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刺杀改变美国和世界?肯尼迪遇刺案的幕后真凶到底是谁?

静夜史


肯尼迪的突发死亡,会直接和间接对谁最好呢?这才是破案的关键!

肯尼迪也算是一位美国历史上相对比较出色的总统,前有罗斯福,后有克林顿,这三位总统理应是美国在上个世纪对美国做出突出贡献的伟大人物了。由此可见,肯尼迪被刺杀身亡,的确是美国乃至世界不小的损失。

如果要调查刺杀罗斯福的幕后真凶的话,我个人认为要从“两个嫌疑人”入手:“第一位嫌疑人”,那便是下一任总统林登·约翰逊,毕竟肯尼迪一死,身为当时的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就会直接取而代之率先接手美国大权;“第二位嫌疑人”,那便是美国当时的最强劲对手——苏联,因为那时候正处于“美苏冷战最为亢奋”的时期,所以说苏联在“古巴导弹危机”策划失败后无奈之下想出如此办法来弄死肯尼迪,毕竟肯尼迪也是位人才。

但是毕竟事情已经过去差不多60年了,至今对于肯尼迪被刺杀的幕后真凶还是尚未明确。那我们不妨来具体分析一下上面两位“最可疑嫌疑人”的刺杀动向:

第一位:林登·约翰逊。为什么肯尼迪被刺全世界人民都要想到是林登·约翰逊呢?

其一,2009年1月23日霍华德·亨特这位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王牌特工突然去世,但是在其临死前,却将一份指向刺杀肯尼迪的幕后真凶的最有力证据交给了自己的儿子,而箭头所指便是当时的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其中在证据的最后一行字清清楚楚地写着:“这就是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刺杀肯尼迪的真相!”



其二,当时肯尼迪在位期间正好处于越南战争期间,而肯尼迪对待越战态度却是“积极主和”,而身为“主战派”的林登·约翰逊却是针锋相对于肯尼迪,约翰逊家族历来都是靠发战争财而得以维持庞大的家族地位,如果越南战争停止了,那么约翰逊便再也无处大发战争财了;其三,肯尼迪去往德克萨斯州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去筹集越南战争的军费军款,而德克萨斯州却是林登·约翰逊的家乡,而且林登·约翰逊在德克萨斯州的威望特别高,能完美精准地在德克萨斯州刺杀肯尼迪,那么只有林登·约翰逊能够“胜任”了。

第二位:苏联。为什么说是苏联呢?其一,当时的苏联在赫鲁晓夫的改革下,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突飞猛进,对美国的态度也是极其地“刚”,但是五六十年代的苏联各方面还不及美国,赫鲁晓夫的意图很明确,那就是想要和美国共同称霸世界,但是肯尼迪不答应啊,于是赫鲁晓夫发动“古巴导弹危机”以威胁恐吓美国,但是1962年危机的解除,也表明了苏联的确不及美国,与此同时也由此可见肯尼迪个人的突出能力,面对如此的肯尼迪,苏联也只能暗地下手了。


其二,当时苏联和美国双方都早已僵持在了越南战争,双方久久僵持不下,众所周知越南战争是现代化战争,而且越战持续时间长,投入资金大,简直就是一场“烧钱”战争,苏联经济实力不及美国,自然不想在僵持下去,于是便想出了刺杀身为美国总统的肯尼迪的方法。


小镇月明


1963年11月22日,达拉斯的一声枪响,震惊了世界,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被路人当街枪杀!那一刻,被很多美国人称为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刻。

美国总统是这个世界上权力最大的人,但是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被刺杀。所以美国的总统掌控着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但是这个职业在表面光鲜的背后,还蕴藏者很大的风险。

美国历史上的总共有四任总统是被直接刺杀的,其中离我们最近的一位,叫做肯尼迪!这件事情有很多的疑点,凶手虽然很快被抓住,但是很快变成了死无对证,其幕后真正的凶手到底是谁,成了一个谜案!


