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中国人之哲学

古代希腊人,将宇宙分作真、善、美三方面。科学求真,道德求善,艺术则求美。这种三分法,逮至近世如康德,乃至最近,似乎无大改变。

中国人看法,与此不同。似乎中国人认为,凡是美的,则同时亦兼真和善。而凡是真的、善的,同时亦兼美。换言之,在此天地间,并无分别独立的美。亦即是说,没有离开真和善而分别独立的美的一世界。

所以在西方,美术可与科学、宗教三分鼎立,而各有其专门探讨的领域。中国则仍是融通为一,真、善、美应该同属一体。这一观念,非常重要。

中国人看事物,往往不注重分别观,而更注重融通观。凡合乎中国人理想者,都见其相互融通,而圆满具足。要讲中国艺术,亦须由这一点入手。即讲文学、哲学,乃及其他,亦无不然。这是我今天所讲,要请各位注意的第一点。

在宋代理学家中,有周濂溪作太极图“”,此图乃是代表宇宙之全体。在一体中包涵绝对相反之两面,一阴、一阳。而此绝对相反之两面,却凝成为一体。既属如此,则真、善、美并非对立,其在一体中,自可不必强为划分可知。

宋儒又谓:“万物一太极,一物一太极。”整个宇宙是一太极,而在此宇宙中之任何一物,亦同为一太极。此谓任一物之在宇宙间,其所表现与完成者,与整个宇宙之所表现与完成,同是完整之一体。在意义与价值上,虽不能相等,却还是相同。

换言之,凡在此宇宙内,不论其是一人、一禽兽、一草木、一水石、一桌椅、一碗碟,乃至一微尘……不论其有生无生,有情无情,同表现在此宇宙之内而达于一完成,即不能相反,而只是相同。倘使此宇宙间之一切表现与完成者,均与太极不相同,则何能集合而成为一整体之太极!

故说:个人人生即可代表大群人生,并可代表宇宙大全体。此即是一物一太极,即可代表万物一太极。宇宙是一大天地,个人是一小天地,大小固不相等,其同属天地之一体,却不相异。此乃从人本位讲。倘若换以一禽鸟、一虫豸、一草一石,乃至一微尘,各可如此讲。

现代物理学家言,一原子之组织相似于一整个宇宙之组织,亦可谓是一物一太极。此一层,乃是中国人的宇宙观及其人生观,亦即是中国人之哲学。这些哲学观念亦与前讲文化体系一般,都是融通合一,即中国所谓之“天人合一”。

选自《新亚遗铎》,钱穆先生著,九州出版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