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了“戒色”,用了1个笨方法,现在年轻人很难做到

“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主张“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恶论”,人之初,性本恶;告子主张“性不善不恶论”,以上三种是古人对于人性的三种看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对于美都有一种追求,男人喜欢美女,女人喜欢帅哥

如果喜欢美只是停留在欣赏的角度上,那么这是一种健康的审美观;如果喜欢美停留在沉溺贪婪上,这是一种变态的审美观,俗话叫做“好色”。

爱美是一种正常的需求,而好色就是一种变态的需求。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非常好色的人,他就是曾国藩,年轻的时候喜欢美女,沉溺于美色之中,这不是诋毁曾国藩,而是事实。

曾国藩在他的日记中就记载了他对美色的贪婪,他说他走在路上看到美女,心中起了贪婪之心,想要把美女娶回家。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曾国藩知道美色是一种毒药,长此以往会害了自己,于是他决定戒色,从此以后不碰女色。

戒色是一个艰难且漫长的过程,曾国藩也是非常艰难的才戒了色,那么他用了什么办法呢?曾国藩用了一个笨方法,那就是写日记,鞭策批评自己。


正经人谁写日记?曾国藩就不是正经人,因此他写日记,每天反省自己,告诫自己

每当曾国藩心中有邪念,他都开始写日记,将自己内心的丑恶写出来,自我批评,自我反省,吾日三省吾身。就这样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曾国藩心中无欲无求,看到美色再也没有以前那般冲动了。

曾国藩凭借着超强的自制力,成功的戒色了,并且他潜心学习,最终成为一代大儒,半个圣人。曾国藩能够戒色成功,除了自制力超强之外,还因为家中有一个贤妻。

每当曾国藩好色的时候,他总会想起家中的贤妻,为此他的心中有一种愧疚感,这样就能转移注意力,不再想美色。

时间长了,曾国藩就戒色了,成功的蜕变了。曾国藩的戒色方法有些笨,但很管用,可是现代年轻人却很难做到。

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三月,养成一个坏习惯需要三天,因为好习惯需要更加强大的自控力,而坏习惯就不需要自控力,直接放纵自己就行了。所以,很多人容易堕落,容易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