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古代不容易不平凡不简单的女大诗人


自号易安居士的古代女诗人李清照,说起来大家都不陌生,从小到大耳熟的诗人,不仅仅是中国古代诗人文坛少有的女性诗人,也是一位传奇人物,而且是一位端庄,多愁善感,清丽娟秀的女性形象。

她作为女诗人,在古代取得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骄人成就,被誉为婉约词派的一代词宗,在男性居主要地位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属于一个奇迹,成为一位传奇故事人物。不仅仅是她的诗具有珍贵的文学价值流传至今,不仅因为她的故事动人美丽,更是她的精神值得现代人们学习和传承。

最著名的莫不过是她笔下的诗歌,而她百转千回,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是她的诗歌的感情基调,而她的人生的哪些经历使她的诗歌发生变化呢。

一.是少女时代的意气风发

在古代封建社会,一般的女孩子过着学习礼仪和持家技能的生活,在这个女性备受压抑的社会里,李清照无疑是个的意外,是一个值得议论和感慨的存在。

她的才华横溢的文学修养,与她少女时代与众不同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饱读诗书,精通儒家经典的父亲在社会上倍受到尊重,母亲作为书香门第的女子,出身士大夫名门,自幼饱读诗书,博学多闻。父母亲徐徐诱导她,关心李清照的性格、个人修养成长,相比于古代封建封闭的社会环境,家庭的开放氛围是她成长的一大利器。

家庭环境让李清照耳濡目染,让十六七岁的她用一首《如梦令》惊叹于世间: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出身书香名家的李清照是一个健康活泼聪明灵动而又博文多学的女孩,少女时代的她就显露出了与众不同的过人才华,她写的词和诗在当时的士大夫圈子里有名,具有知名度,受到文坛名家,诗歌著人的赞赏,被称赞"才高博学,近代鲜伦"。不知受到多少知识分子的嫉妒与羡慕。

即使李清照身处于古代封建时期,女性不可随心所欲,但家室的不同,允许她与普通女子不一般。她可以划着小舟摘藕赏花喝酒,可以与诗人谈天说地争执诗歌知识,可以与同伴恰意踏青赏春。少年时期的经历培养了她高洁的情操,即使是晚年的潦倒,,也使她不屈不挠,不沦为平庸。这种境界为她前期的诗词做下铺垫。

二.是谈婚论嫁的喜悦

在李清照早期的诗歌中,她作为正值青春期的女孩子,有着爱情和生活的憧憬。

在《点绛唇》中李清照运用轻微细小的动作表达女子细腻独有的风情情感,灵活得表现了处在妙龄的灵动和可爱。在《浣溪沙》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被后人读起来,心怀青春少女独特的心动之情。

当时红极一时的李清照收到各路男子的爱慕的向往,李清照却不以为然。身为翩翩公子,温润如玉的君子赵明诚的青睐是暗中注定。两人受到长辈的撮合时常待在一起谈论文学和风花雪月,两者志同道合,爱好文物书画书籍,经过时间的磨合两人不禁坠入爱河,暗生情愫。

十八岁的李清照与二十一岁的赵明诚门当户对结为伴侣。即使经济上朴素简洁,但生活幸福,安静和谐,。两夫妻琴瑟和弦,想方设法收集文画书籍著作。李清照这时提笔写下字字句句间透出李清照内心的甜蜜和喜悦。感情间自有欢喜悲加,赵明诚走上官路后远游出差,李清照提笔写下的《醉花阴》,字字句句的艺术手法道出思妇的心情,透露出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的爱慕,这首诗惊艳于他人的抒情诗,不仅仅在婉约派中具有代表性,在古代诗歌文坛上具有一定分量。小别胜新婚,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更上一层,受到后世的仰慕的追求。李清照前半生中她的词是清新秀丽,明媚动人,大多数描写自然景物,爱情生活,在诗歌的艺术手法上郸城一高,表现出年轻女人李清照的温婉欢乐和对生活的积极向上,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三.是国破家破人亡的痛苦

宋朝末年朝廷内部明争暗斗,社会动荡不安,国家不完全统一,少数民族侵犯,最后金朝灭掉了宋朝,李清照因此不得不过着逃亡的生活。

中年时期先是隐居与丈夫赵明诚来到山林里过着简单困难但平平淡淡的隐居山林的生活。丈夫赵明诚身为官人,因国家遇难必须尽力而为,受到朝廷命令固守城池,但是最后不仅弃城且命丧逃亡途中。战火中李清照与丈夫分隔地域两地,成为寡妇后与丈夫分割阴阳两地,回来故乡的路上困难重重,被迫无奈流浪四处。

心灰意冷,贫病交加,身心憔悴的李清照不得不独自一人来到了江西,提笔写下个人的代表作《声声慢》,这首词不仅成为婉约派的代表作,更是成为借物抒情的典范。寻行到著名之地乌江不禁触景怀人想到丧命至此的名将项羽,触景生怀地写下了荡气回肠的《夏日绝句》,用此诗明面凭吊西楚霸王项羽,暗面讽刺南朝统治者。这时期李清照的诗歌风格悄然发生变化:爱憎分明,不失豪迈的风趣,满溢着爱国之情和丧失亲人、背井离乡的痛苦。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生前收集的书画宝物在逃亡途中不断的被丢弃或者消失,失去精神寄托的李清照这时期郁郁寡欢不得志。

四.是晚年颠沛流离的凄凉和感慨

绍兴二年,晚年的李清照只身一人来到了杭州。在这里她结实了张汝舟并与他再嫁结为伴侣,但张汝舟利用感情婚姻欺骗了李清照的一厢之情和珍贵的书画文物,李清照再次因为婚姻问题陷入了困境。

在这之中,李清照即使婚姻再次破裂,锒铛入狱。但个人的精神志气和个人的处境问题精神思想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胸怀从小家子气升华成豪迈、大气凌然,她从个人的痛苦中逃脱出,将目光放在了国家之事。

李清照在这期间做了古诗和律诗送别友人,诗中的"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表达了李清照对国家收复失地,反击侵略者的强烈愿望和对故国的怀念思乡之情。后期在躲避金朝战争中再写下《金石录后序》《打马赋》《金石录》等诗词。

李清照后期的诗歌感情和风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江山留与后人愁"之句被称为千古绝唱,悲哀故国宋朝的落没,感叹江山的世经换代。《武陵春》中感叹孤苦伶仃,颠沛流离的凄凉晚年生活,同时也表达对百姓平民逃离战火的愁苦,亦有《题八咏楼》。

绍兴二十六年,李清照怀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国家破灭的悲苦之情在水乡江南离世,终究李清照还是不能回到思思念念的国土归根落叶。一代女大诗人虽然消失在了诗坛上,她的著作流传至今的只有七十二首,但她的形象精神志向志气仍存。

参考文献:

《宋史》

《瑞桂堂暇录》

《尧山堂外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