其实当时的所有相关人中,最有可能是凶手的是副总统约翰逊。我们下边就来慢慢展开这件事情。美国的最高领导人讲究民主选举,所以每个想做总统的政客都会“下基层”为自己拉票。

当时肯尼迪竞选新一届总统的时候,达拉斯地区的民众支持人数并不是特别多。所以他就选择去这个地方亲自给自己拉拉票,毕竟这个总统长的还是很帅的,魅力值也很爆表。等到了地方以后,得到的效果跟预想的情况差不多,路边站满了想一睹总统风采的民众,所以肯尼迪一看到这种热情,自己也有点控制不住情绪了,当时他乘坐的是一个敞篷车,本来为了安全考虑是不能打开棚子的。


但是当时的肯尼迪根本没有选择,他到了达拉斯就是为了表示自己“亲民”,如果不露面那肯定会有相反的效果,摆谱的总统谁会喜欢?

所以这个总统就打开车棚,这一下边上的安保人员可是吓坏了。有些民众热情过度,还有冲破封锁上来握手的,看到这种情况肯尼迪一定觉得这一次没有白来。还有一些人在路边找不到位置,爬到了路边的楼房上打开窗户给总统招手,可是紧接着的几声枪响终结了这一切。


在总统被杀以后,随着开枪角度进行探查,工作人员很快就找到了开枪的凶手。但是后期的尸体检查中,法医发现总统体内的三枚子弹并不是从同一个方向射入,这也就意味着凶手绝不是一个人。正当警察押送着这个人审问的时候,人群中又出现一个人开枪射杀凶手。而开枪之人被关到牢房里以后,也在当天夜里被别人所杀。

听完了上边的这个过程,如果不是一个傻子,应该都会明白这件事可不那么简单。当时与此相连的还有一个疑点,总统的特勤队应该负责一切事务,不过这个特勤队在案发当天没一个人在场,押送凶手的警察好像是被安排的“演员”一样,竟然阻止不了凶手被冲出的路人所杀,这一切的背后总让人觉得有一个大boss操控,如果循着利益关系链去寻找,副总统则是最可疑的人。


美国的副总统没有实权,主要工作是代表国家进行外交礼仪工作。但是副总统有一个特权,总统因特殊情况卸任以后,副总统可以省略选举步骤,直接担任总统。另外,当时的肯尼迪反对插手越南战争,这个立场触犯了参议会中很多军火商的利益。

后来总统被杀,美国卷入了越南战争,整个国家的经济受到拖累,国家形象也受到损害,唯一受益的就是那些军火商,而这些军火商正是副总统约翰逊的坚定支持者!


说到这里,相信你的心里也有谱了,不过这种结论只能作为合理推断,这个谜案总有一天会被公布真相。

不过这件事情发生以后,严重影响了美国民众对政府的亲信力,原本以为在完全民主的条件下政府会变成透明状态,可是这件事情却让所有人看清了政府背后的阴谋,美国所谓的民主政治,也因此事被撕开了裂痕。


白话历史君


肯尼迪案的真凶究竟是谁,根据美国调查报告是一次个人行为。肯尼迪之死的后续影响,对于苏联解体有不小的作用。

1960年,43岁的肯尼迪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年轻的总统,仅次于老罗斯福,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信奉天主教的总统。在任期间,处理了古巴导弹危机,推动了全面禁止核试验的决议,批准了美国登陆月球的阿波罗计划。可以说肯尼迪在内政外交上颇有建树,是美国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总统。



在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视察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市,在乘坐敞篷汽车时,被子弹击中头部和颈部,肯尼迪当场死亡。根据事后的调查报告,即沃伦报告,袭击者名叫李·奥斯瓦尔德,是一次个人行为,并不涉及到政治谋杀。

但是李·奥斯瓦尔德被逮捕后两天,在警方严密看护下,被杰克鲁比当众刺杀,这一幕甚至被现场直播到电视节目上。在1967年,杰克鲁比在狱中死于肺癌,在死前透露癌症的原因是被下毒。几乎是与此同时,在肯尼迪案三年内,18名关键证人死于非命。在30年内,115位证人死于自杀或者谋杀。



在这些难以置信的巧合下,沃伦报告的结论显然难以服众。毕竟,李·奥斯瓦尔德需要事先清楚肯尼迪的行车路线,这种绝密消息,凶手是怎么知道的?而且这个路线在22日经过临时更改,仅一个凶手的个人行为是难以解释的。

