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说的“看客”已经发生了身份转换

鲁迅先生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说:“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这正是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群众的精神状态的真实写照——愚昧、麻木,不关心自身利益以外的一切。《药》的华老栓是,导致鲁迅弃医从文的那一群看杀中国人头电影无动于衷的中国人也是,都是戏剧的看客。


看客一直都在,鲁迅先生说的是对的,但是,令人意料不到的是,时移世易,看客的身份发生了转换,尤其是在当下,在经历了新冠疫情这场大灾难和举国抗疫防疫的壮举,忽然发现,上个世纪初期的作为看客的群众,都成了抗疫壮举的参与者,未能亲身参与的,也基本上都专注地关心着,与前线的勇士们心连着心,喜他们所喜,悲他们所悲,期盼着最后的胜利凯旋。


以前的看客已经不存在了,而本不是看客的人,本应是属于爱国知识分子的一些人,一些负有唤醒“看客”的人却转身成了看客。历史就是这么搞笑。这些看客,与传统的看客有区别,传统的群众看客是一批麻木的人,而如今的看客,是一批自以为有知识的十分精明的人,他们即看不见“悲壮”,也看不见“滑稽”,而是看见了你有出事的可能而且一心期盼着你出事。他们把自己打扮成悲天悯人的样子,抢夺“追责”的话语权,似乎他们不说国家就不会对失职追责一样,以选择性的真实,以恶意,来解读灾难现象,企图扰乱战疫的部署。

以前的看客是麻木,如今的看客是精明,是别有用心;以前的看客是群众,如今的看客是公知。尽管有一些善良的民众被带偏,但广大群众是清醒的,而这里面就有许多从开始的受蒙蔽状态清醒过来的人,这是可喜的事情。最可喜的事情是,在高层的正确决策部署下,经全体中国人民的奋战(公知一类人当然不算数,在抗疫期间这些人除了添乱,没做别的什么事),已经成功地基本阻断了疫情传播。这令公知们很失望。

不过,现在是法治社会,尊重言论自由,人家的冷嘲热讽、指桑骂槐,都从法律的网眼里漏过去了,尽管你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也还得尊重人家说话的权利。至此,我想起一句名言: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广大人民群众支撑的天当然塌不下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