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你的故事拥有它专属的独特风味

01


几年前,在纸媒兴盛繁华的时期,《知音》杂志在全国的销量遥遥领先,当时《知音》杂志有一个众所周知称呼叫知音体,就是一篇知音的文章拿出来,常看知音的读者看一眼就会知道,这篇文章出自知音;现在新媒体崛起的时代,咪蒙以其独特的风格活跃在公众号平台,文章有很高的辨识度,不需要说明,一看见那种情绪化很浓的文体,我们就会猜测,这一定是咪蒙写的。这,就是他们的独特风格。

文风是作者性格的外在体现,别人可以模仿,但休想完全一样。

而在写作中,只有找到那个最真实的自我,你才会让自己的作品拥有与众不同独特的个性。

那么,怎样找到那个最真实的自我呢?

杰克·哈特告诉你,要在初稿中找到你自己。

是的,在那些凌乱无比,杂乱无章的初稿中找到你自己。而在你找到你自己之前,你是绝对无法形成属于你自己的风格的。

02


美国作家纳塔莉·戈德堡曾经写过一本关于写作时需要放松自己的书,书名是《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这本书就详细地阐述了写作时需要放松的意义,她建议我们写作之前要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进行禅定与冥想,而写作一旦开始,就不要停下来,要一直写下去,只有写下去,你才会找到你自己。

那个自己也许与你的想象并不一样,他也许有一点小邪恶,不是你想象中那么样善良,他也许很懦弱,做不到你想象中那么勇敢……但是请不要害怕,请直面那个自己,那是我们最原始的心灵正在奔跑着与现在的你相遇,你能做的就是拿起笔,把它写下来。

在写初稿的时候,你可以试一试纳塔莉·戈德堡的这个方法,令自己安静下来放松地写下去,不要想着停下来改改这个词,修修那句话,百度一下哪个素材典故更好用,千万不要。初稿要做的,只是放松你自己,不停地写下去,围绕着主题想写什么写什么。只有这样,你才能够遇见那个灵魂深处的你,你才能够找到那个有别于别人的,只属于你自己的特性。

03


而另一个能够让你有区别于别人的标志,就是修改润色。

关于这一点,我们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明喻及暗喻。

以香港作家亦舒为例,她极少用明喻,就像你在她的书中很少看到感叹号一样。她的修辞多为暗喻,并且由于她是新闻记者出身,所用语言都非常简短明快。

比如:

终其一生在姹紫嫣红中穿梭的蝴蝶原属色盲。——《玫瑰的故事》用来比喻,一个恋爱高手,一生谈过无数次恋爱,其实从未付出过一次真心,并不知道什么是爱。

这年头,谁不是带着一箱子的面具走天涯。——《花解语》用来比喻,出来工作的人,即使心中再百转千回,再激烈震荡,一张面孔也要不动声色,若无其事。

也有明喻,亦舒的明喻更加精彩。

比如:

做一个女人要做得像一幅画,不要做一件衣裳,被男人试了又试,却没人买,试残了旧了,五折兜售还有困难。——《喜宝》

字里行间的那些自负的倔强,悲悯的语气,就是亦舒独有的风味,从香港到大陆,仿写亦舒的人前赴后继,有很多人确实将亦舒讥讽、刻薄的语气学了十成十,但其行文中的宽容与悲悯却一点也没有学到。

这就是文风,是属于一个作家自己的风格。

那么要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比喻与众不同,令人难忘呢?

著名作家海明威与菲茨杰拉德是很好的朋友与知己,两个人在写作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成就,为了提高写作水平,他们两个经常开着车去西班牙的乡村小路上,他们不是为了找灵感,而是要进行比赛,由其中的一个人指出路边的一个物体,另一个人则必须立刻想出一个明喻来,如果想不出来,就要受罚喝酒。

你看,著名作家也是一样,好的比喻不可能信手拈来,想要妙语如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与一定人生阅历。

一个作家想要拥有自己的文风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找到那个灵魂深入的自我,要不停的写下去,写到你终于认识了你自己,其次,要学给初稿润色,润色也是一个繁重的工程,其中的技巧需要不断的积累打磨,这个世界上也许真的存在天才,但是,对于大多数平凡的我们来说,写作这一条路毫无捷径,只有一直写下去,你才会看到真正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