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百年孤独》,它到底经典在哪儿?一生必读的一本书

百年孤独》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从1967年出版以来,已经被译为四十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5000万册。这本书可以说是很多文人的心头宠。那么它到底有什么魅力可以经典不朽呢?

《纽约时报》对它给出了史诗级的夸赞,称它是"继《创世记》之后,首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

诗人巴勃罗·聂鲁达则从马尔克斯入手,称他是"继塞万提斯之后最伟大的语言大师"。

莫言把它当做是引路人,他说"我读《百年孤独》这本书第一个感觉是震撼,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紧接着感觉到遗憾,我为什么早不知道小说可以这样写呢?"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百年孤独》

这是我第一次看《百年孤独》,里面最先触动我的话,当时我就在想自己所经历过的事情,爱情就像烟花,她那么美,恰是因为短暂而炽热地绽放,也许很多画面,我们应该用大脑、用心灵记住,而不是相机。

《百年孤独》之所以这么经典,甚至使得马尔克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不是没有原因的。

开篇第一句就足以震撼世界,马尔克斯曾经说光是开头,他就想了十年。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里雷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百年孤独》开篇

寥寥数字,就把未来、过去、现在这三个不同的时间段结合在了一起,这种从将来回忆过去的倒叙手法被后人争相模仿,并且影响了很多著名作家的写法,比如莫言、陈忠实、余华等。并且开篇就引起了人们极大地好奇心。

过去发生了什么?他做了什么坏事?那个遥远的下午他父亲为什么带他去见识冰块?

《百年孤独》经典不朽,不仅仅是因为开头,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荒唐而又孤独的百年史诗。

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给《百年孤独》的颁奖辞中就讲到:"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小说作品创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其中喧嚣纷乱却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映射了一片大陆及其人民的富足与贫困。"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搭建了一个庞大而瑰丽的世界。

在这个魔幻现实的世界里,有死而复生的吉普赛人、有沉迷炼金之术的"科学狂人"、有美得惊为天人所有追求她的男人都会死亡的天真少女、还有一个恐怖的预言"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

看上去是一部讲述家族史记的小说,但从中却包含了有关于拉丁美洲哥伦比亚当时的社会现状,比如说内战屠杀等等和历史事实相符合的重大事件,作者将这些悄然揉泥在故事情节中,并赋予爱情的浪漫和冒险精神的追求,使得小说与众不同。

在那些刚出版就畅销的文学作品里,有些与世长存,比如《百年孤独》;另一些则销声匿迹,也就没有比如了。——余华

《百年孤独》这部标志着拉美文学高峰的巨著,具有骇世惊俗的艺术力量和思想力量……他在用一颗悲怆的心灵,去寻找拉美迷失的温暖的精神家园。——莫言

如果你也感觉到孤独,迷茫,就去读一读《百年孤独》吧

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够像《百年孤独》一样,影响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者,里面渗透这绝望,伴随着永无止境的孤独,每个人排解孤独的方法又不尽相同,把人性写的淋漓尽致。

但是在极致的绝望孤独中,不再陷入无尽悲伤,反而带着心底的那一丝丝希望继续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与其说《百年孤独》是一本充斥着孤独绝望的书,不如说它教会了我们经历过黑暗,更加珍惜光明

正如书中说的:"过去是虚假的,回忆没有归路,春天永远都不见了,最疯狂最执着的爱情也是一个如同烟雾的迷幻世界。"也许我们的生命对于历史的齿轮来说,是一个微小到还不如螺丝钉大的存在,但是我们所生活的是我们自己的生活,它比过去、未来更真实,所以我们要活在当下,不问初始。

这本书《百年孤独》,只要49.9元,一张火锅钱就能让你懂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