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邹中海



  诗僧释圣静

  好久就想写一写释圣静,但由于时间关系,一直是拖拖拉拉,一直拖到现在。如果再拖下去,就好像不好意思了。俗话说,秀才人情半张纸,但真正要用半张纸来写诗僧释圣静,好像又不够。毕竟我和他相交一年有余,同室相处也有三日,长篇大论我写不出,几桩小事却历历在目。

  最早认识释圣静,是在中诗总编室,他是中诗空降的人才。大概是去年七八月份的样子,中诗总编冬箫,忽然拉了一个叫月印无心的人进来,并宣布他担任中诗头条执行编辑职务。我当时是有点愕然的,心想,一个中国诗歌的高端平台,怎么忽然闯进了一个和尚,而且寸功未立,就手执大权?后来冬箫总编介绍说,这个大师不是一般的出家人,他是中国西部散文学会的副主席,中国音乐著作权会员……虽然当时听了冬总的介绍后,并没有表示不满,但要说对他的看法就此改观,也不尽然。在我心里,还是有十八个不服气,是驴子是马还得拉出来溜溜不是,怎么一出来就能手握重权享此待遇?他是仓央嘉措,还是佛印?

  当时有我这种想法的编辑,肯定不止我一个。我记得嘿嘿老师首先发难,写了一首小禅诗,当场要他解读,没想到他仅用了几分钟就搞了个大概。接着便是秦志良、茂华也参与了进来,各自都写了一首自认为比较好的、有点禅意的诗句。说实在话,他们写诗多年,已经有了写作经验,非常熟悉各种风格和文学样式,写这个是有几分成竹在胸的,至少不会犯常识性的错误。所以没几分钟,他们都写出了不俗的佳作。当然,也都得到了月印大师较好的评价,可能是解读得非常满意,茂华老师还一连发了四个“”表情符号。我也兴起,加之平时又出风头惯了的,此时不表现表现更待何时。只是底子太薄,加之确实又没有写过禅诗,所以只能东施效颦,模仿他们写的那几首,写了几句。刚发到群里,就遭到了嘿嘿老师的猛批,原来,在禅诗的句中,是要尽量少出现出现“禅”这样的字样的。禅意主要是要靠意象意蕴来呈现。后来我查阅了相关资料,证实了他说的是对的。因为现代禅诗的艺术理论认为,禅诗一定要能直接融合禅的直觉思维方式,把禅意呈现。比如说洛夫有一首名作叫《金龙禅寺》,就堪称是禅诗中的经典:“晚钟/是游客下山的小路/羊齿植物/沿着白色的石阶/一路嚼下去/如果此处降雪/而只见/一只惊起的灰鸽,把山中的灯火/一盏盏/ 点燃”。我当时哪懂这些,只管按自己有限的知识胡乱涂鸦,滥竽充数。生怕人家看不懂似的,几乎每句都带着“禅”字。大师在看了我的诗后,当时没有直接表态,大约半小时后,写了几句发到了群里:“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好诗!”我不禁莞尔一笑,不禁暗暗佩服他了。他的确是非常有智慧的,既没有伤我的自尊,又以道家的方式解读了诗意。因为我不懂禅诗,所以在立意上,本来就是按照老子的道家哲学来写的。按我当时的想法,道亦是禅,禅亦是道,还以为道与禅是相通的呢!只是没想到,禅不是道,道亦不是禅,禅与道,中间隔着几座大山咧。要不是遇上了大师、大师的博学与修为,我算是栽到家了。

  见他时是在中山。中国诗歌网南方论坛会议在中山举行。在他来之前,他就和我约好,一定要跟我住。大概他也想看看我这个扰乱一江春水的家伙到底是何方老怪,看用他的佛法是否能渡醒有缘人,只是我的劣根太深,可能会辜负了他的一番苦心。我们当时相见时,一见面,他就拿出了他写的诗集送给我,并且要我把他背来的另外几十本诗集,分送给同行的诗友们。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他送的又不是鹅毛,路程也远不止千里,从山西太原到中山,少说也有八千里云和月。所以当我收到他的诗集时,心里是蛮感动的。在相处的三天里,我们形影不离,但我基本上是下楼吃饭、开会,上楼睡觉;他好像也差不多,只不过在我半夜醒来的时候,还看见他在读诗、写诗、或者在为诗友们编诗。有时候我问他:“这么晚了,怎么还不休息?”他说:“习惯了。

  分开后我们很少联系,只偶尔在中诗总编室里聊天时,才会聊上几句。直到有一天,美国华裔女诗人冰花邀请我加入华诗会,我进群才知道,释老师早就是其中的老会员了。这就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想,一个空门中人,怎么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冰花老师告诉我,释老师一直都在为中外诗歌的发展、互动架设桥梁,为中外诗友的作品交流与推广不遗余力。后来,我了解到,释老师原来一直在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把很多诗友的作品都送进了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等这样的高层次平台,很多诗友也因此而脱颖而出,有的甚至已成为这个时代诗歌队伍中的主力军。鉴于释老师为诗坛所做的贡献,至少有十余家学会、纸刊和网络平台聘请他担任顾问、秘书长或编委之类的职务。几家官方诗刊如《星星诗刊》等也纷纷伸出橄榄枝,让他的诗歌梦想,离目标更进了一步。

  看到他的成绩,不禁让我感慨万千,一个仅有小学四年级文化程度的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了受人尊敬的诗人作家,这份荣誉,来之不易;而这份份量,足以让诗歌动容。他的起点之低,和现在的地位之高,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中间的差距,本身就是一首最大诗歌的最大张力!

  天下万物,芸芸众生,大千世界,各有不同。有人爱名,有人爱利,有人喜欢权势滔天,有人爱帅哥美女,唯独诗僧,独爱众生,独爱诗。

【月印无心佛教文化编委会名单】

【佛教总顾问】

照圆(智华)老上师

【文化总顾问】

程海

【法律顾问】

徐延爽律师(女)

【文化顾问】

任立 大卫 周占林 冬箫 谢海衡 王立世 张富英 李成虎 宋彩霞 昳岚(张华) 金铃子(蒋信

琳)梅依然 路军锋 白恩杰 文殊 刘志成

安王平华 石天 大枪 王永纯

子磊 高彩梅 罗晓红

郭卿 原野 田诗范

【执行总编】琚 雪

【常务副总编】

郭淑萍

【副总编】沙从兵

【名誉主编】

德肋撒.李: 付海平

【主编】释海净尼师 :杨琀

【常务副主编】 石头汤

【副主编】张新锐, 向思治

【国际交流部】

主任:王磊( 宛城卧龙)

副主任:邹中海,陈金茂

【音频(视频)音乐诵读传播部】

主任:白恩杰(顾问兼主任)

副主任:徐一川女士

主播:梧桐(邱俊贤)女士

主播:崇善女士

【简介】

释圣静:俗名叶小兵。1971年生,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月印无心’佛教

文化总编辑。已出版诗集《月印无心》《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