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风波背后映射的问题

本文为纯文本,不带任何偏见,不针对任何制作人,纯属个人想说的

最近很多很多中国制作人被爆出抄袭,中国电子音乐再一次被大众怀疑:王绎龙时代是不是又来了?本文当然是借着最近这个事情说一些自己一直想说的话

先看看抄袭的定义:

据何隽介绍,有关实质性相似的判断,大体分为两步:第一步,针对权利人作品和被诉侵权人作品的相似部分,确定相似部分是否具有独创性。音乐作品的独创性主要表现在旋律上。独创性要求作者独立创作完成,在音乐领域会特别注意将作品与民歌音乐、传统戏曲、曲艺等进行比较,避免将公共领域作品据为己有。如果两者相似的部分不具有独创性,则不构成侵权。第二步,判断权利人作品和被诉侵权人作品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通常认为当被诉侵权人作品与权利人作品有8个小节雷同或者整首音乐伴奏中主和弦部分基本相同、属和弦有60%的相似,则构成实质性相似,即构成侵权。

特别注意。有些情况下,即使相似部分没有达到8个小节,或者在被诉侵权人的作品中所占比例不大,但是足以使听者感知来源于特定作品时,也可以被认定为构成实质性相似,即构成侵权。但是,这种感知判断就牵涉判断主体的选择,是音乐专业人士还是由普通听众来判断。因此,判断主体的选择,对于判定是否构成侵权有决定性作用。

不管是国外很多于关于音乐抄袭的法规还是中国的法规,“抄袭”的范畴永远不是一个实质的东西,所以到底抄不抄袭实际上是不容易决定的。

我们撇开抄袭不说,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的是抄袭背后的一些东西。

“中国风”作为目前中国最火的电子音乐“种类”,很多制作人无不例外的参与到了制作中国风的行列当中。因为中国风包含中国传统电子乐器,让大家觉得中国的电子音乐其实不输于国外的电子音乐

然而事实是这样的吗?制作中国风电子音乐其实只需要换一个东西,那就是和弦。将小提琴或者钢琴换成琵琶或者古筝其实就已经可以算一首中国风电子音乐了。但其实中国风的外壳还是别人的外壳,Progressive House/FB加上了一层具有中国特色的糖衣。

旋律无疑是制作中国风的关键,想制作一个抓儿的旋律并不容易,做一个原创的旋律也并不容易。大名鼎鼎的Zombie Nation - Kernkraft 400 的旋律其实是根据一个游戏改编的,但是游戏的作者没有办法证明自己创作了这个旋律所以这首歌也理所当然的是Zombie nation的。

那问题何在呢?问题就在于我们太想让自己的音乐听起来“中国风”了,中国风束缚了很多人的创作空间,想要在一样的东西里做的与众不同,就只能想更好的旋律,那自然的用到他人的旋律就很容易发生。制作人也会听到他人的音乐,就算这位制作人当时没有想着抄袭,但是可能他的潜意识里就出现了一个旋律。他觉得这个旋律很不错于是用上了这个旋律,也以为是自己的旋律,殊不知这其实只是他之前听过的一首歌的主旋律。Blasterjaxx曾在回答一个问题:你们是怎么样一直能保持原创的东西?其中一个人回答:“我在制作之前从来不会听别人的歌曲,如果我听了别人的歌我知道就算我想出一段旋律,那也是基于别人歌之上的。所以我会让我自己不听别人的歌” 所以我们能知道,想要做出原创的东西,背后的努力和牺牲是巨大的。

音乐人不是机器,音乐的制作也不能靠机器完成(虽然现在有机器人可以作曲了)。一段悦耳的旋律背后不是一串串精密的计算,而是一个人独特的灵感。当音乐人太执着于“中国风”的制作了,背后的挫折当然也是更加的多,走的弯路也更加的多。抄袭的出现也只是迟早的事情了

