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你原来是这样的!

台州,中国大陆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

海岸线上矗立的千年曙光碑和括苍山高耸的白色风车,每天守望着清晨的旭日从海平面冉冉升起。


和合文化发源地


台州,因境内天台山而得名。

雍正御封“和合二圣”

我国最早的“白话”诗人——寒山,在天台山隐居数十年,他与拾得和尚交好,两人情同手足的故事广为流传,成为一段佳话,被民间奉为“和合二仙”。清代雍正帝御封天台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成为中华“和合文化”的象征;天台山因此成为中华“和合文化”主要发祥地之一。


“和合二仙”的形成,体现了人们对“朋友和合”、“夫妻和合”、“社会和合”的寄寓,寄托了百姓对和乐美满生活的向往。在我国传统的婚礼喜庆仪式上常常挂有和合二仙的画轴。一位手持荷花,另一位手捧圆盒,意为“和(荷)谐合(盒)好”, 人们借此来祝贺新婚夫妇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和合”已成为台州的文化符号


和合文化促成了天台山“儒、释、道”三教融合,在和合思想的推动下,中国佛教第一个本土化教派“天台宗”、道教重要宗派“南宗”先后在台州发祥,“活佛”济公以“无我利他”为宗旨带给社会和乐。


浸润在漫长的岁月中,“和合”已成为台州的文化符号,成为台州城市精神之一。

这一脉文心,让台州至今仍秉承着包容、大气与和谐。

“和合”理念是天台山文化体系中的核心理念,于是, 一个讲述“和合”中国梦的台州故事在绿水青山间铺设开来。

东吴卫温船队首航台湾始发地


为加强统治,公元230年2月24日,吴国大帝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赴古称夷洲的台湾。船队从章安(今椒江北岸)启程,在台湾的南部登陆。

首航始发地椒江章安

章安是规模直航台湾始发地的重要地位,说明台州在1700多年前就是大陆沿海发达古港。这是是大陆与台湾第一次大规模交往,也是第一次以官方名义出海远航。

这一海上航行事件,比郑和下西洋(公元1405年)早1170多年,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公元1492年)早1260多年,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


几十年后,丹阳太守沈莹根据从台湾返回的吴国官兵和带来的台湾居民介绍的情况,在公元264至280年间写下《临海水土志》一书,介绍了当地的物产、人民、风情、工具、古迹等,是世界上最早记载台湾的文献。

“台台交往”历史遗产的继承和发扬

卫温船队远航台湾是台州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也正是这段历史的延续,今时今日的台州与台湾,在多重领域有着层层交集。台州到台湾的海路航程,始于玉环大麦屿。2009年,台(州)台(湾)直航历史开启。每周往返一次的轮船,方便了旅客往来宝岛台湾。卫温远航台湾纪念活动每年在两岸同时举行,两岸共同为卫温远航台湾申遗,近日,还成立了“浙江省东吴卫温船队远航台湾基金会”。


其实浙台海域也发生过两次大迁徙。除卫温远航台湾外,1955年国民党还率一万八千多名台州大陈岛居民到台湾,现在已在台湾发展到四万多人。

股份合作制经济发祥地

改革开放30年多来,台州人凭着“山的硬气”、“海的大气”,发扬“敢冒险、有硬气、善创造、不张扬”的精神,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率先创造股份合作制经济,发展民营经济,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发展之路。

中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在这里诞生


中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宝利特鞋业

1983年1月15日,在滨海小镇温岭牧屿,一家由几个农民以“打硬股”形式合伙创办的企业——温岭牧屿牧南工艺美术厂,领到了由当时的温岭县工商局核发的“社员联营集体”营业执照。“社员联营集体”是股份合作制最早的名称,承认这一经济组织并核发营业执照,当时在全国还是第一次。

台州在民营经济领域有多个第一。全国第一个支持股份合作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第一家民营汽车企业、第一条股份合作制高速公路、第一家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均诞生在台州。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小微金改登上央视《对话》栏目

台州经济,民营为本,本立市兴。民营经济创造了台州90%以上的生产总值、贡献了70%以上的财政收入、解决了80%左右的就业,孕育了一大批充满活力的小微企业。

近年来,台州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线,致力于多层次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展格局。2015年12月获批国家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

台州小微企业的头号名片是“一城三商行”金融服务。台州有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台州银行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三家民营银行,这三家商业银行的定位都是服务小微企业,这在全国地级市中独一无二。经过多年的探索,三家银行逐渐在商业模式上形成了可持续、可复制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

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

台州,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在交通工具、医药健康、机电设备、现代家居、能源与资源再生等主导产业各领风骚。


产业基地多

台州培育了吉利、钱江、海正、星星、苏泊尔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有74个产品在细分领域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第一。其中,小型农用泵产量占全国60%以上,缝制设备产量占全国60%以上,智能马桶产量占全国20%以上。


台州拥有“医药产业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中国缝制设备之都”、“中国工量具名城”、“中国模具之乡”等50多个国家级产业基地称号,还是我国化学原料药、低压铜阀门、欧式古典家具、塑料模具、户外休闲用品、眼镜等产业的主要生产基地。

高新技术多


台州拥有40家上市公司和429家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

彩虹无人机产业项目——近日,彩虹无人机产业项目落户台州,正式进入项目建设阶段。围绕彩虹产业项目布局的特色小镇在省内尚属首个。


吉利V项目——台州V项目是吉利集团重点建设项目,于2013年12月正式动工,将生产吉利集团全新一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点车型。

中国第一个智能马桶产业质量提升示范区——从1995年的全国第一个智能坐便盖(分体式智能坐便器)在台州诞生,到2003年国内第一台一体式智能马桶由台州企业研制成功,台州智能马桶产业成就瞩目。近日,中国第一个智能马桶产业质量提升示范区落户台州。

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提速,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的投产,台州经济将提前走出发展困境,至十三五末,台州有望新增年产值百亿元企业10家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破万亿元。

其他名片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中国十佳宜居城市

中国最具辛福感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

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

中国最具魅力金融生态城市

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

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

12大中国品牌经济城市

……

台州,这座东南沿海的枢纽港口城市,正以开放的姿态、发展的步伐迈向世界,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