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文 | 烟雨客


诗经中的陈国国风,也就是陈风,其中有十首诗,大多歌颂美好的爱情,也有诗表达隐逸之情,篇篇精品,令人叹为观止。


其中这首《衡门》,就是表达隐逸之情的代表作。后世也多以衡门作为隐者之地。


衡门

先秦 佚名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

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

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横木为门城东头,可以栖息与逗留。洋洋流淌泌水边,解饥慰我相思愁。

难道想要吃鱼鲜,定要鳊鱼才如愿?难道想要娶妻子,必得齐姜才开颜?

难道想要吃鲜鱼,定要鲤鱼才可取?难道想要娶妻子,必得宋子才欢愉?



河水也可以充饥,娶妻不一定非要齐姜宋子。自得其乐、安之若素的情感,自然流露在诗句之中。一幅这样的画面显现在脑海中:一个隐士,侧卧在衡门之下,懒洋洋地晒着阳光,哼唱出属于自己的歌曲……

陈国在哪里呢?陈国(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478年),出土金文资料作敶。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周朝诸侯国,国君陈胡公,都城宛丘(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妫满史称胡公满、妫陈公或陈胡公,是陈,胡两姓的得姓始祖。建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城关一带),辖地最大时达十四邑,大致是今天的河南东部地区。

从公元前1046年妫满受封起,至公元前478年陈湣公被楚惠王所杀为止,陈国共历25世,起延续568年,中间经历过两次亡国和两次复国。陈国亡后,陈国公子陈完(陈厉公妫跃之子)为齐国大夫,其后裔改陈氏为田氏,于公元前386年代齐国吕氏姜齐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亦称陈氏代齐。



宋之子和齐之姜,代指血统高贵、条件很好的女人。子和姜是这两国的国君之姓,而宋和齐在西周时期都是爵高位显的国家,齐国是经过周天子授权的可以征伐他国的大国。

当然,历朝历代文人名士对这首诗看法不一。朱熹《诗集传》云:“此隐居自乐而无求者之词。言衡门虽浅陋,然亦可以游息;泌水虽不可饱,然亦可以玩乐而忘饥也。”姚际恒《诗经通论》云:“此贤者隐居甘贫而无求于外之诗。一章甘贫也,二三章无求也。唯能甘贫,故无求。唯能无求,故甘贫。”闻一多则认为,“衡门之下”乃男女幽会之所,此诗写男女之幽情。



横木为门,指的是简陋的屋舍。“衡门之下,可以栖迟。”也指隐士的居处: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衡门就是原来“门”的别称,《诗经 陈风》对于门的称谓就是衡门,实际就是门。

水调歌头·玉琯届良月

宋 无名氏

玉琯届良月,璇极炳明星。

适当季舍,有梦应麒麟。

但愧衡门深隐,偶尔玉川添累,

还解振家声。

乐章歌一阕,笔阵扫千军。

羡君侯,为学富,焕文清。

青云咫尺要路,曳紫更腰金。

顾我荆榛虽茂,其奈栋材无用,

何似八千椿。

君王行赐宴,礼重敬如宾。

词中说但愧衡门深隐,用的就是诗经中的典故。

衡门

明 孙一元

投老衡门不用名,闲云时伴一身轻。

床头酒尽春刚去,座上山青诗又成。

浅水短蒲蛙阁阁,淡烟修竹月盈盈。

凭谁为问天随子,药草新生较几茎。

在衡门,深藏名与姓,有诗,有酒,有春日青山,有淡烟修竹,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