浮躁是我认为现在最好形容现在中国电子音乐制作圈子的形容词,创新不是我们的代名词。

Mike Willams三年前还在荷兰的高中给学生打碟,当初我的朋友还和他一起制作。什么改变了他?他的制作水平当然有提升,三年的时间可以让一个人学习很多。但到底是什么改变了他?正是因为他什么也没有改变,他做音乐的初衷没有改变所以他才能如此成功


Mike William带动了Future Bounce的发展任何一个成功的制作人,如果我们看他们第一次演出的采访通常我们可以听到意思相同的一句话:i can't believe it, it's just like a dream". 他们在成功之前他们想的是如何做好这首歌,而不是想着我怎么样能成功。当然的,任何人都想成功,但是这些成功的制作人可以在想成功的基础上坚持自己的初心,坚持自己原创的制作

任何一个乐种的诞生都不是巧合,正是因为这些制作人想着更前卫的东西,才会有新的乐种的诞生。 从Disco到House,再从House到Techno。这些乐种的诞生正是因为有了那些成功的制作人,如果他们想着安于现状那音乐就不可能进化,更大点说,人类就不回进化。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古至今我们都知道,任何事情不能心急不能一朝一日就想着成功,那为什么我们还是想着走捷径呢?从电子音乐这个方面来说,我可以给出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接受程度。电子音乐在中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火过,大家对于电子音乐也是半知半解。所以如果你是一个电音制作人,那自然你就非常难出名。我认识很多各种各样的制作人,他们都要面临一个问题:市场需求。很多制作人需要靠制作来吃饭,他们需要物质上的需求,但是他们的作品根本没有在这个市场上立足。为什么Chase,Crutis要去外国发展?因为外国电子音乐市场已经较为完整,可以享受到一个电子音乐制作人享受到的福利。但是现在在中国,我虽然没有做过调查,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找到一个较为成熟的厂牌无疑使他们最大的问题。

于是,迫于无奈,很多制作人选择了迎合市场,那最沾边的就是中国风电子音乐的制作

为什么?为什么要中国风?显而易见,中国风是很多就算不会关注这个圈子的人会关注的一个名词。大家看到了一个符合自己名族特色的东西,即使不了解电音但是也会去听这些中国风音乐。有多少人听着徐梦圆的音乐却不知道自己听的是电音,而以为是中国风音乐?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问“这不就是一个矛盾吗?想要原创但那些不热门的原创又不火?”

这当然是一个矛盾,但这不是一个没有办法解决的矛盾。

曾经,电音节是一个非法的东西,组织方基本赚不到什么钱而且还容易被别人掏底。看看今天,电音节已经彻底合法化,大大小小的电音节越来越多。别人怎么做到的?还是那句话:一朝一日的努力。任何事情都没有所谓的捷径,想要彻底解决一个问题就需要人们坚持的努力,一颗真正热爱和制作的心。当然了还有一点,我们需要时间。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解决各种生活问题,我们才刚刚解决温饱问题难道我们就想一步登天达到欧美对于一些文化的理解吗?当然不可能。他们有他们的工业革命,他们也是从各种失败中站起来的,我们当然也需要面临同样的问题。但是我们拥有前车之鉴,可以总结别人的失误让自己少走一些弯路。

电子音乐的抄袭风只是社会问题的一个小的映射,在各个文化产业中我们的发展毫无疑问是落后的,对于很多制作人来说吃不吃得饱饭成了一个大问题,自然的抄袭也会出现

那话又说回来了,就算各个制作人有自己的各种主观原因,但是抄袭觉得是0容忍的。就好像一个人犯了罪,但是是因为各种悲惨原因他也会得到法律的制裁-It is what is is。不管抄袭是出于怎么样的原因,社会问题也从来不能成为制作人的挡箭牌。古有头悬梁锥刺股,大家都有自己面临的问题,如果想逃避面临这个问题,想着去抄袭,那这个制作人也从来不会是一个成功的制作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知道了自己的问题都不去改的话,中国电子音乐的发展只会原地踏步甚至是踏步。但同时也请我们给电子音乐时间,给文化传播时间

耐心,初心,从心。

B站:EDMDROPS-PYZ

网易云:EDMDROPS-P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