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历史社会学复印资料》(第6期):古典理论近著与文选多卷汇编

本期提前一天推送,是为了明晚在线开讲的《社会学百年史话》做些导读和宣传。

欢迎报名,见底。

周四荐书

理论与历史社会学复印资料,第6期(2020年3月)

书籍封面

选登说明

与往期不同,本期的“书与人”和”文与人“颠倒过来了。

在”书与人“部分,介绍了近年出版的古典社会学理论的华语研究专著。首先是来自台湾的孙中兴和万毓泽老师的韦伯和马克思研究。

作为二人的徒孙和徒弟,我钦佩孙老师的“四本主义”和万老师驾驭多语种(英、德、法等9种语言)和多学科(文学、政治经济学等)文献的功力。孙老师的附录和万老师的篇章均可一览风采。

其次是来自高雄的游淙祺和来自北京的孙飞宇老师的现象学社会学大作。尽管二人都从舒茨研究开始,但孙老师向韦伯与弗洛伊德方向衔接,既在社会学之中又超出社会学局限。而游老师则既反对又延续了他的博士论文(《社会世界与文化差异》)主题,从舒茨回溯被忽视的晚期胡塞尔——现象学心理学。游老师更是反对社会学界关于舒茨vs.胡塞尔的误读,认为舒茨自觉地延续了胡塞尔的现象学心理学(而非超越论现象学)。

我也上过的游老师的《现象学心理学》课程,其间令我反思:如果社会学理论颇借自哲学,那么哲学界若反过来往社会学方向发展,我们又如何能自限其界呢?而这样的尝试,不也是哲学界的自我超越呢?所以游老师也才反思现象学界(包括他的老师Waldenfels)忽视晚期胡塞尔的问题。

回溯渊源,是理论研究的根本功夫;超越前辈,也是理论研究的基本生命。

欣见陈涛老师出版的《涂尔干的道德科学》一书,既从伦理学/社会学、自然法/社会学的“学科迸出”脉络加以回溯,又进一步发展了叶启政前辈对涂尔干的”均值人“解读,完整地呼应和发挥阿隆在《社会学的主要思潮》中对于社会学的两种来源(政治经济学和道德统计学)的理解。相较于前面的欧陆古典理论研究,何雨老师则为华语界提供了目前最翔实的一本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佳作。其中,何老师呼吁重视汤玛斯(W.I. Thomas),颇有启发。相信为后续的华语研究开山铺路。

在“文与章”部分,本期反而推送的是一些书籍,致在陈列让更多师友也能写出像上述作品的文献基础。

我在安徽大学读本科期间,擅长历史研究的周典恩老师说到:图书馆买的很多书没法做研究,因为需要的是资料汇编。我一直不明白社会学理论是否也有如此需要,直到我在台湾中山大学读研、在图书馆看到由Sage等学术/商业出版社编辑的专题文选。下面有一些图片,均是我自己拍摄。

确实,这些动辄几千页、三四卷本的文选汇编,只有商业出版社才愿意出——专门卖给大学图书馆。

华语界也有过一些社会学理论的文选汇编,如苏国勋和刘小枫合编的《二十世纪西方社会理论文选》、景天魁编《社会学原著导读》、谢立中编《西方社会学经典读本》。这些文选多以整个学科为界,更为基础,也是公认的一手文献选录。

本期介绍则有三个特点:第一,专题化,分为学者取向、流派取向、国别取向、方法取向、议题取向;第二,以二手文献为主。第三,纵贯数百年。也正因如此,一二手文献的区分反而模糊了。当代的原创研究,又如何称上是一手还是二手呢?只有超越古典才是尊重古典。当然,本期介绍也结合理论与历史两种领域。

Taylor & Francis历时十年,出版了十几位社会学家从在世时的他人评论到当今的评论的二手文献丛书——Critical Assessments of Leading Sociologists。这套书包括斯宾塞、涂尔干、韦伯、米德到吉登斯。以我相较熟悉的米德研究二手文献集为例,共4卷81篇文献,收录了从1930年代米德的同事Fairs对《心灵、自我与社会》的书评、到他的学生Herbert Blumer和当代复兴的悍将Hans Joas、Norbert Wiley。

Sage出版的The Classical Tradition in Sociology,分欧洲传统和美国传统两套、各四卷,合计5000+页,由法、美学者合作编辑。其中,美国传统完整收录了从早期的托克维尔的观察、长期被忽视的杜波依斯传统、20世纪初的哥伦比亚大学传统、芝加哥学派等。

Historical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这套文选,曾得李康老师在《社会学原著导读》中导言部分推荐。确如李老师所说,该文选超越了美国式历史社会学的局限。

SAGE Key Debates in Sociology是议题取向,根据Structure/Agency, Fact/Value等争论选稿,是研究这些议题必备的文献。

Practicing History文选则体现了流派化的选题,是语言学转向对话的实践学派的历史研究文献,也体现了跨历史学/社会学的特点。

线上系列课程 -《社会学的百年史话》,明晚开讲!

