的新娘,大方脸、小眼睛、宽嘴,一双大脚,新娘也不害臊,安静地跟着王龙,将他的竹篮提在自己手上,俩人一块去村庄的庙里给男女神像敬香。两根香柱的烟雾氤氲缭绕,合而为一,好似在为他们举行婚姻的神圣礼仪,此刻他们开始觉得彼此之间有了共同的联结。 

劳作

——“土地给了他们家,养育了他们,也从其中塑造了他们的神。”

王龙照旧每天在地里劳作,春耕播种,秋收打场。汗水浸泡着他的身体,然而他是满足的,他在为自己,为他的家而辛劳。阿兰起初留在屋里照顾老父亲和一日三餐。有一天,王龙发觉她悄然出现在身旁默默跟着他耕作。阿兰有些赧然地解释,屋里日落之前没什么活了。他们一起在田里翻犁播种,挥洒着汗水,相互配合着,有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因为他们共同谱写着在这片大地辛劳的奏鸣曲。

直到他们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果实,王龙有了儿子。孩子满月后,阿兰给他从头到脚置办了新衣裳,带上点心和王龙一起回去见黄老东家。阿兰发觉黄家光景已大不如前了。她心里也诧异着,自己上一年还是这家人中的一个丫鬟。

饥荒

——“饥饿能迫使任何人偷窃。”

王龙的庄稼收成很好,阿兰连给他生了俩儿子。黄家却渐渐败落,老东家吸鸦片,少东家荒淫无度。王龙拿粮食卖了钱,一小块一小块地买王家正在出售的土地。王龙的得意满足中却夹杂着一丝恐惧,生怕老天会妒忌他的好运。他将儿子带到庙里献香,年节给两座神像烧香,供上祭肉,不是心甘情愿而是怕它们给自己的生活捣乱。

然而该来的终究躲不过,天逢旱年、时雨不降,种下的庄稼都黄瘪枯干,寸粒无收。村庄里的百姓哀声遍野。他们受王龙叔叔的鼓动,说王龙家私藏粮食,待闯入家中后却一无所得。反而邻居老秦良心发现,从自己仅有的豆粮中拨出一小把,给王龙生产中的妻子救命。

因为饥饿,阿兰产出的小女婴一出生就死了。王龙和妻儿、老父举家前往南方江苏一带谋生。南方的水土肥沃,物产丰富,他们却只能流落街头,在自己搭的草棚里,靠购买救济粮维生。钱花光后,阿兰带着儿女、老父亲街头乞讨,王龙不甘讨饭,宁愿去拉黄包车赚取微不足道的小钱。虽然度日艰难,王龙却不甘沉沦,不仅不吃儿子偷窃来的牛肉,反而狠狠地教训他。

反抗

——“当富人太富,穷人太穷,仇恨悄然滋长。”

南方富庶,富人肥肠满脑,街头却有饿殍。一个老车夫告诉王龙,“当富人太富,穷人太穷,转变的时机就到了。”打仗的风声越来越紧,城里风声鹤唳,到处抓壮丁,王龙眼见同为黄包车夫的邻居在路上被抓走。而王龙在巷口老人的掩护下,逃过一劫。终于有一天,城门口喊声雷动,火光冲天,整个城都震动了。王龙与妻儿还有和他们相同命运的难民,却无所畏惧,因为他们已经一无所有,再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他们反而带着一丝兴奋静待命运来临。

那个夜晚,全城穷人潮水般地涌向城里的大财主家,赤手空拳、齐心协力地将大门撞开。里面的富人们早就将财产运走,携家出逃,只留下些家仆和笨重家具。王龙持着把长刀,走入侧室,不料有个冤主醉得不知人事地躲在温柔乡里快活,王龙一把提起这个待宰肥羊,这斯早已吓得面无人色,将财宝悉数交出。于是王龙有了归家的盘缠。

贪婪

——“他吃着、喝着,享受着,满足了。”

王龙举家回到北方的安徽老家。用财主家的银子买了耕牛,置办新的农具家用,重新在这片土地上播种春耕,当春苗生长,麦穗拔丝,就有了生的希望。

当收获的季节,大地仿佛要弥补它的歉意,加倍地结实产出。王龙心中有了喜笑,阿兰生了一对龙凤胎,按王龙父亲的说法是个“双穗”,意思是一颗穗左右有两粒果实。这是大地对王龙的祝福。天按时降雨,地里按时结果,一切岁月静好。

王龙从已颓败的黄家手中买下越来越多的土地,农忙秋收时自己忙不过来,还要雇帮工,他有了越来越多的粮食,建起了大谷仓,又卖给粮商。即使遭逢七年一遇的洪水,他不再害怕天灾,不再惧怕弄人的神明,甚至敢去咒诅它们。因为他已备好足够的粮食,不用再挨饿。甚至可以趁机高价卖粮,低价收购土地。