在2017年,沃伦报告公开了2700份文档,还有300份将继续被束之高阁。但是沃伦报告的结论决定了,即使全部公开,肯尼迪案依然疑云重重。这里不妨开一下脑洞,从美国二战后的政治格局来推测。

在二战中,美国全功率进行武器装备生产,形成了庞大的军工体系,加上与之配套的钢铁、能源等行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势力。这些行业的诉求,主要就是保持世界的紧张局势,使美军的订单源源不断。这些行业的代表就是时任副总统,土生土长的德克萨斯人林登约翰逊。



为此,美国在二战结束后,先后在东亚和东南亚卷入两场战争。如果说在东亚的战事显示出美国的盲目自大,被当头一棒后应该会苏醒。但是在1955年,美国就开启扶持南越政府。在1961年5月,了肯尼迪派遣小规模美军介入越南战争。

不过,肯尼迪虽然是始作俑者,但是并不主张扩大战事,在1963年下达撤退1000名美军的命令,总体上,肯尼迪执行的是有限度介入越南战场的路线。这与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利益是冲突。



在林登约翰逊继任后,随即废除撤军计划,在1965年开始全面介入越南战场,全面推翻了肯尼迪的路线。可以说,林登约翰逊是有动机的。而且也有能力,刺杀地点德克萨斯州,是林登约翰逊的老家,在27岁时,林登就担任美国青年总署的德州署长,可以说在当地是根深叶茂,凶手有机会得知肯尼迪的行车路线,也并不意外。对于肯尼迪之死,林登约翰逊的嫌疑是最大的。

可以说肯尼迪的遇刺,使美国直接陷入越战泥潭。在空耗国力的同时,苏联发展到巅峰期,在国际局势上,形成了苏攻美守的局面。美国为应对苏联,与东亚地区改善关系,形成了20世纪80年代联合抗苏的局面,在越南、阿富汗等地与苏联展开激烈博弈,最终将苏联耗解体。

所以,肯尼迪之死,影响了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格局,一直到苏联解体。


L夕惕若看世界


肯尼迪被刺杀是上个世纪最神秘的案件。有多神秘先看一组数据:刺杀事件发生后三年内,18名关键证人相继死亡。其中6人被枪杀,3人死于车祸,2人自杀,1人被割喉,1人被拧断了脖子,5人“自然”死亡。



1963年11月22日12:30左右肯尼迪被刺杀,一个小时后,警方逮捕了一名叫奥斯瓦尔德的嫌犯,身份是美国前海军陆战队的枪手。

可三天后,嫌犯在押往监狱的途中,被一名叫作杰克·鲁比的犹太人开枪打死。总统被杀,疑犯又被杀?这可让美国人民闹翻天了。

为了平息民愤,新总统约翰逊专门成立了一个调查组彻查此案。经过近11个月的调查,调查组公布了结论:奥斯瓦尔德因不满待遇刺杀了肯尼迪,鲁比枪杀奥斯瓦尔德是出于义愤。

这种解释美国人根本不信,既然政府靠不住,那就自己干,于是很多民间机构开始调查刺杀案。不过别说,还真有重大发现:美国多位专家根据现场录像,结合反复实验,断定凶手绝非一人。

对于这个结论,调查组始终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更为诡异的是:调查组封存了调查报告,宣布等所有关联人死亡,于2038年再向大众公布调查材料。

官方的说法,更激发了民间机构的调查真相的兴趣,一时间各种“真凶”浮出水面。

黑手党刺杀说

达拉斯检察官克雷格·沃特金斯经过调查后,他认定是黑手党所为。他提供了一个重要证据是嫌犯奥斯瓦尔德和鲁比之间的一个谈话记录。

上面写道:1963年10月4日,奥斯瓦尔德在鲁比的夜总会里有过一次谈话。他们密谋通过刺杀肯尼迪总统,打乱时任司法部长的肯尼迪弟弟严打黑手党的计划。

约翰逊夺权谋杀说

1964年是美国大选年,肯尼迪谋求连任,他的重要对手就是副总统约翰逊。肯尼迪为了打击对手,安排担任司法部长的弟弟,秘密调查约翰逊收受石油大亨贿赂的案子。

由于有证据对约翰逊不利,所以约翰逊和铁杆小弟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联手策划了肯尼迪刺杀案。持这种观点的人除了掌握一些证据外,还提供了一个重要佐证。