本课程针对社会学入门者、中阶探索者和围观爱好者们常常面临的困惑,通过“历史+制度+人物”的方式,概论社会学这门学科自19世纪诞生以来至21世纪初的发展线索和内部结构。

在这堂课上,我们把听起来艰涩难懂的框架、命题与概念都放到回应“时代命题”(如1789年法国大革命、1848年欧洲革命)的角度,理解马克思、涂尔干等社会学家如何作为“我们同代人”去解答他们所处社会的难题,而他们的回应对我们理解当代对社会有怎样的帮助。因此,这门“古典社会学”课程不同于一般教科书之处,把时段拉长到上百年,而非涂尔干、马克思思想迸发的二三十年。

本课程以“学科的世界史”的方式,展现社会学从在欧洲萌芽初兴,到美国再生新枝再到由美国霸权主导,让听众理解当代社会学的历史渊源、历史知识的演进变更。

不同于只关注理论、只关注概念的社会学导论,本课程让象牙塔知识的鲜活起来,让被学术化的知识回到本源之所——我们的世界、我们生活——“让社会学更社会起来”。

2019年11月和2020年1月的《百年史话》第1、2期(线下课程)

内容介绍见:

想象马克思当年是如何提问的?《社会学百年史话》教学心得

课程大纲

第一节、社会学诞生的经典叙事:

1789年法国大革命、人口统计与道德科学(18-19世纪)

这一部分将通过“在攻占巴士底狱中发明革命”命题,理解现代社会中“群众/人民/人口”、“例外暴力/正常秩序”的区分与关联,进一步说明国家如何通过人口统计建立以“平均人”为主导的集体规范,为社会学诞生打开了现实契机。

图:英国工党领袖科尔宾演讲

影音选段

科尔宾演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prRPa_lYAM

阅读文本:

叶启政,2005,《均值人与离散人的观念巴别塔:统计社会学思考迷思的两个基石》,叶启政著,《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21-171页。

第二节、 社会学诞生的批判叙事:

1848年欧洲革命、政治经济学及其批判(18-19世纪)

社会学诞生的历史,也是理解资本主义兴起过程中社会力量被压制、再释放的力量。社会通过保卫自己的方式,通过1848年革命、宪章运动等方式,在议会民主与革命运动的过程中,批判政治经济学对“经济人”、精英自由主义的合理化,让被忽视的人民大众,能够自下而上地照亮。

图:电影《马克思:时代青年》海报

影音片段:

《马克思:时代青年》选段(2018)

https://v.qq.com/x/cover/h4mgpezyigmbsv0/g0026ydvu2f.html

阅读文本:

哈尔·德雷柏,1966,《社会主义的两种灵魂》,张兄译, 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第三节、芝加哥学派与美国社会学的诞生:

帕克与生态学派传统(20世纪上半叶)

理解美国在19-20世纪之交的崛起时代,离不开理解实用主义对美国精神的总结。这样的实用主义,培养出最早一批城市调查取向的社会学家集群。芝加哥学派一支,发展了生态学派,将芝加哥作为“实验室”,形成了城市民族志特点。

(图:1930年代的芝加哥)

影音欣赏:

国家地理频道的Chicago's Coolest Historical Spots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0301539/

阅读文本:

Merton, Robert and Matilda Riley, 《美国社会学的传统》,国立编译馆译,台北:巨流,第4章(“ 罗拔特·派克”)。

第四节、 芝加哥学派与美国社会学的诞生

米德与社会心理学传统(20世纪上半叶)

本节介绍:芝加哥学派的另一特色,是吸引与发展了心理学与实用主义,形成了社会心理学传统,对于“自我”的探讨尤其深入。以米德为代表的传统,进一步形塑了后来的象征互动论学派。虽然多有中断或转折,但当代社会学仍然产生了颇有影响的“米德复兴”浪潮。

