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龄公主,深受慈禧喜爱为何最终选择出宫?

说起德龄公主有的人并不熟悉,这是她的笔名,因外国人翻译流传至今,她并非公主,而是慈禧的御前女官,深受慈禧喜爱。德龄公主本名裕德龄。父亲为裕庚,满清贵族、外交官,母亲皮尔森法国人。1894年甲午战败后,湖北沙市成为通商口岸,故德龄从小就接触洋人,渐渐开放了视野。

德龄年幼随父亲出国两次,因此她眼界开阔、思维活跃与其他女子不同。1903年。17岁德龄随父亲回北京,慈禧便下旨命她和妹妹容龄一同进宫做女官,担任贴身翻译。进宫后德龄深受慈禧喜爱,两人关系比其他主仆亲近许多。

具体如何看出,慈禧这个人最痛恨的便是照相,她认为相机是西洋产物,属于淫巧之物,拍照会摄人魂魄、损人阳寿,所以她从不照相。不仅自己不照相,就算是妃子们照相她也会厌恶。当时的珍妃便是最好的例子,珍妃在世时特别喜欢照相,慈禧得知后令掌管太监摔了珍妃的相机;珍妃死后,慈禧又翻出她曾冲洗出的照片,令人全部烧毁。这样视照相为魔鬼的慈禧却在生前留下了很多珍贵相片,这功劳归属德龄。

德龄经常劝说慈禧照相,慈禧起初不同意认为这东西不吉利,可后来渐渐的她竟然同意照相了,69岁那年,慈禧拍下了人生中第一张照片。她盯着相机开始好奇,这东西好奇怪,怎么能把人照下来?她叫一个太监立在照相机前面,自己从镜头望过去喊道:“头为什么会在下面,难道是用头站立着?”

慈禧第一次照相之后对德龄叮嘱:“刚吃啊我太刻板了,下次照之前告诉我一声,我要照的和气一些。”之后她催着德龄快些洗照片,在照片出来之后,慈禧竟然迷上了照相。如果没有德龄,恐怕后人永远无法看到慈禧的庐山真面目。可见,慈禧究竟多喜欢德龄。

深受慈禧喜爱,那么德龄为什么会在最后离宫而去呢?民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德龄的父亲病重,当时需要到上海救治,她和妹妹不得不出宫跟随尽孝。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当时她们进宫之后,德龄和容龄的母亲也跟着进宫,一个外国人自然是不懂中国规矩,她看到宫内有什么好玩的宝贝都会带在身上拿回家,有这么个顺手牵羊的习惯。如此一来,慈禧就有些为难。不仅如此,容龄年纪小,又过于活泼、贪玩,经常在宫中乱窜,不受管事太监约束。而德龄见识广却有野心,当时光绪帝落魄,她妄想趁虚而入,取代当年珍妃的位置。慈禧对她的喜爱渐渐变为讨厌,又因她们与洋人交往过亲密,害怕他们背叛国家。于是精心设计,将一块镶满钻石的金表放在了坤宁宫,而德龄母亲看到,一时心喜,见四下无人便迅速握入手中。不料当场被太监总管抓住,人赃并获,母女三人被刚出了宫。这样的丑事让她在北京无法立足,没办法只好一家人搬到了上海。

两种说法,各有其说,具体真相我查过史书,其中并无记载。不过大部分说法还是指其父病重,需要照顾而搬到上海。这其中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恐怕只有当事者本身才知道吧。我们能确定的是,她真的曾经深受慈禧喜爱与看中,无论之后是否有其他,她都成为了第一个说服慈禧完成照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