尼克松秘书斯通说,尼克松曾告诉他:“我和林登·约翰逊的区别是,虽然我们两人都想当总统,但我并没有为此杀人。”斯通还表示,尼克松在多个场合说过类似的话。



卡斯特罗谋杀说

美国中情局一名特工说,他一直负责搜集古巴情报工作,他有直接证据证明,卡斯特罗事前就知道会发生刺杀事件,不过他并没有掌握卡斯特罗直接下令的证据。卡斯特罗对这种说法予以坚决否认。

除了以上几种说法外,还有类似“国外特工刺杀说”、跟玛丽莲·梦露有关的“情杀说”等等。不过肯尼迪被刺案确实很神秘,很诡异。我更倾向于“约翰逊夺权谋杀说”,毕竟肯尼迪死对他最有利,事实结果也是他继任了总统。



花木童说史


约翰·肯尼迪是美国唯一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总统。在1975年和1985年进行的两次盖洛普民意检测中,肯尼迪力压林肯与罗斯福,位居首位。他也因此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支持率最高的总统。

不过,这位年轻有为的总统,却死得很不幸。尽管负责调查此案的沃伦调查组提交的报告认为,肯尼迪的死,完全是个人行为。但由于案件中出现了太多蹊跷,因此美国民众对于肯尼迪的真实死因,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肯尼迪旧照)

那么,案件有哪些蹊跷呢?刺杀肯尼迪的幕后真凶,究竟是谁呢?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总统去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市进行视察。

为了向民众展现自己的亲和力,肯尼迪特意选择了乘坐敞篷汽车。中午12点30分左右,当肯尼迪的汽车行至美茵街转角处时,街上突然响起了三声枪响。肯尼迪颈部与头部分别中枪,他随即倒在夫人杰奎琳的膝盖上。尽管汽车立刻开向了医院,但肯尼迪最终还是不治身亡。

案发后数小时后,中情局对外宣称,抓住了枪击嫌疑犯,这名犯人名叫李·奥斯瓦尔德,是一名前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

事发后两天,奥斯瓦尔德在被转移的过程,却又被一名夜总会老板杰克·鲁比当场击毙。几年之后,杰克·鲁比又因癌症死在了监狱中,他在临死前宣称,自己是被人下毒才患上癌症的。

对于这起离奇的案件,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在继任总统之后,立即下令成立了沃伦调查组,进行全面调查。然而,后来的调查结果,却令美国民众大失所望。沃伦报告中指出,奥斯瓦尔德是由于不满社会待遇,因此才对总统肯尼迪下手,这完全是一次冲动的个人行为。而沃伦报告对杰克·鲁比杀人动机的解释则是,愤恨不平想要惩治凶手。

尽管沃伦报告已经对这件事盖棺定论,但美国民众却依然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掩人耳目的说法,肯尼迪之死,肯定不会那么简单。

后来美国民众在自发调查中发现,在肯尼迪遇害的三年内,枪击现场的18名关键证人相继死亡,其中6人被枪杀,3人死于车祸,2人自杀,1人被拧断了脖子,1人被割喉,5人“自然”死亡。这件事实在是太过离奇!

(约翰逊旧照)

因此在刺杀案发生后的40多年里,光是民间群众整理出的刺杀内幕,就超过了40种。以下是两种最主要的说法。

一、约翰逊谋杀说。

按理来说,在一场谋杀案中,能够获得最大利益的人,往往都会是主要嫌疑犯。而在这场刺杀案中,副总统约翰逊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根据美国的法律,当总统在任期意外死亡后,副总统可以绕开竞选,直接继任美国总统。

尽管约翰逊在继任之后,立即成立了调查组对刺杀案进行调查。但后来的沃伦报告中的说辞,显然不能让美国民众满意。可约翰逊偏偏在报告问世后,立即将这件事束之高阁,显然存在着很大的嫌疑。

