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有为之孙权,在父兄的帮助之下,打下了吴国江山!

说起三国时期的几位英雄,孙权算是其中经历战乱最少,而实力却非常强劲的一位了。不过,他能有这一番大作为,少不了自己父兄的帮助。

父兄的帮助,为其奠定了吴国江山的基础

父亲孙坚为两个儿子在军事上做了榜样,而孙策则为自己的弟弟孙权在江东地区建立吴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孙权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中,他的父亲孙坚年少时,在当地就非常有名。因为他为人豁达,喜欢行侠仗义。一次,孙坚与父亲乘着船去钱塘的路上,碰上了一群海盗正在夺取商人的财物,见状,别人都不敢有所作为,除了孙坚。只见他拿起一把刀,信誓旦旦的朝着海盗走去,一面走着,一面还用手向两侧指挥着什么。海盗远远的就看见他这种行为,以为他带领着人们包抄自己,于是便扔下了财物,赶紧逃亡去了。然而,孙坚没有就此罢休,他一路追杀海盗,直到将海盗队伍打散才停止。因为这件事情,孙坚在当地的名声一下子就传了出去,当地的郡县长官知道后,便任命他代理校尉一职,负责当地的治安。

孙坚

恰逢当时许昌与他的儿子在会稽郡集合民众谋反,孙坚所在的郡长官了解之后,便派出孙坚去帮助会稽郡打败这些贼寇,骁勇善战的孙坚很快取得了胜利。孙坚这次立下的军功被上报到了朝廷,很快,他便被命为县丞。在之后的几年内,他相继担任了三个地方的县丞,而他将自己管辖的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们生活富足,对他也十分的敬佩。而孙坚也因为这些年对地方的治理,声望越来越大。

在之后的镇压黄巾军起义中,孙坚表现突出。他在作战时强悍勇猛,经常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奔赴在最前线。经过了这次的镇压后,孙坚的功劳逐渐被人们看到,皇帝知道后,将他任命为别部司马。之后,他还参与了镇压董卓的战争等,他的官位也越来越大,一直升到了诸侯的位置,这为之后孙权打江山奠定了雄厚的军事基础。

孙策

孙策在孙权打江山的路上更是重要的一个奠基人物。孙策在父亲的教育之下,对政事的了解非常的到位。而他作为东汉末年时群雄之一,有着强大的政治、军事能力。孙坚在战争中去世之后,孙策为了能够将父亲打下的基业继承下去,只好委屈求全的依附于当时实力强劲的袁术,举家迁到了江都。然而,由于自己当时在战事方面实力还不够强大,只好暗中寻求能人之士的帮助,恰好,当时的名士张纮也在江都为自己的母亲守孝。在孙策的真诚邀请之下,张纮再次出仕为官,帮助孙策夺回父亲基业。

在张纮的帮助之下,孙策多次请求袁术将自己父亲的旧部下还给自己。袁术知道此人绝对能成大事,为了不让他成为自己以后的拦路虎,便几次推辞,不肯将这些精兵强将给他。然而,孙策怎么可能让袁术一直握住大权呢?孙策集结了百余号人物前去求见袁术,袁术无奈,才将孙坚手下的一千多人返还给孙策。过了不久,袁术因为忌惮孙策的能力,几次三番的暗中削弱孙策的权力。无奈之下,孙策便与袁术决裂,带着旧部准备回江东,自己建立基业。在回江东的路上,无数人因为孙策的名号前来投奔,孙策大喜,便率领他们一同前往江东。有了他们的支持,孙策很快便将江东的那些诸侯消灭掉,统一了整个江东地区。

孙策

伴兄长左右,学习治国政事

孙策统一了江东地区之后,便将自己的弟弟和母亲接了过来,为了让正在读书的孙权学习到政治上的知识,孙策天天将他带在自己的身边。而此时的孙权也继承了自己父亲和兄长那种豁达开朗的性格,并且喜欢结交一些贤才,没过了多久,他的名声也在江东地区大噪了起来,逐渐追赶上了当年的父亲和兄长。孙权不只是在做人方面,在政事方面也十分优秀。在孙策解决政务上的事情时,他经常在旁边给出一些建议,而他提出的这些建议,让自己的哥哥自愧不如。

在公元196年后,孙策继续扩大自己的势力,年轻却聪慧的孙权被哥哥任命为阳羡县长,之后又在官员的推举之下,被任命为奉义校尉。除此之外,他还跟随着自己的兄长讨伐刘勋以及黄祖等人。刘勋原本是袁术的部下,在袁术战败而亡后,便跟随着袁术的弟弟袁胤来到皖城驻扎。带着一大批军队的刘勋让统领了大半江东地区的孙策有所忌惮,于是,孙策便使了一计,先用花言巧语和金银珠宝哄骗他去攻打上缭城,然后自己带着军队从后方趁其不备偷袭他。结果可想而知,刘勋大败,向北逃亡投奔了曹操。跟着哥哥行军打仗的孙权本以为可以在哥哥的庇佑之下继续学习,然而,随着孙策被刺杀这件事情的发生,孙权也失去了可以依靠的大树,只能自己来挑起这个重担。

孙策

足智多谋的少年挑起重担,终建立了吴国江山

公元200年,孙策刚刚解决了刘勋等人,就被刺客杀害,临终前,他将自己的诸侯之位传给了弟弟孙权。年仅19岁的孙权,只能接管这个刚刚统一的江东地区。而朝廷为了让孙权管理好江东地区,还将他册封为将军。在这个局势还动荡不安的江东地区,孙权的治理是非常困难的。

很多刚被孙策收服的能人异士对孙权存有二心,而那些被孙策打败,不得不屈服的人更是公开反抗年少的孙权。特别是当时庐江的太守李术以及庐陵的太守孙辅趁着孙权刚刚上任,政事颇多,便公开反叛,并且与曹操等势力相通。

孙权

然而,年少的孙权虽然经历不多,但能力强大,还与许多谋士交好。有张昭和周瑜等人为他出谋划策,有程普等人为他平定谋反,为他整顿军队。很快就消灭了李术等人,并且将李术手下的几万强兵收归到军队中。除此之外,孙权的同宗兄弟孙暠想夺取孙权的王位,也是在几位重臣的警告之下,才放弃了这个心思。在将内乱和外患都解决掉以后,孙权开始招贤纳士,扩大自己的势力,稳固江东地区的发展。在诸葛瑾、陆逊等人的投奔之下,原本还有反叛之心的江东地区的大户家族的心,也稳定了下来。

在公元208年的时候,南下打败了刘备的曹操想要继续向江东地区前进,并且直接告诉孙权,他要夺取东吴之地。在当时众多谋士的建议下,孙权决定与前来求助的诸葛亮联合,与曹操一战。经历了一年多的赤壁之战后,联盟击退了曹操,使得曹操不得不强制将江东附近的淮南民众迁移。百姓们不肯离开自己的家乡,纷纷反抗,最后都归附于离得近的孙权,至此,孙权的势力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

孙权

之后,孙权与曹操、刘备进行了多年的征战。随着魏国和蜀国的建立,公元229年,孙权也在武昌城正式登基,建立了吴国,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从十九岁到四十七岁,孙权从一个足智多谋的小少年挑起了整个江东地区的重担,经过了二十多年征战,终于建立了吴国江山!

参考资料:《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