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十大错误之首:北伐!2万精锐老兵全部战死,5虎将死2位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俘以后写了回忆录,他曾经列举了太平天国十大错误,而北伐失利位居十大错误之首!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太平军北伐的悲壮故事。

1853年3月,太平军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4月,洪秀全与杨秀清委派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为主将,率两万北伐军从南京浦口出发,经安徽蒙城、亳州进入河南,攻克商丘,7月北伐军进入山西临汾,再向东进入河北,9月攻陷沧州,10月底便胜利到达天津附近。


北伐军深入直隶,清廷十分震惊!咸丰帝宣布京师戒严。北京城的慌乱局面,更超乎后人的想象:太平军攻克定县的消息传来后,全北京就炸了锅,短短几天时间,就逃出了十几万人,最惨淡的时候,京城平日最繁荣的前门大街,都是满目荒凉,放眼望去一个人都没有。

为解救京城危局,咸丰帝危急之下,从东北和蒙古调来大批精锐,全是清廷号称弓马骑射最强悍的老底军队。组织了最悲壮的一次出征,咸丰帝亲自将清太祖努尔哈赤使用过的宝刀授予僧格林沁,命其率军进剿太平军,僧格林沁是满蒙最善战的王爷,他改变以往与太平军盲目死磕的打法,改成一路围追围困,跟太平军打起了持久战。咸丰帝又命胜保为钦差大臣,率军由南而北追赶。

面对太平军,清军此时被吓破了胆,直隶大战,奉命增援的黑龙江骑兵马队,被太平军一个冲锋,立刻被打的如鸟兽散,有些人由于跑的太积极,竟把马匹武器全都扔光,连衣服盔甲都给扔掉,最后居然要着饭回了京城。那些日子北京城里乞丐扎堆,全是组团跑回来的八旗精锐。

而节节胜利的太平军,处境却越来越难,本来从河南归德北上,计划在刘家口渡过黄河进军北京,路线最近也最快,可是清军提前赶到,在黄河对岸布防,并毁坏所有船只,太平军无奈只能沿着黄河南岸一路往西走,寻找渡口,想打下河南重镇开封作为修整基地,却又久攻不下,又只得放弃继续向西,攻打怀庆府整整耗时两个月,林凤祥督兵死战付出沉重代价才最终拿下,进攻沧州时,太平军竟然又损失了四千精锐,均为广西兵。越往北边打,越身陷重围,等到兵临北京的时候,基本就已成孤军深入,很快后路被断,陷入团团重围。

因为怀庆延误两个月,北伐军错过了进军北京的最佳季节,当他们千辛万苦到达静海时,北方进入冬季。这年中国北方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的都要早,来自南方的太平军战士,本就缺衣少吃,又碰上这恶劣天气,立刻冻伤冻死减员严重。又久等援军不至,处境日益艰难。太平军在静海、独流,被拖得濒临弹尽粮绝,无奈之下林凤祥只好南下河北连镇等待救兵。此时太平军援军早已被清军偷袭,损失惨重,林凤祥与天京的联系也中断,书信求援迟迟得不到回应。

这支北伐军,数量确实不多,但质量却精锐到惊人:由清一色广西老兵组成,这些老广西各个身经百战,更对天国的信仰,坚定到了狂热地步,作战精神十分勇敢顽强,战斗力更十分悍勇。可是新加入的捻军,会党分子和各地流氓地痞,全都是见风使舵,一旦劣势就望风而逃,所以,尽管怀庆之战的开始,北伐军扩充到了四万多人以上,但是新兵逃散率很高,打仗完全就是拖后腿,后来北伐军吸取教训,只让这些新兵做粗活,不让他们出阵打仗,打仗基本靠老战士,这就增加了老兵的损耗,导致北伐军战斗力不断下降。

缓过气的清军,立刻集中优势兵力猛扑过来,僧格林沁极有耐心:哪怕咸丰帝不断死催他总攻,他却还是坚持按照自己战术打,清军就像几块巨石一样,缓慢而扎实的朝着太平军碾压过去。这种战术下,凶悍的太平军北伐部队,被一步步逼向弹尽粮绝的深渊。虽处绝境,太平军的抗击依然壮烈,林凤祥在连镇浴血死守,多次击退僧格林沁的猛扑,他身边最后的精锐,两千老广西全部战死。1855年3月林凤祥在连镇突围被俘,4月3日在北京被杀,凌迟时,“刀所及处,眼光犹视之,终未尝出一声”,终年30岁。李开芳退守山东冯官屯,被清军团团包围,突围被俘,后被押往北京,6月11日被凌迟处死。“太平天国五虎将”又折损两位。

要知道,太平军打下南京时付出了几万人的代价,能战斗的军队规模也就十几万,杨秀清能派出2万精锐北伐,已经是所能出动战斗力量之极限了。更何况太平天国的另重头戏:西征,也就是四万左右。太平军北伐时,清廷在京畿地区能动用约十余万人,大部分分别驻守各县,且受到北方起义军的牵制。如果战术得当,几万北伐军可以把这些分散的清军从容的各个击破。清廷只组建了胜保和曾格林沁的两个机动兵团,数量均在两万,相比北伐军,数量优势并不大。从北伐的进程来看,北伐军及其援军也一度发展的十几万人,只是战术运用不得当才被打败。

北伐的失利消耗了太平天国最精锐、最能打的几乎全部老广西兵,对太平天国的打击实在太大,北伐以后太平天国再也没有能力推翻清廷统治。