而且最关键的是,约翰逊与肯尼迪在政见上存在着重大的分歧。这一点,从后来约翰逊继任后,废除了肯尼迪颁布的多项法令就能看出。也就是说,约翰逊确实是存在作案动机的。

其中影响最大的一条,就是当吴庭艳集团对南越进行极端统治,激起了当地民众公愤的时候,肯尼迪就已经打算从越南撤军。而美国一旦成功撤军,美国高层中部分官员将会损失从军火商处得到的巨额分红。不过,随着肯尼迪的遇刺身亡,约翰逊废除了撤军的命令,并且在后来,让美国全面介入了越南战争。这样的结果,自然是令军火商和部分官员皆大欢喜的。

(越南战争)

二、美联储阴谋说。

不少人认为,肯尼迪想要绕开美联储发行货币,才是导致他死亡的真正原因。

1963年6月,肯尼迪曾签署一项法令,想要摆脱美联储的控制,将货币发行权力,收回到政府的手中。而他这样的做法,显然触碰了国际社会中一些人的利益。因此最终肯尼迪才遭到谋杀身亡。

值得一提的是,在肯尼迪的葬礼之后,约翰逊总统正式将肯尼迪的这项法令召回。

除了这两种说法之外,还有人说肯尼迪的死,是由于策划南越军事政变之后,吴庭艳集团进行的报复。又有人说,他的死与古巴卡斯特罗集团有密切关系。

虽然肯尼迪的真实死因,成了一个历史谜团。但肯尼迪死于谋杀,似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肯尼迪的真实死因,一定能够大白于天下。


张生全精彩历史


肯尼迪遇刺案的“幕后真凶”,极有可能是美国“某利益集团”。这个“某利益集团”,在“冷战”初期掌控了美国权力中心。该利益集团,奉行“冷战思维”,他们经常宣传此类思想。

肯尼迪上台后,继续推行冷战路线,他的态度很强硬。但是,肯尼迪是个聪明人,他不糊涂。在他看来,美国要通过“冷战”遏制苏联的发展,最终确保美国的霸权优势。这也就意味着,在肯尼迪眼中,美国的“冷战”政策,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比如说,在越南,肯尼迪不想扩大战争,因为美国的利益重心在欧洲,而不是亚洲。

在他看来,如果改变了方向,则必然给苏联创造反超机会。再比如说,古巴导弹危机后,肯尼迪很快就怂了,美国被迫从土耳其撤走导弹,让苏联赢了“里子”。这充分说明,肯尼迪不敢得罪苏联,他知道美国的优势是“冷战”,而不是热战。如果戳破了苏联的底线,两国爆发核大战,那就是同归于尽的下场,这个结果不是肯尼迪想要的。

总体来看,肯尼迪是“冷战”路线的拥护者,但他希望把战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能找代理人,就尽量找代理人,让美国多赚便宜,少吃亏,这大概就是肯尼迪的想法。然而,肯尼迪的理想,不符合美国的现实。因为,美国政治在此时变了质,早已不是罗斯福时期的民主政治,而是蜕变为由少数利益集团把持的“黑暗模式”。在这个“黑暗模式”下,美国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很民主,但这只是利益集团制造的假象,是完全忽悠人的。

这些少数的利益集团,从来不以美国民众的利益为重,他们经常为了一己私利,去损害全体美国人的利益。在这其中,最自私自利的,就是美国“某利益集团”,这些人把“冷战路线”升级为“战争路线”,他们希望美国卷入战争,如果没有战争,他们就会亲自动手发动战争。这些人的目的,只是为了赚钱,只要美国战争机器开启,他们就会财源滚滚,赚得盆满钵满。这类人,是美国最无耻的团体,但这个时候,美国民众被普遍洗了脑,他们大多沦为该利益集团的工具。

肯尼迪,是个很有抱负的人,他有一种英雄主义情节,企图干一番大事业。事实上,他更是一位“冷战路线”的坚定拥护者,但总体来看,肯尼迪做事的出发点,是着眼于美国的整体利益。如此一来,肯尼迪就与美国“某利益集团”产生了矛盾,尤其是在越南问题上,该利益集团要扩大战争,而肯尼迪挡了他们的路。还有一点,经常被人忽略,肯尼迪不仅要动“某利益集团”的奶酪,据说他还要与“某美元利益集团”对着干。