图:1986年芝加哥哲学俱乐部会员照

影音欣赏:

焦安溥 (张悬) 11 月 28 日「同性婚姻法制化」公听会 列席发言全程

(B站有资源)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303069?from=search&seid=5215229649598034011

阅读文本:

Merton, Robert and Matilda Riley, 《美国社会学的传统》,国立编译馆译,台北:巨流,第3章(“第三章 乔治·赫伯特·米德”)

导师介绍

孙宇凡, 笔名高行云,现为台湾中山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生,已录取爱丁堡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和谢菲尔德大学社会学博士生。

1、研究兴趣:社会学理论、政治经济学和历史社会学

2、作品发表在《清华社会学评论》、《社会理论学报》、《社会学评论》等刊物,并正在出版专著《历史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编著《Sociological理论大缸四百期精选集》(电子资料手册)

3、致力于公共社会科学活动:自2016年创办微信公共号平台《Sociological理论大缸》以来,现有三万多人订阅,月均浏览量十万以上;也在“学术志”等平台开设《理论型文章写作六法》、《给小白的当代社会理论课》在线课程;新办网刊《理论与历史社会学复印资料》,每月转载介绍近年的好书新文。

4、先后在党政部门、政策智库和跨国公司从事一线和管理工作,包括广州南沙经济开发区政策研究室、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丰源(邢台)特种纸业有限公司和香港丰生家族传承菲律宾有限公司。

课程信息

授课形式:

本课程共4小节,每小节1.5个小时。鉴于网络授课,课上时间宝贵,课前需要大家提前阅读文本和相关影音。课上,讲师将着重介绍历史背景、知识传承等非阅读文本的系统内容。

内容包括包括:

1. 按课前预习的影片和文本,提交疑惑问题,交流回答(10分钟)

2. 阅读文本的讲授与讨论(30分钟)

4.讨论和交流课堂问题(20分钟)

课程时间:

第一节:4月2日(周四) 20:00 - 21:30

第二节:4月3日(周五) 20:00 - 21:30

第三节:4月4日(周六) 14:00 - 15:30

第四节:4月4日(周六) 20:00 - 21:30

适合群体:社会学领域的初学者和系统者。

- 入门者:对本学科或者主题感兴趣,但没有或很少读过相关领域的书籍或资料,对该领域的知识结构或思维方式几乎很少掌握。

- 初学者:对本学科或者主题感兴趣,读过相关领域的一些书籍或资料,有一定的基础,但该领域的知识结构或思维方式并不系统。

- 系统者:本学科或主题的学生或资深爱好者,对相关领域的知识结构或思维方式具备相对系统的掌握,但并不深的入或仍有困惑。

报名方式:198 元/四节,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行购买;进群参与讨论,请添加负责人杨树微信populuser,备注“社会学”。

同学社简介

706同学社致力于在青年人群中推广人文教育,在同学社的课程中,我们将通过对问题的不断追问,一起去思考“何为理想的社会?何为美好的生活?何为幸福的人生?”等关键性问题,并运用哲学、伦理学、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思维框架,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以及我们所处的时代,形成一套初步理解生活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更完整的人。

同时,我们将利用线上和线下空间搭建一个关注人文领域、具备人文精神的青年文化社群,为青年人提供学习、交流与实践的平台,把每一座孤岛连接在一起,让青年人遇见志同道合的朋友,听见多元和理性的声音。

轻松订阅,认真收藏

1.关注微信公众号《Sociological理论大缸》(ID: sociological-theory,二维码见下),定期推送。

2. 在该公众号后台留下您的邮箱,或者发送任何信息到我的邮箱syf_1991@vip.163.com,即可每月月底收到本份资料。

3. 关注或留意我的academia的页面:https://nsysu.academia.edu/yufansun。每期更新后,也会上传到此。

4. 《理论与历史社会学复印资料》(暨《Sociological理论大缸》)网站:www.thsociology.com,定期更新(正建设)。

周四荐书| 这是Soioclogical理论大缸第410期推送

《复印资料》集合

理论与历史社会学复印资料(第5期,2020年2月):

期望/未来社会学

《理论与历史社会学复印资料》(第4期,2020年1月):

SARS全球研究与风险社会理论新论

理论与历史社会学复印资料(第3期,2019年12月):

女性能动性

理论与历史社会学复印资料(第2期,2019年11月):

全球经济社会学

《理论与历史社会学复印资料》(第1期,2019年10月):

历史社会学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