洪涝时田里淹水,无法耕作,四肢闲懒恶念生,王龙无事常去城里的茶楼听人闲谈,看到墙上挂的歌女画像,不想竟有真人。在老鸨的诱使下,他选中了莲花。

王龙迷上了这个年轻美貌的歌妓,将对阿兰不忠的一丝羞愧丢在脑后,甚至还把阿兰从南方财主家找到的一对珍珠耳环夺走,送给莲花,最后不顾一切娶了莲花作妾。

死亡

——“我总是要死的,而土地,我死后还会一直留下去。”

阿兰对于王龙不再是那位和他在田里劬劳的甘苦与共的生命伴侣,而是一把椅子、一棵树,只是他孩子们的母亲。而莲花能满足他的享乐和欲望。阿兰从没有责备过王龙负心,她只是暗暗地憔悴衰老。一天王龙偶然从女儿口中听到阿兰给小女儿裹脚时说的话:“没有男人爱大脚女人,就像你父亲不爱我。”这引发他心中的内疚。阿兰日益消瘦无力,终于病倒。请来的郎中把脉,说她怀中长了巨大的肿瘤。王龙终于懊悔了。他不再去莲花的内院,衣不解带地服侍阿兰,他对阿兰说,愿意卖了所有土地,拿所有财产换取阿兰的生命。阿兰满足了,她说:“我总是要死的,而土地,我死后还会一直留下去。”

阿兰挨到长子娶亲,在她床前举行仪式,祝福了他们,就死了。

慈悲

——“我可怜的傻子,回到太阳下你的位置。”

王龙的二女儿在饥荒年间出生,也许太过饥饿导致的不良发育,她不会说话,只是痴痴地傻笑。还在南方时,王龙夫妻曾动过念要将她卖给富人家作丫鬟,和阿兰小时候一样。王龙却舍不得,一直下不了决心。后来发现了女儿的异样,庆幸没有卖了她,不然她让人发觉异常肯定有性命之虞。王龙在南方的困苦年间,常常抱着这个对着他笑的小东西,从她一无所知的笑脸中得到安慰。

后来返乡,家道渐起,常常无人看顾这个可怜的孩子,没有人在雨天拉她进屋躲雨,出太阳时带她出来见阳光。王龙决定自己亲自来看顾这个她,雨天拉她到屋檐下,天气好时带她出来在晒太阳。

直到临死,王龙都惦记着他的这个傻女儿,担心她无人看顾,教他的小妾给女儿食物中掺上毒药,追随他而去。后来他的小妾梨花,带着这个傻女儿回到乡下老宅一直照顾着。

王龙是个心地软弱的人,他有他的贪婪欲望,不知餍足。明知自己辜负了阿兰,却自欺说所有男人都是这样,他对阿兰已经足够好。但终究敌不过良心的交战,最终忏悔自己所作的。

他只个普通人,软心肠,和无数男人一样抵抗不住美色的诱惑,任凭欲望作主拆毁了自己的家。

结尾

——“要是你们卖了地,一切都完了。”

王龙到底发家了。他买下广大的田产,雇了许多的帮工,盖了很多粮仓,他成了城中乡里的大户。三个儿子样貌堂堂,长子做先生,次子经商,小儿子带在身边学习务农,王龙心想各行都要占个数。后来王龙在长子的提议下买下当年阿兰做丫鬟的黄家宅子,将它重新修葺,布置一新,王龙的家代替了昔日的黄家。每年这个大宅子都有新生命诞生,儿孙满堂,除了短暂的土匪兵捣乱,一切相安无事。王龙逐渐年老体衰,他和晚年纳的小妾梨花,带着傻女儿回到乡下老宅。十年后,他走到了生命的终点。两个儿子商量着卖了田产,各自分家做生意。不料王龙听见急哭了,喊道:“要是你们卖了地,一切都完了。有土地你们才能够生存!”他将一小把泥土紧握在手中。

在临终的床上,两个儿子指给他看,定制的上等棺材,王龙摸着即将躺进去了绸缎般的木质,笑了。儿子们轮着给他形容,等他出殡时全城全乡的人都会出来给他送葬,像个大人物,人们争相着想看抬他的棺木是何等贵重。妇女小孩会为他哀哭,声势浩大,因为他家是个大户,人丁兴旺。他们许诺在他的新墓前,烧上预备好的精制纸屋,好让他在地下一无所缺。他们会请和尚来做法事,直到他的阴魂平安散去。王龙听着描述的所有一切,幻想着,满足了,他拥有该有的一切,没什么遗憾的。夜间在小妾安慰他:“你不会死”的谎言中挣扎着咽了气。

王龙的一生就像我们父辈、祖辈们,他们将全部的痛苦和热爱倾注在交织着他们汗水和泪水的大地,那里有他们的根。他们的生命就像一颗种子,生苗开花结实,还复本原。又像一颗穗子,包含百粒,落在地里,成为种子又再结实,如此生生不息。

(注:本文引用的文本为作者从英文原著自译,中文《大地》三部曲已有全译本,中文读者可以自行查找。另外,文中的图片采用了美国话剧《大地》中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