最终,肯尼迪遭到了刺杀。此案的很多疑点,都指向美国“某利益集团”。但是,在这个“某利益集团”背后,也许还站着“某美元利益集团”。这两个利益集团的名字,很多人心知肚明,这里也无须多讲了。凡是智商正常的人,都能理解这件事的基本逻辑。肯尼迪遇刺后,美国政府始终是遮遮掩掩,导致真相扑朔迷离。由此可知,那两个利益集团,已经在美国渗透到了何种地步,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美国的民主制度,是绝对靠不住的。有些美国人认为,肯尼迪遇刺案,是美国民主政治倒退的关键性标志。

文 / 图维坦


图维坦


美国总统肯尼迪之死可谓是上世纪美国最大的疑案之一,一直到现在还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说法,而且估计永远也找不出真实的原因了。不过很多人推测,肯尼迪应该是动了美联储那帮金融贵族的奶酪,所以被他们暗杀了。



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之一,他登上总统的时候,比他年轻的只有西奥多罗斯福。而西奥多罗斯福登上总统的时机比较意外,他本来只是副总统,只不过总统突然死亡,所以一下子临时接手总统。肯尼迪当上总统的时候,美国当时的情况还非常的好,远不像今天这样债台高筑。而且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中,肯尼迪成功的逼退了,苏联赫鲁晓夫的进逼,所以当时肯尼迪的声望非常的高。



事实上直到今天,肯尼迪依然是美国总统中声望最高的之一。所以在1964年,肯尼迪在第1任总统结束之后,准备竞选第2任总统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悬念。只不过意外发生了,肯尼迪在进行竞选的途中,居然意外的被某个神经病枪杀。而且这件案情一直到今天都非常扑朔迷离,疑点众多。因为相关的案情一直没有得到公开,并且一些嫌犯和目击证人几乎都被杀死,这件案子成了无头的公案。



美国官方一直把这个案子捂得非常的严实,不让世人知道,所以给了世人无限的猜测。有关肯尼迪之死有众多的猜测,首先很多人认为,这个事情最大的受益者是当时的副总统约翰逊,而约翰逊是美国军工资本家支持起来的。因为肯尼迪不支持扩大越南战争,所以得罪了军工的资本家。而军工资本家所以动手干掉了肯尼迪,让自己所支持的人约翰逊登上总统的位置。而约翰逊登上总统之位之后立刻回报了军工资本家们,支持扩大越南战争,让军工资本家们狠狠的赚了一笔。



不过现在更多的说法是,肯尼迪因为动了金融资本家的奶酪,也就是美联储。美联储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相当奇怪的是居然是一个私人的机构,美国总统居然对其掌控不了。历史上好几位总统都因为要动美联储,所以最后意外的死于非命,其中就有赫赫有名的林肯。还有好几个总统被暗杀,虽然没死,但是之后也没再感动美联储。肯尼迪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意外的丧命。



不过这些说法都是猜测,肯尼迪到底死于什么情况,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官方说法。希望将来这件案情能够得到彻底的公开,给世人一个明白。


天龙论史


约翰.肯尼迪是美国第三十五任总统,1963年11月22日遇刺身亡,至今关于他被杀的众多阴谋仍然扑朔迷离。

那天中午,总统车队经过一座图书馆大楼时,突然遭到枪击,肯尼迪头部与颈部中弹不幸身亡,年仅46岁。

随后,警方抓获的凶手是一个叫奥斯瓦德.包斯的24岁青年,但包斯却在押送的途中,被一个叫杰克.鲁比的人开枪打死。接着,鲁比也当场被警察击毙。

1964年9月24日,美国官方巜沃伦报告》作出结论,认定“包斯和鲁比纯系个人单独作案,没有任何政治背景”。这份报告受到了很多人的怀疑。

但更奇怪的是,《沃伦报告》后来又被美国政府封存了起来,说是要等到2038年即所有与此案有关的人全部死了以后才能公布它。在此后的几十年间,为了揭开案件的真相,又有20多个人相继葬送了性命。

所以说,这个案件被人们称为“20世纪最大的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