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彝家婚宴

云南滇西的彝族,凡娶亲嫁女,主人家都要在庭院,撒上松树的松毛、拉彩带、搭青棚,用歌舞伴餐陪客人饮酒、吃饭,俗称“跳菜”。即跳着舞蹈上菜,唱着歌声敬酒,客人回着山歌,互相喝着酒,唠叨家长里短。它是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客时的最高礼仪。

餐桌通常用方桌沿两则一溜摆开,三声过山调拉开“跳菜”序幕,民乐齐奏;在姑娘小伙“呜哇哩——噻噻”的吆喝声中,双手各抬一个托盘的男子,后面一个女孩,两人脚步忽高忽低,忽急忽缓,踏着舞曲入场;随后,另一个人头顶、嘴、双臂各撑一些菜盘,后面一个女孩手拿红丝巾紧随其后入场。跳着歪来复去而又轻松、优美、流畅、连贯的舞步,一前一后登场。上完菜后,姑娘们又要唱着歌声一桌一桌的去敬酒,劝酒,使宾客在歌声中酒足饭饱,满意而归。

集体端酒唱歌祝福一对新人,宣布酒席开始。



上菜时双手各端一盘菜,踏着萨喇调,跳着彝族舞一桌一桌的上菜。




上菜时的最高潮是头顶一碗嘴叨托盘手端四碗的三层塔,真是好功夫。


上菜人员集体端着酒碗唱着山歌给已上席正准备吃饭的来宾敬酒。



单独一桌一桌的唱歌敬酒,酒仪提着酒壶跟在后面一一的添酒。





大碗的酒精度50度的小甑子包谷酒,好酒量。



来宾中会唱山歌的唱回酒歌,你来我回,歌声此起彼伏。



听的如痴如醉的客人们,不知不觉酒保饭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